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苯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

周华

关键词:甲苯, 血常规, 心电图, 生殖机能
摘要:为探讨甲苯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甲苯作业工人126人为接触组,不接触甲苯的工人124人为对照组,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对已婚作业女工进行生殖机能回顾性调查,接触组作业工人头昏、乏力、出血倾向、咽部充血、红细胞低下、血红蛋白低下、经量过多、自然流产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且有统计学意义.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相关文献
  • 氯乙烯职业接触评估及其健康危害调查

    目的评估氯乙烯累积接触剂量与氯乙烯职业健康的危害关系.方法选取某厂接触氯乙烯工龄超过1年的211名接触人群和其他工厂212名非接触人群,登录该厂氯乙烯浓度监测资料和工人健康监护资料,比较接触组与对照组工人症状和体征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接触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脾脏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统计意义.同时,在接触组随累积接触剂量的增加,肝功异常(ALT)、脾肿大发生率均有升高的趋势.结论肝、脾损害与接触氯乙烯有明显的关系,长期、高浓度接触氯乙烯对工人的健康危害值得关注.

    作者:李玉芳;邵涛;任雪峰;谭晶;夏昭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一起急性有机氟吸入事故的调查

    本文通过对一起急性有机氟吸入事故调查处理,阐述了有机氟的理化特性及其急性中毒早期表现特点,讨论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经验教训.

    作者:徐进;余清卿;王荣仙;余延山;兰天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一起柴油助燃引起急性有机溶剂中毒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朝阳市某供热公司因使用不合格柴油助燃,造成5人轻度有机溶剂中毒,13人出现吸入反应,中毒的5人除1人遗有中毒性类神经症之外,其余全部恢复正常.现场测定:甲苯平均浓度为233.3mg/m3,二甲苯平均浓度为433.3mg/m3,苯平均浓度为42.0mg/m3.

    作者:刘长胜;王凡;徐洪有;许恕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脑疝的抢救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与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有无并发症及是否得到适当治疗有密切关系.下面介绍我科于1999年4月收治的一位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脑疝的抢救护理.这位患者经过及时抢救,精心护理,脑疝解除,生命体征平稳,住院58d痊愈出院.

    作者:程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电化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调查

    对某化工厂电化车间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上呼吸道炎症患病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肺功能异常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作者:饶子龙;王建平;林述莲;邓长荣;陆代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甲苯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

    为探讨甲苯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甲苯作业工人126人为接触组,不接触甲苯的工人124人为对照组,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对已婚作业女工进行生殖机能回顾性调查,接触组作业工人头昏、乏力、出血倾向、咽部充血、红细胞低下、血红蛋白低下、经量过多、自然流产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高,且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周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一例急性重度氮氧化物中毒的早期诊断与救治

    氮氧化物水溶性低,潜伏期长,中毒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易被忽视.早期诊断及时防治肺水肿至关重要,注意避免误诊,延误治疗时机引起严重临床后果.

    作者:李艳萍;张立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24例眼碱灼伤的诊治体会

    我院自1991~2001年10年间共收治25例眼碱灼伤的工人,除1例因碱灼伤同时伴有全身大面积烧伤转院外,其余24例均在我院治愈出院.有1例因在现场冲洗不彻底,后导致视力下降外,另外23例病人视力恢复都比较满意.由于我厂职业卫生教育、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做得比较好,职工都能做到现场自救急救处理,即所有病人都在现场用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后再转送我院.

    作者:赵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危险化学品伤害事故分析

    通过危险化学品伤害事故分析,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了归纳,并针对不同特点的伤害事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作者:黄顺根;韩子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一起汞中毒事件的调查与分析

    由于拆除汞污染设备发生一起涉及33人的汞中毒事故.病人尿汞在1.40~4.08μmol/L,超过正常参数值4.6~15.3倍(尿汞正常参数值为0.25μmol/L)[1].经用DMPS(二巯基丙磺酸钠)驱汞3~5个疗程后,病人汞尿基本恢复正常.拆除汞污染设备必须认真做好防护工作.

