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永安市放射源安全现状及管理对策

管太华

关键词:放射源, 安全, 管理
摘要:为加强放射源安全防护管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健康安全,2000年11月,按卫生部、公安部有关文件精神,由市卫生局、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对我市放射源单位安全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一次大检查,情况小结如下: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居室内甲醛污染初步调查

    2001年7月~12月,我们与上海市室内装饰协会合作,开展了室内甲醛污染情况的初步调查.

    作者:陆忠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上海市化工系统1983~1995年工伤事故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化工行业工伤事故的分布规律和有关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干预措施.方法对1983~1995年间上海市原化工局所属企业发生的工伤事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建立数据库,并统计分析.结果工伤事故季节分布以春季(28.20%)较多,秋季(20.68%)相对较少;周日分布以周五(18.42%)和周六(18.05%)高,周日(11.28%)和周一(11.28%)低.事故类别以机械伤害(45.86%)和高处坠落(24.44%)为主.工伤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操作工人违反操作规程(49.25%)和设备工具附件缺陷(13.53%).结论工伤事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生产设备和防护设备本身的缺陷、劳动环境因素、劳动组织的不合理及劳动者个人因素等等.工伤事故的防制应从加强安全教育、改进设备和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

    作者:沈安丽;金如锋;甘才兴;邵涛;王夏芳;夏昭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316例尘肺可疑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尘肺病对心脏的影响已众所周知.为更好地做好尘肺危害的防护,本文对长期从事粉尘作业工人,经我市尘肺诊断组定为尘肺可疑(0+)患者中316例的心电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阿托品治疗乐果中毒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报道

    我科收治1例经皮肤吸收的急性乐果中毒病人,在抢救过程中并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经及时治疗很快得到控制.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少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复方氯唑沙宗“三合一”疗法治疗肌痉挛性疼痛的临床应用

    肌痉挛性疼痛是一种原因较为复杂的症状,它可由腰肌劳损、软组织扭伤及慢性筋膜炎等疾病引起.

    作者:张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发病机制研究虽已提出多种学说,但仍无定论,致使迟发脑病的早期预测未能解决,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难度.由于CO中毒所致迟发脑病在一定程度上尚属可逆性,依据可能的发病机制,在早期正确进行氧疗,结合综合治疗措施,多数病人可逐渐康复.该文拟就临床治疗进展作一简介,以方便今后工作.

    作者:崔书杰;赵金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二氧化锆生产放射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二氧化锆在电子、化工、航天、陶瓷等生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锆英砂是生产二氧化锆的主要原料,它是一种海滩矿砂,在选矿过程中,由于不易分离掉所伴生的独居石,从而带有较高的天然放射性.目前,二氧化锆的生产多作为一般性的化工生产管理,其放射卫生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对全市5家二氧化锆生产厂家进行放射卫生学调查与评价,为进一步加强放射卫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成君方;袁杨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续前)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几起引进生产设备职业危害案例的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生产设备更新增多.在新设备的引进和更新时,有的企业注重考察新设备的职业危害及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的企业则忽视职业危害,甚至为了节约资金,在引进设备时,舍弃相应的防护设备,结果造成了严重职业危害,影响了生产的发展.

    作者:苗泉;王晓方;韩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一起硫化氢与甲烷等混合气体急性中毒事故的调查

    2001年7月16日下午,某电气工程总公司电缆施工处7名工人在某电力隧道内进行电缆接头施工时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红;王彦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永安市放射源安全现状及管理对策

    为加强放射源安全防护管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健康安全,2000年11月,按卫生部、公安部有关文件精神,由市卫生局、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联合组织,对我市放射源单位安全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一次大检查,情况小结如下:

    作者:管太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10例误诊分析

    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症,我院自1988年至2001年先后收治123例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患者,其中10例来诊时携带外院误诊的病例记载,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曹殿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3起群体急性化学毒物中毒(249例)救治体会

    应急救援中心重要工作之一是抢救治疗急性化学毒物中毒,本中心2000年度接收23起群体急性化学毒物中毒共249例,经抢救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萍;张立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淄博市放射治疗现状及防护对策

    当前,在癌症病人的各类治疗中,采用放射性治疗,已被广泛应用,成为癌症病人的佳治疗手段之一.放疗设备和工作人员都在不断的增加,但在放射治疗工作中,也存在着放疗设备和放疗工作人员防护不当等问题.

    作者:王希忠;孟冰;袁杨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09例Ⅰ期尘肺患者五官疾患的调查

    尘肺病是一种危害比较严重的职业病,尘肺患者早期其通气功能就可能有损害,特别是肺容积的改变较为明显[1].目前对尘肺病的主要并发症结核和心血管疾病的报道较多,而对尘肺患者五官疾患的情况,较少见文献报道.本文就Ⅰ期尘肺患者的五官疾患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代凤;肖方威;张虹;廖俊强;饶子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职业病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

    职业病是由于职业因素,即工作过程中接触有害物质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因素所致.这类病人不同于一般患者,他们患的并非自发躯体病变,而是由于工作过程中缺乏或者完全没有劳动防护措施而引起的.因此,除躯体器质性病变外,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多种心理障碍,直接影响治疗与康复.我院自1997年至2001年共收治各类职业病510例,对其进行心理调查,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向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职业性社会心理因素、应激与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续前)

    对主要因变量,按5年间3次以上的检查结果,分别计算每例对象SBP、DBP的血压变动值,前后的变化以升高或降低的数值(mmHg)表示.工作反应、紧张及应激的资料,用问卷法收集记录每例对象的应答.

    作者:韩向午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病例交叉设计在职业伤害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职业伤害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既包括长期因素(如年龄,工龄等),也包括瞬时因素(如操作失常,工人注意力分散等).许多职业伤害是由于工作环境或个人因素的瞬时变化,而促使其突然发生的.因此,职业伤害的病因学研究,与其他大多数疾病的病因学研究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职业人群暴露于危险因素是动态变化的;危险因素的暴露间隔非常短暂;所研究的危险因素和混杂因素可能随着时间动态变化;危险因素的暴露率较低,等等[1].

    作者:金如锋;夏昭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煤矽肺患者肺通气功能与X线胸片小阴影表现的研究

    目的探索煤工尘肺(煤矽肺)患者X线胸片改变对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46例煤工尘肺(煤矽肺)患者X线胸片和肺通气功能测定资料作统计分析.结果煤工尘肺(煤矽肺)患者X线胸片表现的小阴影密集度、分布范围与肺通气功能障碍检出率呈正相关关系,而肺通气功能障碍类型与慢支改变有关.结论X线胸片表现的小阴影密集度及分布范围等客观指标,在煤工尘肺(煤矽肺)患者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的判定中,有其肯定的积极意义.尤其对Ⅰ期煤工尘肺(煤矽肺)患者显示突出.

    作者:王小林;刘斯峰;严毓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浅谈职业病患者出院时对其家属的建议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护理事业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护理职能的拓宽和延伸,护理工作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责任.尤其是整体护理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护理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在重视病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入院指导的同时,对病人家属出院时不安的援助问题也逐渐被临床护理人员所关注.笔者通过20年的职业病临床护理工作,观察到在病人出院时,几乎所有的病人家属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安的问题,需要得到帮助.现将此问题做如下介绍.

    作者:丁江莉;李苏娅;乔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