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云;范宾;王婷
脂肪胺中烃基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者称为氨基醇或烷基醇胺,由于这类化合物兼有胺类和醇类的理化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乳化剂、涂料、缓蚀剂、生化制药以及催化剂等.
作者:周庆云;范宾;王婷 刊期: 2008年第02期
2005年4月12日,我市某化工公司发生一起液氯大量泄漏事故,部分工厂员工和周边居民因吸人氯气后,产生不适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茜;杨文英;秦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职业健康监护是防治职业病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职业病防治法>所规定企业的重要义务,通过职业健康监护能杜绝有职业禁忌证的人员从事相关危害作业,能早期发现职业健康相关损害,也是动态了解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控制情况的重要依据.
作者:郑步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由于重大意外伤害,如触电、溺水、撞伤、中毒、灼伤等,都会使平素健康的人发生猝死,表现为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是院前急救中紧急的情况,此时必须当机立断现场采取心肺复苏(CPR)急救术,CPR正确与否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如能得到有效的抢救,常能起死回生.
作者:李思惠;蒋虹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化学中毒急救的黄金规则是首先处理危急的症状和体征,比如呼吸停止、眼灼伤、皮肤接触、休克等.因此化学中毒急救也属于急救医学范畴,但是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医生,因为缺乏对危险化学品毒性、毒理知识的了解,遇到急性化学中毒的病人往往不知所措,以致误诊、误治率较高.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我们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不少企业的员工没有进行就业前体检,就让一些员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这是导致患职业病人数增多的原因之一,为使企业管理人员掌握职业禁忌,保护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现将几种常见职业禁忌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1 硫化氢,职业中毒的第二杀手自1990年至2003年4月,我国仅染料、农药、石化等行业因硫化氢导致的职业中毒就有近50起,110多人因此死亡,近600人受伤.据卫生部2000年的一份通报表明,硫化氢已是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第二大杀手.
作者:万世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1971年Monsanto公司开发出在世界农业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广谱除草剂草甘膦,70年代中后期推出草甘膦异丙胺盐、铵盐与钠盐;ICI公司于1989年推出三甲锍盐.
作者:顾友多;范宾;董学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医疗进入市场,随着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不断应用,医院的医疗纠纷也不断增高,发生医疗纠纷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医疗纠纷的为数不多,尤其在初始阶段,许多病人和家属采取了较为过激的方式,到医院吵闹,或因为医疗纠纷滞留医院,不交医疗费用,扰乱了医院的工作秩序.
作者:赖云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不仅规范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制度,而且有关条款对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工作也提出了要求.
作者:周志俊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晚发性矽肺[1]是指作业者接触一段时间较高浓度的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后,脱离粉尘作业时虽未发病,但过若干年后,病变表现出来,两肺矽结节形成和弥漫性间质纤维增生.现就三例晚发性矽肺报道如下:
作者:张宁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事故现场的医疗急救和脱离现场后的医疗运送救护都属于院前救护.运送救护是现场医疗急救的延续,旨在支持伤员的生理功能、控制伤情或防止病情发展,安全迅速地将伤员送达医院.
作者:胡建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日前,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管局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增强各级安监干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全面提升安全监管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系统安伞生产学习的规模和层次,组织召开了局党组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会议.
作者:文西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对提高职业人群防护意识、保护劳动者健康的作用.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知识调查问卷对3756名劳动者进行有关职业卫生防护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结果 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均可明显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防护意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对提高劳动者的防护意识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纪青;霍卫东;曹泽仁;周世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腐蚀性物质在危险化学品分类中属第8类,它又分为3个项别.腐蚀性物质是指通过化学作用使生物组织接触时会造成严重损伤,或在渗漏时会严重损害甚至毁坏其他货物或运载工具的物质.
作者:孙维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包括长、望、浏、宁)危险化学品企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的制订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 对长沙地区辖区内主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共261家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共有210家企业制订了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占所调查企业总数的80.5%.多数被调查企业认为开展应急救援模拟训练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后是增强预防事故的资金投入,建立与其他部门的联动机制.结论 危险化学品相关企业应尽快制订符合自身特点的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解决模拟训练较少、资金投入不足、未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等问题.
作者:李红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电焊工尘肺的发生特点,探讨防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某压力容器制造厂78名电焊工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和相关劳动卫生学资料.结果 电焊工尘肺检出率为7.7%(6/78例),平均发病工龄为5.8年;X射线胸片表现为 0<'+>者为6.4%(5/78例);X射线胸片仅有少量小阴影尚不足诊断为0<'+>者为32%(25/78例).该厂电焊工长期在粉尘浓度超标环境下作业.结论 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电焊工尘肺的发生比较严重且接尘工龄短,值得关注;改进工艺、通风除尘是防制的关键.
作者:汪晓婷;王忠诚;陈达民;龚兴 刊期: 2008年第02期
2007年12月22日上午9时许,无锡市某废品回收站发生一起氯气泄漏事件,造成周围11名工人和居民受害人院治疗,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金龙;孙亚强;秦宏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职业病防治院(所)图书馆多渠道收集信息为业务工作服务:1.图书管理信息化服务,丰富了院图书馆的资源;2.提高图书馆信息化程度是对读者知识能力再影响与扩充;3.管理制度的更新与专业工作相适应,实现图书信息一体化是专业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好的信息服务.
作者:陈桦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