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连阿胶汤联合针刺治疗失眠34例

张若君

关键词:失眠, 阴虚火旺, 黄连阿胶汤, 针刺
摘要: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运用黄连阿胶汤化裁并联合针刺治疗失眠疗效肯定。本文入选68例失眠患者,辨证均属阴虚火旺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黄连阿胶汤化裁并联合针刺治疗失眠法值得临床推广。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7例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3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并选取同时期37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研究组血糖、TC、TG、Bun、Scr、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效果,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焦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多元渗透法在《黄帝内经》教学中的运用

    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医书,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学习《黄帝内经》需要从多方位、多视角领悟其博大与精深。在教学中注重思维方式、临床实践、人文素养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渗透,使学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学习经典,用好经典,并从经典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作者:崔姗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胃癌的中医辨治体会

    胃癌主要见于中医文献“胃反”“反胃”“翻胃”“隔证”“积聚”等范畴,因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所致。胃癌的病变在脾胃,与脾肾两脏密切相关。而气滞血瘀、痰湿内阻是本病的主要病理特点。分脾胃不和、痰湿积聚、气滞血瘀、脾胃两虚四型论治。胃癌经验药“蟾酥、干蟾皮、穿破石、七叶一枝花”,健脾益胃首推六君子汤,笔者辨治胃癌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邬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五行音乐研究现状综述

    目的:总结2009年-2013年中医五行音乐的研究进展,为临床运用和科研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9年-2013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五行音乐”的相关文献,对中医五行音乐进行分类,并总结其特性和临床运用。结果中医五行音乐拥有多种代表性音乐,特性鲜明,在焦虑、抑郁、失眠症的治疗方面效果明显。结论中医五行音乐对焦虑、抑郁、失眠症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林海雄;左学洁;王晓彤;刘牧秋;杜秀婷;钟天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析少阳气郁体质与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相关性

    目的:研究并分析少阳气郁体质与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中医个体化防御与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入住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少阳气郁体质与非少阳气郁体质各90例。通过抽样问卷调查与相关标准评分的形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并发症等基本情况,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中少阳气郁体质的基本特点。结果:2型糖尿病中,该体质女性较多;该体质患者容易出现情绪抑郁、神疲乏力等症状,并容易引发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而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几率低于非少阳气郁质;该体质出现气郁证比例明显高于非少阳气郁体质,而发生痰湿证比率低于后者(P<0.05)。结论少阳气郁体质在女性中较常见,一般无特殊饮食嗜好;该体质患者中医证候易出现气郁证并引发糖尿病眼病等并发症。

    作者:朱健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推拿加平卧头悬垂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颈型颈椎病是早期的颈椎病,以颈部症状为主,表现为颈部僵硬疼痛不适,疼痛可涉及枕部、肩胛部,少数患者伴上肢麻木、疼痛。如今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了生活必备品,人们长时间低头、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且现代人的运动量大大下降,体质偏差,造成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趋向年青化。我科门诊采用推拿结合患者平卧头悬垂法治疗颈椎病30例,得到了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杜银生;兰先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徐云生教授在治疗早期糖尿病中的辨治经验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糖尿病的发病呈增长趋势,徐云生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出脾肾两虚兼以血瘀的病机,治疗上以脾肾双补兼以活血通络,通过中药诱导“蜜月期”延缓疾病进展,并且预防并发症,效果良好。

    作者:倪琳琳;徐云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塞50例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生活基本自理比较、生活严重不能自理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习志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药配合物理疗法治疗外阴白色病变60例

    目的:观察药物外用、丹参粉针外阴注射、红光照射综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采用丹参粉针局部皮下注射,化瘀止痒中药外敷及红光照射改善外阴局部皮肤环境。结果60例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34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结论丹参粉针外阴注射、中药外敷、红光照射综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效果显著。

    作者:张亚敏;朱雪莲;孙莹;张立然;王淑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王治强论治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经验

    王治强老师是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湖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级专家之名老中医,业医50载,学验俱丰,尤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独特的治疗经验。王师善于辨证施治,用药精到,疗效显著。

    作者:刘中华;王昃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智治疗妇科病药对经验

    药对,又称对药,一般由两味中药配伍组合而成。在“七情和合”的理论基础上,古今医家在医疗实践中创制了很多简单有效的药对。本文选取高智名老中医治疗妇科病常用的七组药对,整理其性味功效和主治用量,分析其配伍特点及作用机理,以便更好地研究中药七情配伍的临床应用及方剂组合的规律特点,继承发扬名老中医经验,供广大中医师参考借鉴。

    作者:黄鑫;高培雄;柏江锋;高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欢迎订阅2015年《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扶正驱邪并举治疗老年咳嗽

    老年咳嗽主要病机特点为正虚邪实,气阴两虚夹痰瘀是老年咳嗽的常见病证类型。养阴清热活血汤是根据其证型而组建的治疗老年咳嗽的方子,该方经过长期临床应用证实了不仅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治疗其它老年感染性疾病如老年肺炎、老年阻塞性肺疾病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曲扬;万启南;杨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有毒中药使用宜忌狼毒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五行健骨操对老年慢性腰背痛的社区干预效果

    目的:观察五行健骨操对老年慢性腰背痛的社区干预效果。方法将199例患者分为五行健骨操组(86例)、对照组(85例)和健康宣教组(28例)。五行健骨操组予五行健骨操锻炼,对照组予温热式地周波治疗仪治疗,健康宣教组无治疗,三组均给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结果治疗3月时,五行健骨操组和健康宣教组在疾病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和满意维度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行健骨操组和对照组在疾病维度、社会维度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健康宣教组在疾病维度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3月时,三组在疾病维度、生理维度、社会维度、满意维度较治疗前、治疗1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五行健骨操可以改善慢性腰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健康教育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有一定的作用,适宜社区推广。

    作者:杨文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滞动针治疗网球肘3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滞动针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滞动针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各38例。治疗组取穴压痛点,采用专利滞动针针具治疗,对照组取穴曲池、手三里、压痛点,常规针刺。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6例,无效2例,治愈率78.9%,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14例,无效3例,治愈率55.3%,总有效率92.1%,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滞动针和常规针刺治疗网球肘都有疗效,但治愈率滞动针优于常规针刺。

    作者:魏超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颅脑外科围术期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应用于颅脑外科的护理效果和临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科患者84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科患者围术期运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谐了护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方法对真菌性角膜溃疡32例(32眼)采用中西药联合、病灶切除、碘酊烧灼等综合治疗。结果治愈26例(81.25%),好转4例(12.5%)无效2例(6.25%),总有效率93.7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真菌感染造成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继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药结合配合超短波治疗面神经炎78例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配合超短波治疗面神经炎临床疗效。方法用针刺、中药汤剂相结合,并配合超短波和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78例患者,1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痊愈72例,好转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药结合配合超短波治疗面神经炎,能有效改善局部营养代谢,加速恢复面部的肌肉神经功能。

    作者:晁俊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睡眠的影响

    目的:观察通过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骨折患者睡眠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骨创伤病员中出现睡眠异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睡眠情况和伴发症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睡眠及伴发症状均优于对照组( P<0.05);优良率8~15天比与0~3天有显著提高。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失眠有明显效果。

    作者:王雪芹;唐新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