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桦
2005年4月12日,我市某化工公司发生一起液氯大量泄漏事故,部分工厂员工和周边居民因吸人氯气后,产生不适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茜;杨文英;秦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腐蚀性物质在危险化学品分类中属第8类,它又分为3个项别.腐蚀性物质是指通过化学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或在渗漏时会严重损害甚至毁坏其他货物或运载工具的物质.
作者:孙维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包括长、望、浏、宁)危险化学品企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的制订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 对长沙地区辖区内主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共261家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共有210家企业制订了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占所调查企业总数的80.5%.多数被调查企业认为开展应急救援模拟训练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后是增强预防事故的资金投入,建立与其他部门的联动机制.结论 危险化学品相关企业应尽快制订符合自身特点的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解决模拟训练较少、资金投入不足、未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等问题.
作者:李红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职业病防治院(所)图书馆多渠道收集信息为业务工作服务:1.图书管理信息化服务,丰富了院图书馆的资源;2.提高图书馆信息化程度是对读者知识能力再影响与扩充;3.管理制度的更新与专业工作相适应,实现图书信息一体化是专业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好的信息服务.
作者:陈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农民工职业病高发已成为我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其原因主要是一些企业法制意识淡薄、责任感缺失和政府监管不严.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促使各企业依法履行保护农民工健康的义务,牢固树立保护农民工健康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作者:谢美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脂肪胺中烃基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者称为氨基醇或烷基醇胺,由于这类化合物兼有胺类和醇类的理化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乳化剂、涂料、缓蚀剂、生化制药以及催化剂等.
作者:周庆云;范宾;王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由于重大意外伤害,如触电、溺水、撞伤、中毒、灼伤等,都会使平素健康的人发生猝死,表现为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是院前急救中紧急的情况,此时必须当机立断现场采取心肺复苏(CPR)急救术,CPR正确与否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如能得到有效的抢救,常能起死回生.
作者:李思惠;蒋虹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正己烷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有机溶剂,其代谢产物2,5-己二酮已被证实为周围神经毒物.现将我院收治的9例中度正己烷中毒致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孙肃;孙莹;蒋轶文;王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对某汽车零部件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类比法和经验法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辅助用室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结论 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作者:王艳杰;赵方然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对提高职业人群防护意识、保护劳动者健康的作用.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知识调查问卷对3756名劳动者进行有关职业卫生防护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结果 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均可明显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防护意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对提高劳动者的防护意识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纪青;霍卫东;曹泽仁;周世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劳动防护用品是人在生产和工作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
作者:胡建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1 硫化氢,职业中毒的第二杀手自1990年至2003年4月,我国仅染料、农药、石化等行业因硫化氢导致的职业中毒就有近50起,110多人因此死亡,近600人受伤.据卫生部2000年的一份通报表明,硫化氢已是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第二大杀手.
作者:万世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农民工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有效对策.方法 对某蓄电池企业297名农民工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与评价.结果 (1)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基本能落实,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效果不满意;(2)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0%~72%,接触铅尘/烟者职业健康检查异常检出率较高;(3)有47.8%的农民工知道有<职业病防治法>,但很了解的只占5.6%,知道职业病防治责任在企业只占47.2%.超过61%的农民工不知道什么是职业病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知道职业病可预防占48.8%,但知道预防措施只占4.0%.结论 持续不断的<职业病防治法>普法教育使职业病防治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农民工面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控和受保障程度有所加强.职防机构应为工厂企业作业场所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让职业病高危人群(农民工)建立良好职业卫生行为提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和技术支持.
作者:王维平;梁文靖;梁丽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2007年12月22日上午9时许,无锡市某废品回收站发生一起氯气泄漏事件,造成周围11名工人和居民受害人院治疗,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金龙;孙亚强;秦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职业健康监护是防治职业病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职业病防治法>所规定企业的重要义务,通过职业健康监护能杜绝有职业禁忌证的人员从事相关危害作业,能早期发现职业健康相关损害,也是动态了解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控制情况的重要依据.
作者:郑步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3月7日下午,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举办了应急管理知识讲座.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应急指挥中心主任王德学主持了讲座,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闪淳昌教授应邀作了题为<美国应急管理情况介绍>的辅导报告,应急指挥中心及矿山中心全体干部、总局有关司局、事业单位部分同志参加了讲座.
作者: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网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医疗进入市场,随着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应用,医院的医疗纠纷也不断增高,发生医疗纠纷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的为数不多,尤其在初始阶段,许多病人和家属采取了较为过激的方式,到医院吵闹,或因为医疗纠纷滞留医院,不交医疗费用,扰乱了医院的工作秩序.
作者:赖云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我们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不少企业的员工没有进行就业前体检,就让一些员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这是导致患职业病人数增多的原因之一,为使企业管理人员掌握职业禁忌,保护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现将几种常见职业禁忌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事故现场的医疗急救和脱离现场后的医疗运送救护都属于院前救护.运送救护是现场医疗急救的延续,旨在支持伤员的生理功能、控制伤情或防止病情发展,安全迅速地将伤员送达医院.
作者:胡建屏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