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的诊治分析

宣立成;张全伟;程德全

关键词:胃大部分切除, 术后残胃排空, 延迟综合征
摘要: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Fvm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一种没有输入输出段和吻合口梗阻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胃切除术后的一种少见并发症,我院1986年5月-2007年5月共诊治29例,现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随着计划免疫的深入开展,各种生物制品在预防、控制各种传染病中已做出卓越的贡献,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为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是保护儿童的关键,但是,在临床工作中,随着疫苗的广泛应用,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越来越受到关注,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指的是接种生物制品后对机体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的同时,伴随发生的对机体无益的,甚至有害的免疫反应.为此我院社区卫生服务站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中,共接种百白破疫苗856人次,其中基础免疫665人次,加强免疫191人次,对接种过百白破疫苗者进行预防不良反应的护理观察.

    作者:王新平;韩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人工流产术后继发宫颈粘连85例分析

    近年来人工流产率明显上升,由此引起的宫颈粘连是人工流产术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虽较低,但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为提高人工流手术质量,防止术后宫颈粘连发生,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刘晓明;杨睿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浅静脉留置针212例的护理

    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的主要优点在于给广大患者减少了每日穿刺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也减轻了护士的负担,使护理工作者能够有更多的精力观察病情的变化,提高护理质量.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减少留置套管针所致的并发症,延长留置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远芳;王晓亮;张伟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西咪替丁致心动过缓及低血压2例

    1 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53岁,工人.因腹痛、黑便、乏力2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神清,慢性痛苦病容,口唇和甲床苍白,心率100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无肌卫,肝脾肋下未能满意触及,剑突下触痛阳性,血压120/75mmHg.

    作者:姚莉;陈琼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产科围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疗效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产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宄组为围术期用药,对照组为术后用药.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体温及退热时间、术后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总用量研究组为对照组的50%~60%.结论 对选择性剖宫产预防感染应用小剂量、短疗程抗生素足以达到预期效果,并以围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为宜.

    作者:张桦;李苗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胸外侧斜切口开胸术的临床应用

    2003年3月-2006年5月,我们根据胸壁肌群、肋间隙的解剖特点[1,2],不断胸壁诸块肌肉,不切除或切断肋骨手术方法,行胸内各种手术82例,取得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永跃;边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连续皮下环扎在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

    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传统手术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为主,但是该方法存在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手术切口多,术后瘢痕多等诸多不足.我院2006年3月-2008年7月,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点状剥脱的基础上,辅以皮下连续环扎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先峰;王秀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宫颈环型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观察

    宫颈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如何在宫颈癌前病变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阻止其发展,是预防宫颈癌的关键.近年来,宫颈环型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在国内已有陆续报道.本文旨在探讨LEEP治疗方法及其疗效.

    作者:魏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8例治疗观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简称室上速,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具有发作突然起始与终止特征,但如不能及时复律,易导致猝死发生.治疗方法包括机械刺激法、药物治疗、食管心房调搏、直流电复率、导管消融等[1],其中药物治疗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现收集整理我院2005年2月-2008年4月收治的48例室上速患者,应用药物治疗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国臣;李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术期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和老龄化,与年龄相关的白内障发病率将明显增加[1].当出现白内障影响正常生活时,手术是使白内障患者复明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2].而超声乳化手术是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手术方式,具有切口小、无需缝合、散光小等优点,而超声乳化白内障围术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情,从而间接影响着患者视力恢复的快慢.我院2008年1-12月共完成超声乳化手术78例(93眼).经过仔细观察和精心护理,均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许静;马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41例疗效观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其共同的病理基础均为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均伴发了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病理改变.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诱发血小板激活、粘附、聚集而引起的一组急性临床综合征[1].ACS的发病机制中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为重要.因此其治疗关键是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终共同通路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其作用更彻底、更完全.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浸润性胰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引导125I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浸润性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已经不能手术切除的浸润性胰腺癌38例,术中起声引导下实施125I放射粒子植入手术.结果 本组患者中,CR 3例(8%);PR 12例(31%);SD 18例(48%);PD 5例(13%);有效率39%;疼痛缓解率为92%.本组患者术后6,12及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0%、27%和8%,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1.6个月.少数患者术后出现Ⅲ~Ⅳ度WBC下降,低热,腹泻,呕吐,未发生严重感染,2例患者共5颗柱子移位到肝脏.结论 术中超声引导125I放射粒子植入是治疗浸润性胰腺癌的一种有效、安全、并发症较少的姑息治疗方法.

