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52例煤工尘肺患者的死因分析

曾麟春;叶玲;林佩容;曾瑞坤;汪伊容

关键词:煤工尘肺, 煤尘, 死因
摘要: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患者死因特征.方法 回顾性调查某煤矿152例煤工尘肺患者的死因情况.结果 煤工尘肺全死因前3位为肺心病(36.18%)、肺结核(21.05%)和肺癌(11.84%).煤工尘肺患者和肺心病的病死率随着期别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01或P<0.05).<60岁煤工尘肺患者的病死率和肺心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60岁者(P<0.001),<60岁肺结核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60岁者(P<0.001).结论 煤工尘肺主要死因为肺心病、肺结核和肺癌.煤工尘肺患者的死因与尘肺期别、年龄有关.煤工尘肺防治重点应放在治疗和预防肺心病与肺结核上.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电工作业禁忌证探讨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而卫生部2002年发布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附件1<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中规定,心血管疾病、癫痫或晕厥史、色盲和高血压为电工作业的职业禁忌证.

    作者:张铭强;林述连;林潮;张天尧;洪碧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化学烧伤现场急救处理

    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危险特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火灾、爆炸或导致人体灼伤、中毒甚至死亡的这类化学品统称为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烧伤、化学烧伤和中毒.在危险化学品中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5类)、腐蚀品(第8类)容易发生化学烧伤.

    作者:金永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152例煤工尘肺患者的死因分析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患者死因特征.方法 回顾性调查某煤矿152例煤工尘肺患者的死因情况.结果 煤工尘肺全死因前3位为肺心病(36.18%)、肺结核(21.05%)和肺癌(11.84%).煤工尘肺患者和肺心病的病死率随着期别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01或P<0.05).<60岁煤工尘肺患者的病死率和肺心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60岁者(P<0.001),<60岁肺结核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60岁者(P<0.001).结论 煤工尘肺主要死因为肺心病、肺结核和肺癌.煤工尘肺患者的死因与尘肺期别、年龄有关.煤工尘肺防治重点应放在治疗和预防肺心病与肺结核上.

    作者:曾麟春;叶玲;林佩容;曾瑞坤;汪伊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眼外伤的正确自救

    眼外伤的致伤原因很多,处理也不尽相同,同时,人们在眼睛受伤后的一些下意识举动往往是错误的,会加重病情.1 挫伤拳头、石块及球类打击、跌撞、交通事故是眼挫伤的常见原因.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杜绝因施救不当造成伤亡事故扩大

    据悉,今年以来由于施救不当造成伤亡事故扩大现象屡屡发生,特别是进入7月份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7起,共造成25人死亡、8人受伤.其中因施救不当导致事故扩大,造成18名施救人员死亡、5人受伤.因施救不当造成伤亡事故进一步扩大,已成为安全生产中必须坚决杜绝的严重问题.

    作者:胡建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二巯基丁二酸治疗儿童铅中毒3例临床分析

    儿童铅中毒的诊断依据卫生部(卫妇社发[2006]51号)<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作出,对确诊中度儿童铅中毒的患儿予二巯基丁二酸口服驱铅治疗,现将3例中度儿童铅中毒治疗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段志;周锦英;陈惠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006年河北省急性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对河北省2006年发生的1622例农药中毒的原因及特征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提示农药中毒已从以往的职业卫生问题转向公共卫生问题.为农药安全管理及今后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作者:姜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起职业卫生行政复议案件引起的思考

    介绍一起职业卫生行政复议维持案件,通过对维持原因的分析,提示行政部门履行宣传教育职责的重要性.同时,对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周期的告知和实施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作者:朱美芬;项嘉汇;樊海军;刘宏凯;潘守虎;张力;周静;蔡剑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易燃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

    易燃固体在危险化学品分类中属第4类.它又分3个项别:一是易燃固体,包括容易燃烧或摩擦可能引燃或助燃的固体;可能发生强烈放热反应的自反应物质;不充分稀释可能发生爆炸的固态退敏爆炸品.二是易于自燃的物质,包括发火物质;自热物质.三是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作者:孙维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尘肺病——农民工你知多少

    近几年,我国尘肺病患者已达60余万人,并且每年还在以上万的数字增长.尘肺病死亡人数是矿难与工伤和其他事故的3倍还多.由于一些企业法制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和监管不力等原因,农民工成为职业病高危人群.农民工的生命健康被职业病吞噬,打工致富的梦想因职业病而破灭.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认识上的误区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强,从政府部门到安全中介机构对危险化学品的认识、管理和服务水平都得到普遍提高,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和事故控制起到了明显的监管效果.但不可否认,目前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如果不加以重视,将会影响监管效果,不利于化学品相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顾友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某化学品生产装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对某公司化学品生产装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防护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化学品生产装置及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进行现场调查及工程分析,分析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结合有毒物质浓度检测结果,分析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防护效果.结果 化学品生产装置生产过程存在甲醇、苯酐、过氧化氢、氯化氢、氢氧化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结论 化学品生产装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在职业病危害防护方面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作者:陈会祥;薄亚莉;黄德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起电焊工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调查

    一氧化碳为分布广泛的窒息性气体,数十种作业有可能接触一氧化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一氧化碳中毒时有发生,本次调查的是大连某造船厂电焊工在二氧化碳焊接作业时,多名电焊工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作者:臧家明;邹玲琪;孙积刚;张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基本要求

    1 国家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要求国家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一直都非常重视,为加强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管理,<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氮氧化物中毒一例报告

    某化工厂一工人从外地购买了3个铝罐,倾倒罐内残余废硝酸时,造成氮氧化物污染,而该工人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导致了急性氮氧化物中毒.

    作者:张云飞;郑更全;史亚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重特大事故的应急计划厂长经理和管理人员必读(待续)

    重特大事故对社会具有极大的危害,而应急救援工作又涉及众多部门和多种救援队伍的协调配合,所以,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也就不同于一般事故的处理,而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怎样救治交通事故中的伤者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3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的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2004年10月~2006年11月,我科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20例,其中发生呼吸衰竭30例.经用阿托品、胆碱酯酶药、胆碱酯酶复活剂和对症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中男56例,女64例,年龄大者82岁,小者16岁,平均39岁.其中发生呼吸衰竭30例,占病人总数的25%.

    作者:陈文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职业人员的营养保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各种新的职业也随之不断涌现.每一种职业因其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的不同,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而营养是一种个性的关爱,从事不同职业人员的饮食营养也都应有其各自不同的营养个性.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对1993~2006年期间北京丰台区发生的2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年间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29起共100例,死亡11例.中毒人数多的是2002年共27人;在行业分布中以建筑行业和市政行业高;在2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中有5起共12人发生在救护人员中.结论 缺乏基本的防范措施是造成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龙连;卢玲;郭凤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