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2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

曾品玲;璞憬先;尚溦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控制感染
摘要:铜绿假单胞菌(PAE)是一种氧化酶阳性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连续三年居我院病房病原菌疾病分离率第一位.由于其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使得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严峻挑战.为探讨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耐药情况,对我院三年来分离的30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有效治疗和控制感染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钠肽、N端脑钠肽在小儿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进展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由心脏疾患使心排血量减少,静脉压力增高,导致全身性病理生理反应(神经、体液、肾脏及其他)症状及体征,并伴有分子异常,使衰竭的心脏进行性恶化.心力衰竭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然而,心力衰竭患儿尤其是早期,尚缺乏简单、经济、实用的检测手段.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脑钠肽(BNP)、N端脑钠肽(NT- proBNP)在心力衰竭早期即可增高,已经成为目前诊断心力衰竭较特异的血浆标志物.现就其在小儿心力衰竭中应用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强;赵海燕;訾慧芬;郭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关系研究进展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 (lipoprotein - associated phospholi pase A2,Lp- PLA2)是近几年来研究学者广为关注的一种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的磷脂酶A2超家族[1].脂类调节及其介导的炎症因子参与血管炎症反应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研究的热点之一[2],近的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 athe rosclerosis,As)是一种炎性疾病,炎症反应参与了As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起始、发展以及斑块破裂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血循环中的炎症标志物作为心血管危险预测的指标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3].

    作者:秦玲;李海涛;郑德清;常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色谱法半定量检测PCT及胶体金法检测hs- CRP,测定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及98例无急性加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PCT>0.25ng/ml作为合并感染的阳性界值,上述二组同时测定了PCT,hs - CRP和WBC.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细菌感染组血清PCT、hs - CRP和WBC均比非细菌感染感染组的PCT、hs - CRP、WBC升高(P<0.05),但PCT的特异度高(P<0.01),为92.9%,而hs- CRP灵敏度更高(P>0.05),为96.8%.结论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PCT是一个较好的诊断或鉴别诊断的指标,与hs - CRP联合更有临床价值.

    作者:刘玉玲;赵小慧;张克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病程多迁延,复发率高.1年内复发率可达50%,也有报道为80%~90%.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因素非常复杂,年龄、性格、疾病特点、维持治疗和社会支持等有关因素均可影响复发.多次复发不但给患者本人造成身心痛苦,也给社会安宁与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了解有哪些因素影响复发,对做好相关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桂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颅底骨折患者的自我健康教育干预

    颅底骨折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占颅骨折的1/3以上,绝大多数为线样骨折,且伴有黏膜瘀斑、脑脊液漏、颅神经损伤[1].因此做好颅底骨折患者的全程自我健康教育对患者有很大的帮助.我科2010-2011年对30例颅底骨折并意识清醒的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干预,促进了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介绍如下.

    作者:方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甲沟炎55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部分拔甲术治疗甲沟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5例甲沟炎患者,急性感染18例,慢性反复感染37例,合并甲癣12例;单纯拔甲术(全部)16例,部分拔甲术并局部甲床、甲母破坏39例.结果 部分拔甲术疗程3~7d,平均4.5d,单纯拔甲术疗程8~39d,平均15d,二种术式术后随访8~12个月,单纯拔甲术5例复发,部分拔甲术并局部甲床、甲母破坏患者1例复发.结论 部分拔甲并局部甲床、甲母破坏术,使患者术后痛苦小,疗程明显缩短,复发率明显降低.

    作者:贠钦亮;王延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胎膜早破的临床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 通过快速诊断胎膜早破(PROM)及病因分析,探讨PROM的临床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快速层析法对265例疑似PROM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进行非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 -1)检测,分析病因,对确诊的PROM患者进行临床干预.结果 检测宫颈阴道分泌物IGFBP -1快速诊断PROM的敏感性显著高于羊齿状结晶和pH值法(P<0.01);265例疑似PROM孕妇中IG-FBP-1阳性216例,均得到临床证实为PROM;流产或引产致PROM 72例(32.6%),位于PROM病因的第一位;91例剖宫产中胎儿窘迫46例(49.5%)致剖宫产,位于剖宫产指征的第一位.结论 检测宫颈阴道分泌物IGFBP-1可快速诊断PROM,采取及时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可降低PROM者母婴并发症.

