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军;徐斌;范婷琳
目的 对某公司白炭黑技改工程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根据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检测结果,按规范综合评价.结果 该技改项目存在着部分岗位粉尘、噪声、照明检测未达标,应按照建议进行技术改进和加强防护措施.结论 该技改工程项目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
作者:黄信有;林文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在救治群体苯乙烯中毒患难与共者的过程中,有效防止医护人员二次污染,是做好安全防护管理的保证.
作者:胡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既往体健.1992年7月28日10:00左右,其因患心理疾病,将百草枯5ml与啤酒混合后服用,发现后被送到医院抢救,给予对症治疗.当时血液、尿液百草枯定性试验(-).8月3日出现呼吸困难,X射线胸片显示肺门中央肺纹理增粗及肺水肿的湿肺阴影,8月5日呼吸困难加重,尿量减少,出现腹水,胸片显示阴影更加明显.使用利尿剂后尿量增加,腹水减少,胸片显示肺脏边缘有所改善,呼吸状态也得到改善.
作者:张红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对某化工厂溴素生产过程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方法 根据现场调查与检测结果,按规范对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价.结果 该建设项目存在氯气、溴、二氧化硫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有毒物质的浓度符合卫生限值要求.结论 该项目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职业病防护措施达到了一定的控制效果.
作者:陈会祥;于信波;黄德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为做好核事故医学救援工作,确保放射性污染区公众和救援人员免受损伤或将损害降低到低限度.方法 通过对核事故医学救援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所采取的医学救援对策.结果 提出了4点对策:(1)提高预测、检测能力;(2)落实安全防护措施;(3)搞好疾病预防工作;(4)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结论 对核事故采取的医学救援对策是有效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核事故医学救援工作的研究.
作者:张士良;党荣理;贾继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通过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针对实际工作的特点,在基础资料收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协议签订、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检索、类比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建议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其目的是提高职业卫生评价工作质量,更好地为建设单位减少职业病发生和保障劳动者健康服务.
作者:张传会;徐秦儿;张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该文分析了9768例急性药物中毒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提示急性药物中毒的规律和临床特点是:急性药物中毒以镇静安眠药物中毒多见;年青女性、无业或待业、文化程度较低者为高发人群;且以中、重度中毒病人居多.为杜绝和减少急性药物中毒的发生,必须强化药物市场的法制化管理,对高发急性药物中毒的人群给予足够的教育和关爱.
作者:李林春;李朝阳;吴晓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对某机场导航设备电磁辐射进行卫生学调查与评价.方法 按《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附录A环境电磁波测量规范中方法进行测量.结果 机场导航设备中的微波辐射和大部分超短波辐射低于国家规定限值,但对空台两种设备的辐射超过国家标准,其中高者机前功率密度为361.8μW/cm2,超过限值6.2倍;中、长波导航设备防护效果较差,其周围有高于国家规定限值的辐射场强.结论 该机场的微波、超短波导航设备固有防护效能较好,中长波和部分超短波导航设备防护效能较差,应认真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作者:贾淑梅;马明英;刘学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通过对多例婴幼儿铅中毒脑病的救治观察与护理体会,进行小结,以提高铅中毒脑病的救治成功率,呼吁社会各界提高对儿童铅污染的关注.
作者:谭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全市2001~2005年报表资料进行归类,选取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病报告资料分析发现:全市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职工总数、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应检人数、受检人数年增长速度迅猛;职业健康检查受检率在45.15%~85.56%,平均受检率53.05%.5年内全市共诊断职业病552人,其中尘肺526人,占95.29%;2001~2005年全市职业病患病率在(10.72~25.91)/万.其中慢性职业中毒的患病率在(0~2.29)/万,尘肺患病率在(5.89~25.76)/万.由此可见:我市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及职业健康状况仍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蒋帆;蔡耀章;蔡建忆;孙新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事故一旦发生,往往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伤亡不仅导致经济损失,而且导致人员健康寿命的损失.该文首次应用DALY(伤残调整寿命年)来计算2005年我国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导致的伤残寿命损失,基于国家公布的2005年我国工矿商贸企业事故的基础数据,计算2005年因事故伤亡导致的健康寿命损失至少有3 651 862人年,折合成静态经济损失约878亿元.通过计算健康寿命损失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发现事故所造成人员伤亡引起的间接损失,为全面分析事故损失,进一步完善事故人员赔偿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廖海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该文作者结合近几年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实践,就工作中碰到的诸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问题、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问题、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形式、控制效果评价总体结论的量化分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杨泽云;周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报道34例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肝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分析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肝脏损害的特点,其中职业性轻度慢性铅中毒23例,职业性慢性中度铅中毒11例,以ALT、AST升高及肝内光点密集、增粗,肝肿大为特征,预后良好,以驱铅及保肝治疗为主.
作者:周锦英;段志;黄奇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国有13亿人口,目前可能受到职业伤害的范围达到7亿多人,涉及企业1600万家.目前,中国职业病发病人数仍呈现增长势头.该文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当前我国职业病问题的现状及产生原因,并从5个方面提出了控制中国职业病上升的策略.
作者:赵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对接触漆酚作业人员进行应急健康检查.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3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确定检查项目,并依据GBZ20-2002《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做出职业病诊断.结果 10例患者诊断为职业性接触性皮炎.结论 加强职业卫生监督和宣传机制,切实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
作者:郭昕薇;赵万欣;田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百草枯是一种高效能除草剂.在我国,口服大量百草枯造成的急性中毒死亡事件屡见不鲜.百草枯对全身多器官均可产生毒性,肺组织是重要的靶器官之一.在各种肺组织损伤中又以肺纤维化损伤为突出.该文就近年来关于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姜楠;周志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观察加氢装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防护效果,对该装置投产后进行了六年的劳动卫生追踪观察,结果证明,竣工验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结论是正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确实有效的.
作者:佟梦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该文讨论了适用于常规实验室的一些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方法,比较了不同方法在SNP检测中的优缺点,并介绍了一些新的方法.
作者:王威;仇玉兰;孙品;夏昭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对两起在银行发生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事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事故均发生在供电局暂停供电,银行用发电机自行发电期间,银行在室内使用发电机,且通风排气不良是造成两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发电机使用的卫生管理和指导,制定和完善银行这类特殊公共场所的卫生立法;银行应针对停电期间自行发电工作,加强危险源的控制和管理,安装室内CO报警器,制定、落实相关发电机使用安全条例.
作者:刘士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该文报道了因农民在家中冶炼黄金,导致一幼儿重度汞中毒,急性化学性支气管肺炎,合并包裹液-气胸.
作者:石颖;蒋轶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