    作者:宋立伟;周正;李涛;杜云峰;鲁克宇;贾振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成人腹茧症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成人腹茧症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收集1985年8月-2009年1月收治的8例成人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中6例表现为急、慢性肠梗阻的症状;8例患者均进行了腹部X线平片检查,证实存在肠梗阻征象.2例经非手术治疗获得缓解,6例经度腔镜及剖腹探查术中均发现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的纤维膜包裹,行粘连松解、肠排列术等,术后疗效满意.结论 成人腹茧症患者术前诊断困难.消化道造影和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很有价值.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多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孙胜;孙诚谊;李红伟;韩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学龄前住院患儿行为特征及心理护理对策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生理心理方面具有独特性.学龄前期儿童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动作能力,活动范围扩大,正是儿童认知、心理、道德发展的关键期.此期儿童如患病住院,不仅要经历病痛的体验,还要与亲人分离.面对陌生环境和各种侵入性操作,从而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但此期儿童心理,语言.智力发育不完善,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痛苦不适,不能控制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为烦躁,哭闹和不合作,给治疗护理和康复带来困难.

    作者:李盼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48例疗效观察

    支气管哮喘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患病率逐年提高,尤其是儿童.应用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疗法,是近几年治疗哮喘较为理想的给药方法.本文主要探讨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溶液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春霞;陆夏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0例疗效观察

    目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虽然不是急性阑尾炎的金标准手术方法,但和其他的腹腔镜手术一样,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是毋庸质疑的.2008年6-12月我们对20例患者行无钛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熙;方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CA-620全血细胞分析仪临床应用分析

    科学的发展,带动了医学检验技术的更新和发展.随着全血细胞分析仪器的推广和普及,在减轻了检验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也为临床提供了更为详细的各项细胞参数的数据,医生可以根据各项参数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及时的进行治疗.因此检验仪器的应用和维护成了检验人员必修的基本功.

    作者:张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传统扁桃体手术与高频电刀电凝切除术的比较

    目的 研究分析扁桃体切除手术中应用高频电刀电凝切除与传统利切法对术中、术后患者的影响差异.方法 将124例患者病变扁桃体左右两侧随机分为A、B组,A组为高频电刀电凝切除并止血法、B组为传统剥切结扎止血法,比较二种不同方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及反应情况.结果 A组剥离时间平均3min50s,手术时间平均5min40s,出血量1~4ml;B组剥离时间,平均8min25s,手术时间平均16min35s,出血量12~30ml.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疼痛明显(4±1分),白膜厚重,脱落慢(14~21)d,术后恢复正常饮食及生活慢,B组术后疼痛较轻(2±1)分,白膜薄,脱落较快(7±10)d,术后恢复正常饮食及生活快,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频电刀电凝切除法较剥切法时间短,出血量极少,术后局部疼痛明显,扁桃体窝白膜脱落时间长,愈合慢.恢复正常饮食及生活慢,二种手术方法各有优势.

    作者:杨彩虹;鲁宏华;何延娟;孟庆冕;刘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现状

    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是澳大利亚病理学专家沃伦(Warren)和消化科临床医生马歇尔(Marshal)[1]在一个偶然性的机会下首次分离培养出来的,为此曾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目前已确认HP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随着人们对HP相关性疾病认识的统一,其防治措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根除HP对相关性疾病的防治至关重要.2007年8月在江西庐山召开了第三次全国HP共识会议,对HP感染的若干问题达成了新的共识(简称庐山共识)[2].

    作者:张莉;付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卡托普利和萘普生联合用药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与萘普生联合用药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测定大鼠左、右足排水量,致炎前后排水量的差值代表关节的肿胀程度.卡托普利与萘普生联合用药实验分6组:阴性对照组、萘普生25mg/kg、50mg/kg、卡托普利100mg/kg组、萘普生25mg/kg+卡托普利100mg/kg组及萘普生50mg/kg+卡托普利100mg/kg组.观察关节肿胀程度及病理学改变.结果 单独使用萘普生25mg/kg、50mg/kg及卡托普利100mg/kg均显著减轻迟发的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联合用药时萘普生25mg/kg+卡托普利100mg/kg组大鼠关节的肿胀程度反而较各药单独应用时加重;萘普生50mg/kg+卡托普利100mg/kg组的肿胀度明显减轻,但与二药单独应用组相比无显著差别.单独使用萘普生25mg/kg、50mg/kg和卡托普利100mg/kg组,以及联合用药萘普生50mg/kg+卡托普利100mg/kg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细胞层增生程度减小,滑膜组织充血水肿好转,关节腔内史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以及关节软骨破坏程度减轻等,而萘普生25mg/kg+卡托普利100mg/kg组踝关节切片未见好转.结论 卡托普利与萘普生抗炎作用相似;但二者联合用药并不产生协同作用,甚至相互拮抗,二种药物不宜联合使用.

    作者:刘红梅;许彦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