    作者:徐红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乙肝大蛋白在慢性肝病进展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中乙肝大蛋白(LHBs)及HBV DNA水平与慢性肝脏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161例慢性乙型肝炎、84例HBV源性肝硬化及58例HBV源性肝癌患者血清中大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HBV DNA定量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中大蛋白的量分别为(104.31±84.15),(55.83±43.01),(37.81±30.35)g/L.患者外周血中HBVDNA及大蛋白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4.16%,83.83%,表现出很好的相关性(r=0.862),且随着疾病进展逐渐降低.结论 乙肝大蛋白检测方便可靠,且与慢性肝病的进展密切相关.

    作者:钱留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循证医学在职业病诊断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是指佳证据、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三大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寻找和收集佳临床证据,旨在得到更敏感和更可靠的诊断方法,更有效和更安全的治疗方案,力争使患者获得佳治疗结果.近20年来循证医学正在逐渐成为一种被广为接受的连接医学研究和医学实践的有效方法,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思想也逐渐渗透到职业医学领域.本文就循证医学在职业病诊断中的应用阐述如下.

    作者:刘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医院档案则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医院改革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医院工作计划和决策的可靠依据,是指导并协调医院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资料,极具参考价值.近年来,随着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得以彰显,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受众群体不断增加,新形势、新时期医院的发展也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正在逐步引入到档案管理的工作中来,应该说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但长久以来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遗留下来的问题也在渐渐暴露出来,已经很难跟上医院发展的脚步,如何科学、有效、规范的管理医院档案,发挥好档案管理工作在医院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满足广大医务工作者、患者和社会公众的医疗信息需求,是每一个医院档案档案人员需予以足够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作者:李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军团菌病的胸部影像学20例分析

    军团菌病(legionnarires discase,LD)国内1982年康氏等首例临床报道[1],由于LD临床及X线表现无特征性[2],病因学诊断受实验条件限制,常误诊.LD胸部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起着重要作用.现回顾分析我院2002-2009年20例LD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刘世超;杨培金;郭新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进展期食管胃交界腺癌术后调强放疗序贯化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进展期食管胃交界腺癌术后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进展期食管胃交界腺癌根治术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DS方案(Docetaxel 35mg/m2,静脉注射d1,d8;S-1 70mg/(m2·d),2次/d,餐后口服,d1~14,每3周重复)化疗,全部患者接受4~6周期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序贯调强放疗:每日180cGy,每周5次,总剂量50~55Gy.分析比较二组的1年生存率及1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同时评价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1.6%和88.2%,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1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4.4%和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口炎、手足综合征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多以Ⅰ~Ⅱ度为主,Ⅲ~Ⅳ度发生率低,均可耐受.二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展期食管胃交界腺癌术后调强放疗联合同期DS方案化疗与单纯化疗相比,能提高术后1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急性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多中心对照研究及推广应用.

    作者:刘庆荣;武英蕾;杨春华;潘永贵;胡国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实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存在的情况分析及对策

    我院自2008年4月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来,全院先从内外二个科室人手,作为优质示范工程优先推出.到2010年则在全院全面推开.为了更好地促进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持续,保质保量的发展,加大工作力度,保证工作效果,现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侯树杰;李彩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

    目的 探讨如何使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下降.方法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术中保护切口,洗必泰溶液分层冲洗切口.术前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结果 267例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率为3.37%,明显低于文献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10%的报道.结论 采用以上方法可以显著降低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作者:郭旋;崔玉辉;杨邦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对成人胸腔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胸膜腔穿刺术(简称胸穿)是临床上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一种常用辅助性治疗技术.胸穿抽液不但有助于诊断,且可以解除肺及心血管的压迫,改善呼吸,更重要的是可防止纤维蛋白沉积而引起的胸膜增厚、粘连.但胸穿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对于患者来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不利于穿刺过程的顺利进行.我院在胸腔穿刺过程中通过心理干预,大大提高了胸穿成功率,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世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芬太尼贴剂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是指将导管插入靶动脉造影明确病变并注入栓塞剂,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介入技术.其主要适用于各种实体性、富血性肿瘤的术前和姑息性治疗及内科性内脏切除.因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动脉栓塞后反应主要包括局部疼痛、发热及消化道反应,其中重要的是疼痛[1].虽然此类反应通过一段时间可自行缓解,但患者易由此对栓塞治疗产生恐惧感.动脉栓塞术后有的患者甚至疼痛难忍,影响休息,部分患者因无法耐受而不能完成后续治疗.栓塞术后疼痛的治疗是术后必需面对的问题.我们将芬太尼贴剂用于栓塞后疼痛的治疗,探讨芬太尼贴剂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向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儿科医学教育新探索

