周安坤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在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中的应用研究及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老年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给予复方苦参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放疗,观察两组毒副作用、生活质量,近期疗效等。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毒副作用中,骨髓抑制发生率、消化道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复方苦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病人,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反应,延长生存期。
作者:闫琳;巴楠;王丽娟;郑晓珂;张剑;张红巧;邢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徐昌伟老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中,风、寒、湿皆为阴邪,易伤体内之阳气,主要涉及肝、肾两脏,久病多伴有瘀血和痰湿,治疗则主张扶阳补肝肾为主,佐以化瘀通络止痛。其用药经验,值得我辈效法,故略作探讨。
作者:何川;张朝驹;熊昌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以《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和《李可医案处方集》等书为依据,结合《黄帝内经》理论等从四个方面论述、总结了山西老中医李可临床治疗痹症的经验,认为其学术特色为痹症多寒湿,扶阳散寒除湿是基本治法;正虚邪伏是顽痹痼疾的一大特点,正虚为人体脾肾阳气的虚衰,伏邪多为寒湿瘀痰,治疗上要扶正、开表、透邪;方药应遵循仲景法度,量重、药峻、方复是疗效的关键;痹症的治疗尚要辨六经、别阴阳、明寒热、知调养、护脾肾等。
作者:魏文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研究了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桂枝的应用。从桂枝的应用范围、桂枝的功效和配伍、桂枝在《金匮要略》中应用方剂统计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研究桂枝的配伍规律,从而达到提高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能力。
作者:徐凌;孙善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性味:辛,温。有毒。归经:归脾、胃、肺经。功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应用:1.抗肿瘤;2.改善心血管功能;3.止咳;4.抗生育。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分析中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作用:①药学监护,有利于患者用药安全,为患者健康提供有效服务;②中药处方审核,中药师在临床审核用药,处方审核中承担了监督安全用药的指导作用;③不良反应报告与检测,通过追踪、反馈患者治疗信息,进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现针对其作用提出几点建议,以便于中药师更好的服务于监床,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王桂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药品不良反应( ADR)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质量和医疗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本院217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生ADR例数多的中药注射剂是参麦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ADR临床表现以皮疹为多见。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提高ADR报告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履行报告职责的积极性,防止ADR漏报现象的发生。本文同时总结了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经验,及时发出用药警告信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齐志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逍遥散治疗干扰素所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对照组30例(情志疏导),治疗组55例(情志疏导+逍遥散加减)治疗6周前后HAMD(HAMD,24项)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间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用药2周、6周时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逍遥散治疗干扰素诱发的抑郁症有良好疗效。
作者:李淑珠;郑海鹏;兰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运用黄连阿胶汤化裁并联合针刺治疗失眠疗效肯定。本文入选68例失眠患者,辨证均属阴虚火旺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黄连阿胶汤化裁并联合针刺治疗失眠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若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马智教授治疗郁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马智教授师承学习,收集郁证病例,总结马智教授临床经验。结果中医对本病辨证施治往往有独特疗效,马智教授在临证中确立了以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法做为郁证贯穿始终的治疗原则,并创立“解郁汤”。结论马老治疗郁证以解郁汤为基础,根据辩证进行加减,疗效显著。
作者:王玲;马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医治疗配合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方法采用服中药煎剂、中成药、常规抗感染治疗,给予心理护理,饮食调护,日常生活护理,辩证施护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病人自诊断之日起,已存活6年,目前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比例增长较缓慢,病情处于稳定期。结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医治疗配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有帮助。
作者:王娟;李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3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并选取同时期37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研究组血糖、TC、TG、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效果,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焦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通脉养心丸组与复方丹参片组各30例。结果通脉养心丸组在改善心绞痛症状、中医症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上通脉养心丸更优于复方丹参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慧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终完成47例,对照组终完成46例。治疗组采用吞咽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在吞咽治疗仪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摄食前训练、个体化摄食指导等护理干预。两组患儿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Sheppard的吞咽障碍调查问卷( Dysphagia Disorders Survey,DDS)和Kaup指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DDS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Kaup指数治疗组患儿的正常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治疗仪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脑瘫患儿的吞咽功能,且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儿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青云;张建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以仲景《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中收录治疗失眠的经典方剂,分析相应条文,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分别用经方中栀子豉汤泄热除烦;以黄连阿胶汤育阴清热;酸枣仁汤清热除烦;猪苓汤养阴清热,大承气汤通腑泄热。治病求本,调整脏腑气血阴阳平衡,唯有抓住其失衡的根本,才能药到病除;不可囿于“本本”,寻求合理方案才是经方的本意,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作者:张昌秦;林雪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慢性胃病多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治疗应首先重视健脾。部分胃脘痛患者,口干不欲饮,恶寒喜热,舌苔多白,或兼淡黄,似热非热,似寒非寒,应辨为脾湿胃热证,脾湿胃热型胃脘痛治疗用温胆汤。脾虚泻应运用李东垣的“升阳除湿”法。不少伴有粘液血便的泄泻患者,病情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治疗上首应补气健脾稳重,在升阳除湿基础上酌加清热燥湿及止血药物祛其实。
作者:刘世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药物外用、丹参粉针外阴注射、红光照射综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采用丹参粉针局部皮下注射,化瘀止痒中药外敷及红光照射改善外阴局部皮肤环境。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34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结论丹参粉针外阴注射、中药外敷、红光照射综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效果显著。
作者:张亚敏;朱雪莲;孙莹;张立然;王淑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颈型颈椎病是早期的颈椎病,以颈部症状为主,表现为颈部僵硬疼痛不适,疼痛可涉及枕部、肩胛部,少数患者伴上肢麻木、疼痛。如今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了生活必备品,人们长时间低头、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且现代人的运动量大大下降,体质偏差,造成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趋向年青化。我科门诊采用推拿结合患者平卧头悬垂法治疗颈椎病30例,得到了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杜银生;兰先金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