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京军区核应急医学救援队参加国家首次核事故应急演习的组织实施

杨龙;王长军;曹勇平;毛应华;王忠灿;李平;易飞舟;卞俊

关键词:核电站, 应急救援, 事故
摘要:目的 总结南京军区核应急医学救援队执行国家首次核事故应急演习任务的工作经验,为下阶段进一步开展核事故应急演习等重大活动提供借鉴.方法 结合军区核应急医学救援队执行国家首次核事故应急演习任务工作实际,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领导重视、精心筹划、严密组织、强化管理是完成本次演习任务的根本保证,同时对应急物资储备、动员,救援队伍自我保障能力、救援时气象、交通、通讯保障及心理救援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建议.结论 在完成核应急医学救援演习等重大任务后及时总结经验,对未来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有重要参考意义.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南京军区核应急医学救援队参加国家首次核事故应急演习的组织实施

    目的 总结南京军区核应急医学救援队执行国家首次核事故应急演习任务的工作经验,为下阶段进一步开展核事故应急演习等重大活动提供借鉴.方法 结合军区核应急医学救援队执行国家首次核事故应急演习任务工作实际,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领导重视、精心筹划、严密组织、强化管理是完成本次演习任务的根本保证,同时对应急物资储备、动员,救援队伍自我保障能力、救援时气象、交通、通讯保障及心理救援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建议.结论 在完成核应急医学救援演习等重大任务后及时总结经验,对未来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杨龙;王长军;曹勇平;毛应华;王忠灿;李平;易飞舟;卞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低浓度二异氰酸甲苯酯对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动态观察

    二异氰酸甲苯酯(TDI)是工业上制造聚氨基树脂泡沫、泡沫绝缘材料的主要原料,生产过程中,TDI会放热并形成酸雾,对吸入者产生毒性反应.TDI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和致敏作用已成共识,TDI中毒导致心血管系统损害的报道至20世纪90年代才略有报道.

    作者:何为;郝勇强;韩毓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风中行车如何确保安全

    1.集中精力驾驶车辆,注意自行车的动向,尤其应注意低头骑车者,提防他们只顾行路而不顾机动车辆和突然闯入机动车道.同时坚持中低速度行驶,随时准备制动停车.

    作者:会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欧盟作业场所风险评估及其工具

    2009年年末,欧洲职业安全健康局开展了重点关注中小型企业及高风险行业的作业场所健康与安全的风险评估活动,旨在加强作业场所安伞健康管理,提高企业对风险评估的认知度.活动将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开发一些实用方法来管理和减少作业场所的风险.

    作者:陈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某汽车4S店装修导致乙酸丁酯、甲苯等混合化学物急性中毒事件调查

    上海市宝山区某汽车4S店装修过程中发生一起乙酸丁酯、甲苯混合物中毒事故,主要原因为作业场所通风不良,导致在进行作业过程中稀释剂主要成份乙酸丁酯、甲苯等挥发到空气中,乙酸丁酯、甲苯刺激眼睛并经呼吸道吸入导致工人中毒.

    作者:刘武忠;秦景香;石晓炎;郑爱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慢性中毒的典型——正己烷中毒

    1 低毒的代价近年来,在少数接触有机溶剂的从业者中,有的人会得这样一种怪病:双手无力,甚至连鸡蛋都拿不住;下肢无力,无法迈步,甚至瘫痪.十有八九,他们正罹患慢性正己烷中毒.

    作者:陈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全球化职业卫生的时代

    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职业卫生主要诞生于20世纪后期.由于劳丁和其他社会运动的强大支持,当时的工业化国家政府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通过制订法规来加强对标准的制订以保护工人,并鼓励科学研究来了解工作有关疾病的原因及预防.自从采取这些措施,暴露于传统工业的危害如粉尘、有害烟雾和蒸气的浓度已降至较低的水平,传统的职业疾病如矽肺变得少见,同时职业伤害发生率也显著下降.

    作者:霍佳佳;张波;马静;陆荣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拆船业致慢性铅中毒27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私有制企业的不断发展,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已成为我国主要职业病危害之一.据文献报道,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发病主要分布在铅矿开采及冶炼、蓄电池制造、印刷、化工等行业,而拆船作业引起慢性铅中毒的报道极为少见.我院在2007年集中收治一批拆船业致慢性铅中毒病人共27例,现予以分析、报道.

    作者:闻建范;王洁;翁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某摩托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调查

    目的 开展职业卫生调查,了解某摩托车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 对66个作业点进行粉尘、有毒化学品、噪声等浓度或强度检测,对460名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及卫生通风设施作现场调查.结果 作业点总合格率74.24%(49/66),粉尘作业工人7.14%有胸部X线改变或肺功能异常,苯类化合物接触者8.70%血白细胞总数下降,噪声接触工人10.26%听力下降,接尘工人防尘口罩佩戴率28.40%,卫生通风措施效果欠佳.结论 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已对作业工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健康影响或损害,建议改进卫生通风设施的设计和管理,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监管,定期开展检测及体检以早期发现问题.

