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体会与探索

盖冰冰;王祖兵;陈达民

关键词:职业, 健康监护, 体会与探索
摘要:职业健康监护是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由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及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共同参与.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通过开展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提高城市灾害应急能力,对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介绍了国内外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现状.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提供了参考.

    作者:赵玲;唐敏康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毒性物质的危害及其防治

    毒性物质在危险化学品分类中属第6类.它又分为2个项别:一是毒性物质,经吞食、吸人或皮肤接触后可能造成死亡或严重受伤和健康损害的物质.

    作者:孙维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工业化学物的神经发育毒性

    神经发育性疾病,如孤独症、注意力分散、智力迟滞和脑瘫等是一类很常见的疾病,其治疗费用高昂,会引起终生残疾.这些疾病的病因大多不明.有些工业化学物(如铅、甲基汞、多氯联苯、砷和甲苯)被认为是引起神经发育性疾病和亚临床脑功能不良的原因.胚胎早期暴露于这些化学物,即使对成人无作用的剂量也可引起胚胎脑损伤.这些危险因素的认识促使人们开展以证据为基础的预防措施,比如去除汽油内的铅添加剂.虽然这些预防工作很成功,但大部分工作开展是滞后的.约200种化学物能导致成人临床神经毒作用.尽管缺乏系统的测试,但是许多化学物在动物身上已显现出神经毒作用,而这些化学物对人脑发育毒作用依然未知,对这些化学物缺乏以保护儿童为目标的管理措施.预防化学源性的神经发育缺陷存在两大主要障碍:①神经发育毒性化学物的检测不够;②相关立法所需的严谨证据不足.因此,实施以认识脑发育特有的易损性为基础的预防新方法 ,检测和控制化学物是必需的.

    作者:陈谦;赵小武;陆荣柱;高坚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一起因防护不当引起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调查

    目的 查清某污水处理公司水管检修过程急性中毒事故原因.方法 调查事故现场及相关人员,对检修井进行检测.结果 检修井内检测到高浓度硫化氢气体,作业人员检修过程防护不当,中毒人员表现出窒息性气体中毒症状.结论 这是一起由于防护不当引起的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

    作者:陈绍兰;寿卫国;潘彩珍;吴国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氨气(NH3):一种催泪难闻的有毒气体

    1 氨气泄漏事故频发2005年6月28日清晨,由于南京扬子石化一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的裂解罐区发生液氨泄漏,附近正在田里干活的多名村民和路人被熏倒,躲在家中不敢出来的许多村民听到警笛声,纷纷用毛巾捂着鼻子从屋里出来.

    作者:万世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生产安全事故概念及分类简介

    事故,是人们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违背人们意愿的、突发性事件的总称,通常会使正常的生产活动中断,同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作者:胡建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雨雪冰冻天气做好卫生应急防范

    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天气不仅影响我们的生活,还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潜在伤害,所以要及时做好各方面卫生应急防范.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体会与探索

    职业健康监护是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由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及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共同参与.

    作者:盖冰冰;王祖兵;陈达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剧毒品:反式-1,4-二氯-2-丁烯的危险性分类鉴定

    反式-1,4-二氯-2-丁烯(CAS 110-57-6)是重要的化工制造中间体,主要用于己二腈、丁二醇、六亚甲基二胺、氯丁二烯、四氢呋喃的生产,在近期的危险I生分类鉴定中,鉴于其常温下蒸气的吸入毒性高(LC50=86 ppm/4 h),根据国际国内有关危险货物和剧毒品分类标准,符合吸入LC50≤1000 ppm,且20℃饱和蒸汽浓度≥10倍LC50的规定,应将该化学品包括顺反混合物(CAS 764-41-0)列入剧毒化学品.

    作者:范宾;董学胜;顾友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移动源毒气泄漏危害区域定量预测

    目的 探索移动毒源泄漏事故中毒区域定量预测方法.方法 利用半球扩散理论模型,分析毒气扩散规律.结果 推导定量预测数学模型.结论 为及时有效组织救援抢险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作者:刘林飞;陈晓敏;姚海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工伤职工可同时获工伤待遇和人身损害赔偿

    案例回放2006年11月4日晚6时,就职于烟台某电子公司的陈某下班后骑摩托车回家,途经一十字路口时,由于躲闪不及,被一辆拐弯行驶的小轿车撞飞出去,摩托车也被撞坏,陈某被迅速送至当地医院.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钼矿矽肺患者胸片表现改变与肺功能参数的关系

