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芹;唐新淼
徐昌伟老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中,风、寒、湿皆为阴邪,易伤体内之阳气,主要涉及肝、肾两脏,久病多伴有瘀血和痰湿,治疗则主张扶阳补肝肾为主,佐以化瘀通络止痛。其用药经验,值得我辈效法,故略作探讨。
作者:何川;张朝驹;熊昌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者接近150万,幸存者中3/4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重度致残率约占40%以上,已成为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医学认为中风病为本虚标实之病,其病理因素有虚、火、风、痰、气、血、毒,但对其发病的关键环节认识不一。本文通过对中风的文献进行回顾,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探讨。认为“正气亏虚”是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主要的发病基础;痰瘀互结、脑脉闭阻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主要的病机。活血化瘀、涤痰通络为急性期主要的治疗大法。
作者:聂志玲;周小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卧床病人排便困难的中医护理。方法将86例下肢骨折出现不同程度排便困难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生活起居护理、疼痛护理、中药用药护理及推拿等中医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患者排便,方法简单,患者易接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光明中医杂志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由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而就诊的10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疼痛均有所缓解,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为90.9%,对照组为74.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够较快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效果安全,具有在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王宏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经验等几方面对李丽芸教授治疗流产疾病进行论述。李教授认为本病“正气虚”为疾病发生之根本,主要是肾精不充、脾肾亏虚、气血不足;“邪气盛”为促动因素,主要包括肝气不舒、瘀血内阻、邪毒内犯。“正气虚”贯穿于流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在治疗上合理运用驱邪和扶正法,分期论治,流产期以驱邪为主,流产恢复期、流产后期以扶正为主,辨证用药,疗效显著。
作者:陈小姗;黎霄羽;李丽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产后复原膏防治剖宫产术后肠胀气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8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对照组93例,分别给予产后复原膏口服和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注射。结果观察两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临床有效率的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复原膏在防治剖宫产术后肠胀气方面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靳亚慈;马爱玲;聂风华;邢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颈型颈椎病是早期的颈椎病,以颈部症状为主,表现为颈部僵硬疼痛不适,疼痛可涉及枕部、肩胛部,少数患者伴上肢麻木、疼痛。如今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成了生活必备品,人们长时间低头、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且现代人的运动量大大下降,体质偏差,造成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趋向年青化。我科门诊采用推拿结合患者平卧头悬垂法治疗颈椎病30例,得到了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杜银生;兰先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膝关节骨关节炎( Knee Osteoarthritis,简称K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变性和丢失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骨质再生后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炎疾病,是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常见病症。临床上以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本病病情复杂,病程长,目前尚缺乏根治性疗法,治疗手段多以治标为主,有一定的治疗难度。内科治疗无效时,则考虑外科治疗。本病属中医“骨痹”、“腰腿痛”范畴,中医药治疗在临床上有明显的优势,临床中医药疗法甚多,如中药内服、外治(敷贴、薰洗、中药离子导入、针灸推拿)、综合疗法等。因其痛苦少、疗效好而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作者:赵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2009年-2013年中医五行音乐的研究进展,为临床运用和科研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9年-2013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五行音乐”的相关文献,对中医五行音乐进行分类,并总结其特性和临床运用。结果中医五行音乐拥有多种代表性音乐,特性鲜明,在焦虑、抑郁、失眠症的治疗方面效果明显。结论中医五行音乐对焦虑、抑郁、失眠症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林海雄;左学洁;王晓彤;刘牧秋;杜秀婷;钟天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笔者运用“专题式”结合“发现式”对《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藏象”与“精气血津液”两章的内容教学进行探索,探讨了提出的依据及此二元教学法能举一反三地使中医整体观思想在教学中得到渗透。并阐发了“专题式”结合“发现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足并探索了解决的对策。
作者:蔡华珠;陈思莹;纪立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合理饮食对水肿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将水肿患者的分为风水泛滥、水湿浸渍、湿热壅盛、脾阳不振、肾虚水泛五中证型,分别进行辨证施膳,并制定具体的食疗方。辨证施膳体现了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为广大患者减轻了痛苦,缩短了病程,促进患者康复,使护理工作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扩延,此不失为一种好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周新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王治强老师是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湖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级专家之名老中医,业医50载,学验俱丰,尤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有独特的治疗经验。王师善于辨证施治,用药精到,疗效显著。
作者:刘中华;王昃睿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三藏辨证法是在五脏六腑这一系统下的以内脏病为主要治疗对象、采用五行生克的关系、选用其中三个脏器为主而辨证施治的方法。此法既考虑到脏腑本身的功能,也考虑到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还考虑到气机的升降出入,更考虑到气血津液的盛衰,从而作为临床处方用药乃至针灸的依据,使临床疗效得以显著提高。
作者:曲卓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消斑法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常规予以氯雷他定片、复方甘草酸苷片及复方芦丁片口服,治疗组采用清热凉血消斑法,自拟中药方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6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热凉血消斑法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温艳;徐亚萍;杨星兴;王军雄;邱桂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针刺加拔罐与单纯针刺治疗女性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脾虚湿阻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加拔罐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在减轻患者体重、减小腰围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刺加拔罐治疗女性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作者:马素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采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的机理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住院的4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48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呲啶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脊柱活动度、胸腔活动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观察组晨起僵硬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来讲,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柯来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糖尿病的发病呈增长趋势,徐云生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出脾肾两虚兼以血瘀的病机,治疗上以脾肾双补兼以活血通络,通过中药诱导“蜜月期”延缓疾病进展,并且预防并发症,效果良好。
作者:倪琳琳;徐云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痰热清与抗生素联用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痰热清与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治疗一个疗程(7天),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指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与抗生素联用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时,疗效确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可作为临床急性支气管肺炎的常规疗法。
作者:赵文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