    目的 社会的进步和快速发展,要求儿科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实现教学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要求儿科医学生更加热爱儿科医学工作,学好理论知识更好地结合临床.我们从如何做好5年制实习生的儿科临床实习来研究探索儿科医学教育.方法 本课题通过对100位带教老师以及在我院儿科五年制2006届、2007届医学实习生100位发放抽样调查表,客观评价五年制医学实习生的敬业精神和实习表现,以及对带教老师敬业精神和临床工作能力的评价,为探讨创新儿科医学教学提供参考.结果 五年制医学实习生胸怀爱心,爱护患儿,对患儿有同情心,实习态度好,尊敬老师,积极重视查房,病史书写能力和逻辑思维比较好,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水平比较好,但吃苦耐劳精神,互相协作精神尚待提高,应多同患儿沟通,主动关心患儿,多实践,提高基本操作能力.带教老师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师德好,认真贯彻教学大纲精神,语言表达合理清晰,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服务态度好,主动关心患者,与患者沟通好,但应更多积极开展新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英语,争取在教学工作方面更大的突破.结论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儿童体质强弱直接关系到今后祖国的强盛、家庭的幸福、孩子个人的前途,关心和重视、积极做好探索儿科医学教育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龚红蕾;徐美玉;李鹏程;索桂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参考值调查

    目的 调查郑州地区网织红细胞各项参数的参考值.方法 用ADVIA212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对385例健康成人网织红细胞各参数进行测定,按男女性别分别统计出各项参数的平均值x和标准差s,以95%双侧参考-x±1.96s作为正常参考范围.结果 网织红细胞成年男性RET%、RET#(×109)、LFR(%)、MFR(%)、HFR(%)各参数分别为0.52~1.88、0.020~0.074、78.34~88.45、8.33~18.45、1.69~5.45;成年女性网织红细胞各参数RET(%)、RET#(×109)、LFR(%)、MFR(%)、HFR(%)分别为0.48~2.01、0.059~0.024、74.95~89.65、7.79~17.20、1.62~5.30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成人RET#的参考值范围与性别有关,RET、LFR、MFR和HFR的参考值范围与性别关系不大.建议各实验室根据自己仪器型号建立当地网织红细胞正常参考值.

    作者:陈光意;陈晓香;王晶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弥漫性脑损伤后SD大鼠内耳HO-1、iNOS蛋白与mRNA的表达

    目的 利用Western Blot、RT- PCR技术,探讨SD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耳蜗HO-1、iNOS蛋白与mRNA表达及对ABR的影响.方法 建立弥漫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并随机分组,采用听性脑干反应测定、Western Blot、RT- PCR技术,观察各组动物听性脑干反应变化及耳蜗HO-1与iNOS的表达.结果 外伤后各组ABR阈值及各波潜伏期、波间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1、iNOS蛋白与mRNA在外伤后各组耳蜗内表达变化明显,光密度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蜗功能的改变可能与HO-1与iNOS蛋白与mRNA表达升高有关,认为HO-1、iNOS基因与蛋白水平的改变,在内耳损伤与抗损伤机制中二者共同构成了重要调节机制.

    作者:付兴华;邓艳丽;卢鹤翔;张萍;孙瑞军;刘颖;赵君晖;顾洪兰;韩莉;张再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ITP患儿进行巨细胞病毒、幽门螺杆菌、EB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单疱病毒、腺病毒的IgM抗体检测;并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因、治疗、疗效.结果 135例患儿中病原学检查131例,发现各种病原体抗体呈不同的阳性率;其中135例ITP,急性型占85.2%,慢性型占14.8%,婴幼儿(<3岁)占68.1%,经过随访急性转为慢性.ITP 14例(12.2%),转为难治性ITP 12例(8.9%).62.2%的患儿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25.2%的患儿在发病前曾有预防接种史;应用激素和IVIG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率达97.0%.结论 本病与病毒感染、预防接种密切相关,其中以HP、CMV感染所占比例高,且绝大多数为急性型,预后良好;激素与IVIG仍为治疗首选.

    作者:王晓格;杨慧敏;郭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