    作者:何为;章敏华;陈达明;顾明华;郝勇强;韩毓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某市2008年尘肺病发病情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 分析2008年某市尘肺病发病情况,为尘肺病的防治及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某市2008年尘肺病例数据库,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某市新发尘肺病病例数共计115例,按尘肺病种类排序,列前3位的为电焊工尘肺、矽肺、铸工尘肺,占总数的80.9%.新发尘肺病病人的用人单位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设置率低,作业现场个体防护用品佩戴率低.结论 应倡导企业自律、加强行业管理,继续加强该市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减少尘肺病病人发病数量.

    作者:陈喆;戴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带压密封技术

    目的 该文论述了泄漏的定义,按泄漏的机理和密封的部位阐述了泄漏的分类.介绍了泄漏现场的环境勘测、泄漏介质勘测和泄漏部位勘测,简介了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紧固式带压密封技术、填塞式带压密封技术、气垫式带压密封技术、捆绑式带压密封技术、带压黏接密封技术和磁力带压密封技术等七种常用带压密封技术原理和方法 ,并指出带压密封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

    作者:胡忆沩;孙维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稳态噪声与非稳态噪声所致工人听力损害的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两种不同性质的噪声对工人听力损害的差异方法 对35家企业的稳态噪声接触1年以上工人共1421人,非稳态噪声(除脉冲噪声之外)接触1年以上冲压工人共957人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并对35家接触噪声企业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结果 在1421名稳态噪声组检出观察对象131例,患病率为9.2%,职业性噪声聋98人,患病率为6.8%;在957名非稳态噪声组检出观察对象74例,患病率为7.7%,职业性噪声聋60人,患病率为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频和语频听力损失的患病率随累积噪声暴露量的增大而增大,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在累积噪声暴露量接触水平一致的情况下,稳态噪声与非稳态噪声(除脉冲噪声之外)对引起的听力损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刘新霞;郭智屏;黄国贤;梁永锡;鲁婧婧;冯简青;陈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颈椎腰椎病是否属于职业病

    34岁的白某是某杂志社编辑,因长期伏案工作,他患上了严重的颈椎病和腰肌劳损.他从报纸上看到<工伤保险条例>(下简称<条例>)后,颇为惊喜,因为<条例>规定,患职业病的职工也是工伤保险的保护范畴,可以获得相应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而他的颈椎病和腰肌劳损毛病,恰恰与长期伏案工作有关.考虑到周围许多相同职业的人普遍患有颈椎病,白某认为这是由于编辑的职业特点造成的,属于职业病,应该享受国家相关职业病的优惠政策,但某杂志社却并不这样认为.为此,白某专门来到市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咨询.

    作者:文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某石化污水处理厂作业人员职业性皮肤病调查

    对某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厂工人的皮肤病调查显示,204名受检者中,有121人不同程度患有职业性疣赘、软纤维瘤、扁平疣、寻常疣、荨麻疹等13种皮肤病.本次调查结果 显示有较高的皮肤病患病率(59.3%),说明该石化企业污水对其作业人员皮肤有着较大的危害.

    作者:王兴刚;秦小梅;徐强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上海市全面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已于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对职业危害申报的内容、方式、程序及变更申报、监督检查等作了具体规定,是全面指导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的重要部门规章.

    作者:陈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对中小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培训的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在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急救知识培训的方法 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方法 采用情景剧、高仿真模拟、场景再现等方式进行操作培训,辅以宣传卡片和媒体宣传.结果 接受培训的16600名学生参与意识强烈,兴趣浓厚,基本急救技能分次考核过关.结论 对特殊群体进行系列急救知识培训,实效明显,远期意义深远,是全面普及急救知识、提升城市急救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

    作者:杜成芬;刘家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某工程机械厂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调查分析

    通过对某大型工程机械厂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同行业的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提供借鉴.

    作者:徐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仓库消防喷淋系统设计探讨

    以某仓库室内自动灭火喷淋系统设计为例,探讨了仓库自动喷淋系统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如:优化管网设计;喷淋管网安全问题;末端试水装置的设置;系统误报警问题.并针对工程实际提出可靠的解决途径.

    作者:杨晓冬;张东;李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工作现场会在上海召开

    2010年3月30日至31日,全国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工作现场会在上海市召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元元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副市长沈骏出席会议并致辞.

    作者:陈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隆重举行揭牌仪式

    2010年3月29日,全国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现场会召开之际,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揭牌仪式在上海宾馆隆重举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司司长任树奎、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安监局)局长谢黎明共同为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揭牌.

    作者:陈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