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培亮
近年来我们采用带桡神经浅支及第一掌背动静脉血管蒂的示指桡背侧岛状皮瓣急诊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10例,皮瓣全部存活,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邓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疱疹性咽峡炎[1]是小儿的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咽痛、流涎、厌食、高热、呕吐等.治疗以休息、对症防治并发症为主,本组观察西地碘含片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莺;王磊;王义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即脑卒中致重度残疾者(多为偏瘫患者),由于长年卧床,进食差,机体抵抗力降低,易感染细菌引起肺组织炎症即肺炎.如治疗不及时,护理不得当,极易产生各种并发症而再度危及生命.我院2008年9月-2009年9月收治此类患者60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广平;任尚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严重干扰机体的循环功能,在手术麻醉中又有发展为快速心律紊乱的危险,因而,此类患者围麻醉期相对危险系数较高,应引起麻醉医生的高度关注.我院自2002年以来成功地对20例此类患者实施了麻醉,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德军;胡荣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静脉采血是一项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随着真空采血技术的应用,临床上已用真空采血法取代了传统采血法.我们发现此法采集的静脉血标本容易发生溶血,从而直接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延误诊断和治疗.为此,我们对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病房所采集的真空压静脉血标本290份,其中溶血标本19份,进行了研究分析,针对溶血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作者:方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完成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手术21例.术中应用艾司洛尔控制心率,取得了理想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庆先;杨德军;王兆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是经皮肤穿刺肾脏建立工作通道,钬激光是利用稀有元素钬为激发介质的固态脉冲式激光,在水中有很高的吸收系数,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多用途医用激光.它具有极好的切割能力,非常适合在内镜下进行治疗.钬激光在泌尿外科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其刨伤小、患者恢复快、可反复手术等优点,受到患者的欢迎.
作者:吴惠芹;王玉芹;赛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脑血管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随着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治疗卒中方法不断涌现,卒中单元是一种新的病房管理模式,建立卒中单元是卒中医疗发展的良好趋势和方向.现将我院应用卒中单元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纤维血管组织从结膜向角膜增生的疾病,其对美观和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可致失明.尽管对翼状胬肉有许多研究,但术后复发率仍达20%~30%[1],是目前治疗的难点.我科对翼状胬肉患者208例(220眼),其中初发180眼,复发伴不同程度睑球粘连患者40眼行改良自体球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消化内镜检查和治疗术是消化内科重要的诊疗手段之一.传统内镜检查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内镜本身对咽喉、胃肠道等的刺激作用和机体的生理反应,可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痛苦感.多数受检查者出现咽部不适、恶心呕吐、呛咳、腹部绞痛等症状,少数患者因不能耐受,导致检查失败.
作者:苏金霞;张培业;刘永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开展白内障复明工程是一项带有扶贫性质的政治性医疗任务,是现阶段贫困地区防盲工作的重点.随着白内障复明工程的开展,使越来越多的白内障患者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患者重见光明.
作者:贾绍友;王金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1991年由Xie等分离出的一种诱导型酶,近年来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国内、外对其在胃癌中作用的研究还较少.因此,了解COX-2在胃癌中的表达和促进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秀江;李淑静;朱振龙;何春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是一类新型选择性抗胆碱药,对中枢和外周均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而且对心肌M2受体无明显作用.胸腰椎手术由于俯卧位,通过气管导管吸引分泌物相当困难,甚至气道阻塞导致患者缺氧、二氧化碳蓄积,不利于对患者呼吸道的管理,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锁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1],各年龄均可发生,但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新生儿锁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产伤,有报道其发生率为1.6%;但随着社会人群的老龄化及社交范围的扩大,老年人锁骨折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治疗锁骨折的方法很多,相关文献报道也较多,绝大多数患者可经保守治疗痊愈;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及骨折复位要求的提高,以及出于锁骨部美观的考虑,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
作者:王远航;牛小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颈椎间盘在退变或损伤基础上,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相邻的神经根,出现的一系列相应症状和体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经过积极适当的非手术治疗和有效的康复指导,85%~90%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1].我院总结近十年的临床经验,开展三维正脊综合疗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志勇;刘晓萧;杨利;郑可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颈髓的解剖和生理与呼吸功能关系密切,颈椎、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高位颈髓损伤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更大.因此,加强颈椎、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管理,改善通气功能尤为重要,是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高巧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胃食管反流(GERD)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端食管括约肌的功能不全,使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病态,易发生于新生儿期,反流可持续几周至几个月;特别在早产儿发生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甚至可影响婴儿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因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肺炎、窒息,甚至猝死.我们对2007年3月-2009年5月入住我科的60例新生儿GER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宪芝;郭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呈上升趋势,术后再复发率较高.桂枝茯苓胶囊和米非司酮在其保守性治疗中均有一定疗效,但前者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加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煤矿井下工人颅脑创伤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2293例煤矿井下创伤资料,记录、分析颅脑创伤的发生例数、死亡例数,伤员的年龄、工龄、工种,受伤时间、机制、严重程度.结果 颅脑创伤占全部煤矿井下创伤的14.0%,死亡例数占全部死亡的42.3%.31~40岁人群颅脑创伤所占比例高,为48.8%;半数以上发生在工龄≤5年的人群;在不同工种中采煤工发生比例高,占39.8%;近半数发生在早班(6:00-14:00);受伤机制中以摔伤为多见,占42.2%.按照GCS评分划分,轻、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构成比分别为58.9%、3.6%和37.5%.本组颅脑损伤的死亡率为31.7%.重型颅脑损伤(GCS 3~8分),年龄>40岁,早班发生和砸伤造成的颅脑创伤在各自的分组中死亡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工龄、工种分组中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煤矿井下颅脑创伤好炭于工龄≤5年的人群,多为采煤工,发生时间多在早班(6:00-14:00),摔伤为多见的致伤原因,重型颅脑损伤所占比例较大,死亡率较高,砸伤为造成死亡多的致伤原因.
作者:许建强;黄鑫;孙永东;田小运;吴志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肝硬化伴门脉高压征患者,发生的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称肝源性溃疡(Hepatogenic ulcer,HU).HU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由于肝硬化症状突出常常掩盖了溃疡的临床表现,临床容易漏诊、误诊,因而延误治疗.为此将我院消化内镜中心经胃镜确诊的38例肝源性溃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近几年的文献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进行讨论.
作者:朱志坚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