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传统扁桃体手术与高频电刀电凝切除术的比较

杨彩虹;鲁宏华;何延娟;孟庆冕;刘宇

关键词:慢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切除术, 剥离法/传统剥离切除术, 高频电刀切除术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扁桃体切除手术中应用高频电刀电凝切除与传统利切法对术中、术后患者的影响差异.方法 将124例患者病变扁桃体左右两侧随机分为A、B组,A组为高频电刀电凝切除并止血法、B组为传统剥切结扎止血法,比较二种不同方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愈合时间及反应情况.结果 A组剥离时间平均3min50s,手术时间平均5min40s,出血量1~4ml;B组剥离时间,平均8min25s,手术时间平均16min35s,出血量12~30ml.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疼痛明显(4±1分),白膜厚重,脱落慢(14~21)d,术后恢复正常饮食及生活慢,B组术后疼痛较轻(2±1)分,白膜薄,脱落较快(7±10)d,术后恢复正常饮食及生活快,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频电刀电凝切除法较剥切法时间短,出血量极少,术后局部疼痛明显,扁桃体窝白膜脱落时间长,愈合慢.恢复正常饮食及生活慢,二种手术方法各有优势.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CA-620全血细胞分析仪临床应用分析

    科学的发展,带动了医学检验技术的更新和发展.随着全血细胞分析仪器的推广和普及,在减轻了检验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也为临床提供了更为详细的各项细胞参数的数据,医生可以根据各项参数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及时的进行治疗.因此检验仪器的应用和维护成了检验人员必修的基本功.

    作者:张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矽肺67例合并症及肺功能分析

    矽肺是致残性疾病,直接病理损害是矽肺结节的形成及肺组织的广泛纤维化,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矽肺除直接病理损害外,易出现多种合并症,是导致矽肺患者病情恶化、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掌握这些因素发生发展规律,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防治病情进一步恶化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安福成;谢永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与中药配伍治疗异位妊娠20例临床观察

    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与中药配伍治疗未破裂的异位妊娠2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胎心监护在高危妊娠中的临床应用

    胎心监护可以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诊断胎儿的储备能力和健康情况,它在高危妊娠处理中已成为判断胎儿宫内状况和决定分娩方式的主要证据.我院对孕妇常规进行产前胎心监护,及时发现高危胎儿,采取积极措施,降低了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97例高危妊娠的胎心监护图形,总结其规律变化,及早发现胎儿缺氧,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改善围生儿的预后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庆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41例疗效观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其共同的病理基础均为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均伴发了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病理改变.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诱发血小板激活、粘附、聚集而引起的一组急性临床综合征[1].ACS的发病机制中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为重要.因此其治疗关键是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终共同通路发挥抗血小板作用,其作用更彻底、更完全.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与否对子宫切除患者焦虑的影响

    手术可引起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1],特别是妇科患者面对子宫切除手术时,紧张、焦虑情绪尤为严重.当患者心理应激反应过于剧烈时会严重影响围术期的诊疗及护理.如何缓解因手术而产生的焦虑以及减轻其对围术期的不利影响?心理干预可以消除外界因素对心理造成的紧张状态,提高应激能力.我们通过对二级甲等医院150例患者进行围术期心理需求调查,设计出了一套内容全面、丰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法,将其应用于子宫切除患者,观察其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不同阶段焦虑程度的影响.

    作者:王菲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66例疗效观察

    由于快速敏感的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放射免疫连续测定和B型超声检查的应用,使异位妊娠诊和确诊率不断提高,从而使许多未破裂的异位妊娠患者得以保守治疗.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异位妊娠,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Caspase-3与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半胱天冬氧酸蛋白酶-3;肝细胞生长因子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E)是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和安全的产科并发症,是孕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至今,对其发病原因及致病机制仍缺乏系统全面统一的认识.近年来,学者们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来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为其预防和临床治疗寻找新的思路.细胞凋亡可受到细胞因子的调控.本研究通过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胎盘组织中Caspase-3和HGF表达来探索滋养细胞凋亡与细胞因子HGF参与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机制.

