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东:发生急性工业中毒事故必须一小时内上报/中国遭受职业病危害人数超过2亿白领暂不列入

关键词:山东, 工业, 中毒事故, 中国, 职业病危害
摘要: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湖州市粉尘危害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湖州市粉尘作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状况.方法 将信息系统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和尘肺病报告数据进行整理,结合工作实际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监测企业206家,监测点数427个,合格点数217个,合格率为50.82%.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大中型企业29家,劳动者1637人.新诊断尘肺病例26例,其中Ⅰ期24例,Ⅱ期2例.结论 湖州市粉尘危害主要分布在小型、建材企业.应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力度,提高劳动者防护意识,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作者:张鹏;徐秦儿;张传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怎样救治交通事故中的伤者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基本要求

    1 国家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要求国家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一直都非常重视,为加强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管理,<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起电焊工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调查

    一氧化碳为分布广泛的窒息性气体,数十种作业有可能接触一氧化碳.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一氧化碳中毒时有发生,本次调查的是大连某造船厂电焊工在二氧化碳焊接作业时,多名电焊工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作者:臧家明;邹玲琪;孙积刚;张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工作场所空气中硝基苯测定方法的改进

    空气中硝基苯用乙醇采集,在含硫酸铜的酸性溶液中,由锌粉反应产生的初生态氢,将硝基苯还原成苯胺,经重氮化后,在pH值为1.5~2.0的溶液中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紫色化合物,在560 nm波长下,以纯水参比,进行吸光度的测量[1].

    作者:陈晓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南平市水电站噪声与工频电场辐射状况调查

    目的 掌握我市水电站噪声与工频电场辐射危害基本情况.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与噪声及工频电场强度监测.结果 噪声测试点超标率为23.08%,工频电场强度测试点均合格.结论 噪声仍是水电站主要的职业危害.

    作者:黄信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不同职业人员的营养保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各种新的职业也随之不断涌现.每一种职业因其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的不同,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而营养是一种个性的关爱,从事不同职业人员的饮食营养也都应有其各自不同的营养个性.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原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对1993~2006年期间北京丰台区发生的2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年间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29起共100例,死亡11例.中毒人数多的是2002年共27人;在行业分布中以建筑行业和市政行业高;在2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中有5起共12人发生在救护人员中.结论 缺乏基本的防范措施是造成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龙连;卢玲;郭凤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如何申请劳动鉴定/怎样申请工伤认定/如何进行职业病诊断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尘肺病——农民工你知多少

    近几年,我国尘肺病患者已达60余万人,并且每年还在以上万的数字增长.尘肺病死亡人数是矿难与工伤和其他事故的3倍还多.由于一些企业法制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和监管不力等原因,农民工成为职业病高危人群.农民工的生命健康被职业病吞噬,打工致富的梦想因职业病而破灭.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2006年河北省急性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对河北省2006年发生的1622例农药中毒的原因及特征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提示农药中毒已从以往的职业卫生问题转向公共卫生问题.为农药安全管理及今后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作者:姜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我国进入突发公共事件高危期

    我国目前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从自然的角度分析,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灾害发生频度高、灾害损失严重.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某干法水泥生产线粉尘防护设施技改效果调查

    目的 了解某干法水泥生产线粉尘防护设施技改前后的粉尘危害情况,对其粉尘防护设施技改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项目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对技改前后同一工作场所进行现场监测.结果 技改措施效果良好,基本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 水泥生产粉尘防护应加强,做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从源头上消除和控制粉尘危害是关键.

    作者:段平宁;欧军荣;李羡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八大问题困扰中国职业病防治年直接经济损失千亿元/我国职业病危害呈现三大转移趋势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化学烧伤现场急救处理

    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危险特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火灾、爆炸或导致人体灼伤、中毒甚至死亡的这类化学品统称为危险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烧伤、化学烧伤和中毒.在危险化学品中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5类)、腐蚀品(第8类)容易发生化学烧伤.

    作者:金永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电工作业禁忌证探讨

    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而卫生部2002年发布的<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附件1<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中规定,心血管疾病、癫痫或晕厥史、色盲和高血压为电工作业的职业禁忌证.

    作者:张铭强;林述连;林潮;张天尧;洪碧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急性氮氧化物中毒一例报告

    某化工厂一工人从外地购买了3个铝罐,倾倒罐内残余废硝酸时,造成氮氧化物污染,而该工人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导致了急性氮氧化物中毒.

    作者:张云飞;郑更全;史亚文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一起职业卫生行政复议案件引起的思考

    介绍一起职业卫生行政复议维持案件,通过对维持原因的分析,提示行政部门履行宣传教育职责的重要性.同时,对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周期的告知和实施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作者:朱美芬;项嘉汇;樊海军;刘宏凯;潘守虎;张力;周静;蔡剑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二巯基丁二酸治疗儿童铅中毒3例临床分析

    儿童铅中毒的诊断依据卫生部(卫妇社发[2006]51号)<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作出,对确诊中度儿童铅中毒的患儿予二巯基丁二酸口服驱铅治疗,现将3例中度儿童铅中毒治疗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段志;周锦英;陈惠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杜绝因施救不当造成伤亡事故扩大

    据悉,今年以来由于施救不当造成伤亡事故扩大现象屡屡发生,特别是进入7月份以来,我国连续发生了7起,共造成25人死亡、8人受伤.其中因施救不当导致事故扩大,造成18名施救人员死亡、5人受伤.因施救不当造成伤亡事故进一步扩大,已成为安全生产中必须坚决杜绝的严重问题.

    作者:胡建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