    目的 研究钼矿矽肺患者肺功能损伤情况,分析胸片表现与肺功能参数的关系.方法 65例钼矿矽肺患者和30例健康成人,均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拍摄胸部正位片.比较不同胸片表现患者其肺功能参数的情况.结果 (1)随着尘肺期别的增高,各肺功能参数值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一期、二期、三期尘肺患者各项肺功能参数均有明显差异,尤其是FEV1.0,(V)75,(V)50和(V)25;各期患者比较,上述四项参数亦有明显差异(P<0.05.(2)随着矽肺损害累及肺区数的增加,各项肺功能参数也有轻微下降,当出现尘肺大阴影时,下降更明显,特别是FEV1.0,(V)75,(V)50和(V)25(P<0.05),但在累及4、5、6肺区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3)小阴影形态及密集度的不同与肺功能参数变化关系不大.结论 矽肺患者肺通气功能主要与矽肺期别及大阴影的形成和程度相关.

    作者:于群;蒋雪冬;蒋轶文;王清;朱怡冰;李敏;孙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国外应急管理法制若干问题初探

    1 前言应急管理在我国受到实质性的关注,从上到下进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法律代表了一种制度化的安排与设计,是一个国家应急管理重要的内容[1].

    作者:黄典剑;李传贵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某矿务局粉尘作业工人健康现状调查

    目的 探讨煤尘作业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了解接尘工人健康状况,为用人单位做好职业健康监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矿务局1819名接尘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 接尘工人尘肺病和无尘肺O+检出率分别为14.29%和31.89%.尘肺发病随工龄延长,发病人数有明显增多的趋势(P<0.01),但无随年龄增大而检出率增高的趋势(P>0.05).此外,高血压、心电图异常、血常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6.61%、14.46%、19.13%、居常见病、多发病的前列.结论 影响接尘职工健康的因素主要为生产性粉尘,煤矿作业工人整体健康状况较差,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煤矿生产环境治理和对接尘工人的健康监护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郭四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6例报告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6例确诊为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予彻底洗胃、导泻、漂白土吸附毒物、利尿、糖皮质激素及血液灌流等治疗.结果 6例患者住院1~14 d;经综合治疗,2例好转,4例死亡.结论 患者的生存机会取决于服毒量多少和服毒后就诊时间.彻底洗胃、及早给予漂白土吸附毒物、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及血液灌流是抢救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的关键.

    作者:夏丽华;梁顺华;张莹;李斌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伤员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申请仲裁的时效是多久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临床应用的探讨

    对236例血铅(PbB)≥400μg/L和/或尿铅(PbU)≥70μg/L的某钢铁厂铅作业工人收住院,实施诊断性驱铅试验及驱铅治疗,依据<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GBZ37-2002)进行诊断,发现依据PbB或PbU加ZPP诊断慢性轻度铅中毒的诊断率明显低于诊断性驱铅试验.强调铅作业工人应尽可能采用诊断性驱铅试验进行铅中毒的诊断,在驱铅试验受限时,适当降低zPP诊断值对提高慢性轻度铅中毒的诊断率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周锦英;段志;陈梅榕;林丽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某水电设备联合厂房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 对某大型水电设备联合厂房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定该项目建成投产后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评价相应防护措施的运行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和检查表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锰、一氧化碳、臭氧、苯、甲苯、二甲苯、汽油、丙酮、乙酸乙酯、氮氧化物、甲醛等;粉尘有电焊尘、金属尘、玻璃棉尘、其他类粉尘等;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紫外线等.结论 项目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和在设计阶段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应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要求.在建设中逐条与建设项目进行同步配套建设,基本落实了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但所有作业区同处一联合厂房的设计存在缺陷,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还需完善.

    作者:袁伟明;邹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职业禁忌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施行)中第七章第七十七条指出了职业禁忌用语的含义.

    作者:金永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衢州市退伍工程兵晚发性矽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退伍工程兵在脱尘后的矽肺发病情况.方法 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对每位退伍工程兵逐个进行询问调查,并结合民政部门的档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62名退伍工程兵健康检查中,检出晚发性矽肺患者11人,其平均年龄为41.5岁,平均接尘工龄为5.01年,平均脱尘年限为15.83年,检出率为6.79%;以1955年至1965年入伍的工程兵为主,占总退伍工程兵患矽肺人数的49.38%.结论 该地区退伍工程兵患晚发性矽肺特征有脱尘时间较长,接尘工龄在5年左右,发病年龄有增长趋势.

    作者:王小林;刘期峰;聂臻;郑钊;朱晓英;朱晓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