    作者:牟耀华;邢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二种压迫止血方法的比较

    经桡动脉穿刺冠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手段之一.因桡动脉表浅容易压迫止血,且为双重动脉血液供应,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是进行诊断性和介入性冠状动脉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随着冠脉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其并发症也逐渐受到关注,其中上肢血肿为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我院2006年5月-2008年5月行冠脉介入治疗均采用桡动脉穿刺,术后采用气囊压迫止血和弹力绷带压迫止血,观察二种方法的止血效果.

    作者:李玉华;刘会杰;刘爱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静滴致延迟药物性皮疹1例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商品名邦达),在临床运用中不良反应少,我科在临床应用中发生延迟药物性皮疹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晶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CT分析

    目的 分析非骨化性纤维瘤的X线、CT表现,以提高非骨化性纤维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X线、CT表现.结果 股骨下端5例,胫骨上端3例,腓骨下端1例;①偏心型(皮质型)8例,其中表现为卵圆形分叶状透亮区6例,多房性透亮区2例,皮质均膨胀变薄,边缘锐利;有窄细硬化边7例;无硬化便1例.②中心型(髓质型)1例,表现为细管状骨髓腔内多囊状透亮区,其中可见骨性分隔,边缘锐利,有菲薄的骨壳硬化边.结论 X线为非骨化性纤维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可作为补充,X线平片结合CT表现及临床资料可提高非骨化性纤维瘤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树歆;胡毅;王宋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肾上腺嗜酸细胞型皮质癌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40岁,因发现左上腹肿块1d入院.查体:左中上腹扪及约9.0cm×8.0cm包块,质软,上界及左右边界清楚.下界不清,无压痛,活动度差.常规检查无异常,于我院外科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腹膜后,与左肾上腺相连.标本巨检:肿瘤呈结节状,8.5cm×8.5cm×5.5cm,似有完整包膜,表面较光滑,切面灰红,实性,质软,细腻,分叶状.

    作者:王会敏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乳腺疾病53例钙化簇特征分析

    乳腺肿瘤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其中乳腺癌30%~50%中可以见到钙化影.良性肿瘤12.7%可见到钙化影[1].在传统的钼靶片中,钙化的特点显示较模糊,我们通过CR数字处理系统放大摄片,提高了乳腺肿瘤中钙化显示率和清晰度,提高乳腺肿瘤的检出和诊断准确性.

    作者:周亚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8例治疗观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简称室上速,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具有发作突然起始与终止特征,但如不能及时复律,易导致猝死发生.治疗方法包括机械刺激法、药物治疗、食管心房调搏、直流电复率、导管消融等[1],其中药物治疗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现收集整理我院2005年2月-2008年4月收治的48例室上速患者,应用药物治疗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国臣;李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学龄前住院患儿行为特征及心理护理对策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生理心理方面具有独特性.学龄前期儿童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动作能力,活动范围扩大,正是儿童认知、心理、道德发展的关键期.此期儿童如患病住院,不仅要经历病痛的体验,还要与亲人分离.面对陌生环境和各种侵入性操作,从而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但此期儿童心理,语言.智力发育不完善,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痛苦不适,不能控制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为烦躁,哭闹和不合作,给治疗护理和康复带来困难.

    作者:李盼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低置换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低置换量(2000ml)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7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置换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同期45例未进行人工肝治疗的重型肝炎为对照组,观察二组在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指标及存活率的差异.结果 低置换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存活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置换量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重型肝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司瑞芬;张国顺;王玉兰;王丽敏;史春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16例误诊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发病率低,容易误诊.现将我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6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崔家幸;党秋菊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急诊家属焦虑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焦虑是应激引起矛盾冲突所产生的心理状态.也是由于一种即将发生和已经发生或预期的威胁而导致的一种痛苦不安的心理状态.急诊科既是医院的窗口单位,更是一个是非之地,是事故、危险多发地带.患者生病对于家属是一种较强心理应激源,常见表现为焦虑.

    作者:冯宇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82例疗效观察

    牙颈部楔状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尤其是中老年人患病率高,主要由于不正确的刷牙方法所致,以往多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但光固化复合树脂对牙髓刺激性强.我们2003-2006年选用Dyract复合体修复前牙楔状缺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同时对Dyract复合体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芳;孟小伟;刘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11例分析

    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升高,以肺淤血为主的老年人左心衰竭发病率较前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由于病情凶险,老年人反应差,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如能及时有效地救治,病情可得到迅速缓解.

    作者:吴红林;袁成江;滕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