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平;梁文靖;梁丽仪
职业病防治院(所)图书馆多渠道收集信息为业务工作服务:1.图书管理信息化服务,丰富了院图书馆的资源;2.提高图书馆信息化程度是对读者知识能力再影响与扩充;3.管理制度的更新与专业工作相适应,实现图书信息一体化是专业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好的信息服务.
作者:陈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对提高职业人群防护意识、保护劳动者健康的作用.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知识调查问卷对3756名劳动者进行有关职业卫生防护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结果 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均可明显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防护意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对提高劳动者的防护意识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纪青;霍卫东;曹泽仁;周世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电焊工尘肺的发生特点,探讨防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某压力容器制造厂78名电焊工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和相关劳动卫生学资料.结果 电焊工尘肺检出率为7.7%(6/78例),平均发病工龄为5.8年;X射线胸片表现为 0<'+>者为6.4%(5/78例);X射线胸片仅有少量小阴影尚不足诊断为0<'+>者为32%(25/78例).该厂电焊工长期在粉尘浓度超标环境下作业.结论 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电焊工尘肺的发生比较严重且接尘工龄短,值得关注;改进工艺、通风除尘是防制的关键.
作者:汪晓婷;王忠诚;陈达民;龚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2006年2月20日,我市某钢铁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煤气管道泄漏事故,造成7人急性CO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秦宏;徐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农民工职业病高发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企业法制意识淡薄、责任感缺失和政府监管不严.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促使各企业依法履行保护农民工健康的义务,牢固树立保护农民工健康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作者:谢美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1971年Monsanto公司开发出在世界农业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广谱除草剂草甘膦,70年代中后期推出草甘膦异丙胺盐、铵盐与钠盐;ICI公司于1989年推出三甲锍盐.
作者:顾友多;范宾;董学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识别、评价和分析迁建项目可能产生及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危害类别,预测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规定,采用类比法与定量分级法相结合方式,对某易地迁建制药厂生产车间在正常生产状况下监测所得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数据进行预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有毒有害因素、粉尘、噪声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67%、100.00%、60.00%;GMP车间尘埃粒数、细菌总数、气压、换气次数达到标准要求.结论 说明该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和可行性论证报告基本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作者:张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3月7日下午,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举办了应急管理知识讲座.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应急指挥中心主任王德学主持了讲座,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闪淳昌教授应邀作了题为<美国应急管理情况介绍>的辅导报告,应急指挥中心及矿山中心全体干部、总局有关司局、事业单位部分同志参加了讲座.
作者: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网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化学中毒急救的黄金规则是首先处理危急的症状和体征,比如呼吸停止、眼灼伤、皮肤接触、休克等.因此化学中毒急救也属于急救医学范畴,但是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医生,因为缺乏对危险化学品毒性、毒理知识的了解,遇到急性化学中毒的病人往往不知所措,以致误诊、误治率较高.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日前,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管局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增强各级安监干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全面提升安全监管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系统安伞生产学习的规模和层次,组织召开了局党组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会议.
作者:文西 刊期: 2008年第02期
2005年4月12日,我市某化工公司发生一起液氯大量泄漏事故,部分工厂员工和周边居民因吸人氯气后,产生不适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茜;杨文英;秦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1 事故案例2005年8月11日下午,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广州市白云区一环路白山村路段翻车,车上4吨盐酸全部泄漏.事发后肇事司机不报警反逃逸,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刺激性气味四处飘散.
作者:万世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脂肪胺中烃基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者称为氨基醇或烷基醇胺,由于这类化合物兼有胺类和醇类的理化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乳化剂、涂料、缓蚀剂、生化制药以及催化剂等.
作者:周庆云;范宾;王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对38家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健康监护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健康监护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率较低,在岗期间受检率为30.4%,上岗前和离岗后受检率仅分别为11.5%和0.9%,与法律法规要求差距相当大.结合现状,建议政府尽快建立新型的健康监护保险制度,相关职能部门要依法监督检查,促使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郑加彬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职业健康监护是防治职业病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职业病防治法>所规定企业的重要义务,通过职业健康监护能杜绝有职业禁忌证的人员从事相关危害作业,能早期发现职业健康相关损害,也是动态了解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控制情况的重要依据.
作者:郑步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腐蚀性物质在危险化学品分类中属第8类,它又分为3个项别.腐蚀性物质是指通过化学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或在渗漏时会严重损害甚至毁坏其他货物或运载工具的物质.
作者:孙维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对某汽车零部件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类比法和经验法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辅助用室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结论 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王艳杰;赵方然 刊期: 2008年第02期
2007年12月22日上午9时许,无锡市某废品回收站发生一起氯气泄漏事件,造成周围11名工人和居民受害人院治疗,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金龙;孙亚强;秦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晚发性矽肺[1]是指作业者接触一段时间较高浓度的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后,脱离粉尘作业时虽未发病,但过若干年后,病变表现出来,两肺矽结节形成和弥漫性间质纤维增生.现就三例晚发性矽肺报道如下:
作者:张宁香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