    作者:马明英;刘秀玲;刘峪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乡村打磨工矽肺调查

    为摸清农村打磨工矽肺的发病情况,对崇山地区的打磨工进行了调查.测定粉尘中SiO2的含量、粉尘分散度和粉尘浓度.调查打磨工人,对打磨工龄在一年以上的工人拍X线胸片.结果,粉尘中SiO2含量为62.4%~65.9%;粉尘分散度<5μm的在53.0%~86.5%;粉尘浓度为1.6~47.2mg/m3.调查打磨工人324人,工龄在一年以上的189人,纯打磨工55人.55人经拍X线片,发现8名矽肺病人,检出率为14.55%,其中Ⅰ期3人,Ⅱ期4人,Ⅲ期1人.Ⅰ期平均发病工龄为18.8年,长24.2年,短11.4年.打磨工所接触的粉尘中SiO2含量、分散度和粉尘浓度均高,致病性强,应充分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积极加强预防矽肺病的发生.

    作者:李登久;王光栋;赵海峻;毕先伟;王晓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浅析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法定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关系到亿万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的一部卫生法律,它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关怀,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成果,<职业病防治法>强调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劳动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权利、义务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本文仅就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法定义务作一简述,以供同仁更好地理解执行<职业病防治法>.

    作者:王晓芳;何漪;张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汞对女工生殖机能及其子代健康的影响

    为探讨汞与作业女工生殖机能及其子代健康的关系,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接触组各项检查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痛经、经量增多、自然流产、早产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长期接触汞对作业女工生殖机能及其子代健康有一定的影响,提示我们在加强女工劳动防护的同时,更要加强女工的卫生保健.

    作者:周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水泥行业噪声危害状况的调查

    对淄博市3个水泥企业的噪声危害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水泥行业高强度噪声作业所占比例较大,有56.9%的噪声作业岗位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了85dB(A),各企业的平均等效声级均在86dB(A)以上,听损检出率在30%左右,噪声危害比较严重.

    作者:毕先伟;王龙义;赵海峻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毒性哮喘伴过敏性皮炎的救治措施

    通过本病例,详细记述了中毒性哮喘伴过敏性皮炎的临床症状、体征、救治经过及护理措施,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

    作者:徐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淄博市各级医院消毒工作质量监测分析

    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为掌握淄博市各级医院消毒工作质量,加强消毒工作质量管理,对辖区内56处各级医院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董恒兰;翟云丽;孙秀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上海市2000年职业性驾驶员伤害死亡分析

    通过分析职业性驾驶员交通伤害死亡构成、年龄、性别、地点等特点,以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职业驾驶员与非职业驾驶员死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职业驾驶员与非职业驾驶员在伤害死亡构成、职业的重点人群及年龄、性别、死亡地点等有显著差异,并减寿7年.对不同年龄、性别、事故现场抢救等应采取针对性综合防治措施,以降低职业伤害死亡发生率.

    作者:杨斌杰;陈绍明;周顺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某稀土生产厂放射卫生学初步调查

    为保障稀土作业人员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用BH3103型便携式X、γ剂量仪测定场所设备γ照射量率,FJ-2207α、β表面沾污仪测定总α、总β污染控制水平.压滤机照射量率平均值超过标准6.4倍,几条稀土化合物分离生产线设备局部位置照射量率超标,所测总α、总β均未超过控制水平,稀土生产应按放射性工作进行管理.

    作者:成君方;范金荣;边云秀;袁杨;汪春亮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北京某工业区急性职业中毒情况分析

    通过分析某区1991~2000年期间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病例资料,10年中全区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85起171例,其中建筑施工工地发生的急性中毒位居首位,危害较重的毒物为窒息性气体及苯系物.要加强重点行业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应急能力和抢救水平,以控制急性职业中毒危害.

    作者:王彦宏;袁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主管:上海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主办: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