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英;刘学成;王宝卓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与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有无并发症及是否得到适当治疗有密切关系.下面介绍我科于1999年4月收治的一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脑疝的抢救护理.这位患者经过及时抢救,精心护理,脑疝解除,生命体征平稳,住院58d痊愈出院.
作者:程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估氯乙烯累积接触剂量与氯乙烯职业健康的危害关系.方法选取某厂接触氯乙烯工龄超过1年的211名接触人群和其他工厂212名非接触人群,登录该厂氯乙烯浓度监测资料和工人健康监护资料,比较接触组与对照组工人症状和体征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接触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脾脏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统计意义.同时,在接触组随累积接触剂量的增加,肝功异常(ALT)、脾肿大发生率均有升高的趋势.结论肝、脾损害与接触氯乙烯有明显的关系,长期、高浓度接触氯乙烯对工人的健康危害值得关注.
作者:李玉芳;邵涛;任雪峰;谭晶;夏昭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通过处理一起群体急性化学物中毒应急救援抢救治疗工作,强调及时有效做好分诊、早期诊断及分类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急性化学物中毒应急救援抢救治疗预案和职业病专业机构、专业人员的作用,启动没有职业病专科的综合医院及职业病专科医院的合力的特殊功能.
作者:李艳萍;岳诚真;郭伶俐;张立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通过分析某区1991~2000年期间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病例资料,10年中全区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85起171例,其中建筑施工工地发生的急性中毒位居首位,危害较重的毒物为窒息性气体及苯系物.要加强重点行业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应急能力和抢救水平,以控制急性职业中毒危害.
作者:王彦宏;袁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腈纶生产的职业危害情况.方法对某腈纶厂生产车间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和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结果生产车间丙烯腈浓度为7.17(0.2~53.3)mg/m3,腈纶粉尘浓度为4.2(0.1~24.0)mg/m3,噪声85dB(A)以上的声源占91.2%.丙烯腈对作业人员主要造成头晕、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胸闷、食欲不振、恶心、咽部充血等表现;腈纶粉尘对上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作用.结论采取隔离操作、个人防护等综合措施,可有效保护工人健康.
作者:夏猛;王龙义;赵海峻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急性光气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本院近28年120例急性光气中毒的病例资料,重点对发病时间、临床所见、诊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急性光气中毒的潜伏期1.5h~3d.中、重度中毒组中,现场及时处理组的潜伏期较未及时处理组延长(P<0.05).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体征为主,其中呼吸频速、发疳、泡沫痰主要发生在重度中毒组中的ARDS病例.心肌损害发生率各中毒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轻度中毒组中,入院时X线胸片异常率显著高于肺部听诊阳性率(P<0.01).结论急性光气中毒时,若现场能得到及时处理,可使潜伏期延长;肺是靶器官;心肌损害发生率随着中毒程度的加重而增高;X线胸片改变往往早于临床体征,可作为早期重要检测手段之一.
作者:王招兄;李思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一起急性有机氟吸入事故调查处理,阐述了有机氟的理化特性及其急性中毒早期表现特点,讨论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经验教训.
作者:徐进;余清卿;王荣仙;余延山;兰天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摸清农村打磨工矽肺的发病情况,对崇山地区的打磨工进行了调查.测定粉尘中SiO2的含量、粉尘分散度和粉尘浓度.调查打磨工人,对打磨工龄在一年以上的工人拍X线胸片.结果,粉尘中SiO2含量为62.4%~65.9%;粉尘分散度<5μm的在53.0%~86.5%;粉尘浓度为1.6~47.2mg/m3.调查打磨工人324人,工龄在一年以上的189人,纯打磨工55人.55人经拍X线片,发现8名矽肺病人,检出率为14.55%,其中Ⅰ期3人,Ⅱ期4人,Ⅲ期1人.Ⅰ期平均发病工龄为18.8年,长24.2年,短11.4年.打磨工所接触的粉尘中SiO2含量、分散度和粉尘浓度均高,致病性强,应充分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积极加强预防矽肺病的发生.
作者:李登久;王光栋;赵海峻;毕先伟;王晓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对某化工厂电化车间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上呼吸道炎症患病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肺功能异常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作者:饶子龙;王建平;林述莲;邓长荣;陆代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腰背痛对重体力劳动作业者的影响.方法比较两组的患病率、复发率、缺勤天数及其治疗费用.结果重体力劳动者的患病率和100人年的缺勤天数显著高于对照组,重体力劳动组的医疗费用是对照组的9.03倍.结论腰背痛不仅影响体力劳动者的健康,且消耗大量的卫生和社会资源.
作者:余慧珠;马爱英;严爱珍;秦逸秋;李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为掌握淄博市各级医院消毒工作质量,加强消毒工作质量管理,对辖区内56处各级医院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董恒兰;翟云丽;孙秀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关系到亿万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的一部卫生法律,它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关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职业病防治法>强调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权利、义务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本文仅就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法定义务作一简述,以供同仁更好地理解执行<职业病防治法>.
作者:王晓芳;何漪;张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由于拆除汞污染设备发生一起涉及33人的汞中毒事故.病人尿汞在1.40~4.08μmol/L,超过正常参数值4.6~15.3倍(尿汞正常参数值为0.25μmol/L)[1].经用DMPS(二巯基丙磺酸钠)驱汞3~5个疗程后,病人汞尿基本恢复正常.拆除汞污染设备必须认真做好防护工作.
作者:马明英;刘秀玲;刘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工业X射线探伤对现场及周围环境会产生一定的辐射危害,尤其对现场工作人员危害较重.所以,要加强现场辐射防护,对从事工业X射线探伤人员定期进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和健康体检,并对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检测.
作者:王希忠;孟冰;袁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通过淄博市废弃放射源管理情况调查,摸清了现存于企业中的废弃放射源状况,全市有27家单位库存废弃放射源共55枚,放射性总活度59.42GBq,分析了主要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提出了完善放射源档案,做好废弃源管理权移交等建议.
作者:汪春亮;成君方;袁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探讨汞与作业女工生殖机能及其子代健康的关系,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接触组各项检查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痛经、经量增多、自然流产、早产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长期接触汞对作业女工生殖机能及其子代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提示我们在加强女工劳动防护的同时,更要加强女工的卫生保健.
作者:周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91~2001年10年间共收治25例眼碱灼伤的工人,除1例因碱灼伤同时伴有全身大面积烧伤转院外,其余24例均在我院治愈出院.有1例因在现场冲洗不彻底,后导致视力下降外,另外23例病人视力恢复都比较满意.由于我厂职业卫生教育、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做得比较好,职工都能做到现场自救急救处理,即所有病人都在现场用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后再转送我院.
作者:赵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氮氧化物水溶性低,潜伏期长,中毒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被忽视.早期诊断及时防治肺水肿至关重要,注意避免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引起严重临床后果.
作者:李艳萍;张立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依据国家有关劳动卫生法规及卫生标准,对某工程生产中有害因素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和卫生标准进行鉴定评价,经劳动卫生调查和现场测试结果认为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但通风除尘设施还需改进完善.
作者:路晓萍;李颖;张吉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为探讨甲苯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甲苯作业工人126人为接触组,不接触甲苯的工人124人为对照组,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对已婚作业女工进行生殖机能回顾性调查,接触组作业工人头昏、乏力、出血倾向、咽部充血、红细胞低下、血红蛋白低下、经量过多、自然流产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且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周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