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急诊处理和转运

秦会珍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急诊处理, 转运
摘要:急性脑血管意外是内科较常见的急诊,急诊处理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急诊处理和转运对下一步病情的发展及转归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工作中的实践体会对这一问题作以下探讨.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早期护理

    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疾病,尤其是初产妇 [1],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沿淋巴管入侵所致.若乳腺炎发生时,不能得到有效的早期护理,可导致病情加重,形成乳腺脓肿,需行手术引流,影响哺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婴儿的母乳喂养.我科对76例早期乳腺炎的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健康宣传、常规治疗与手法按摩,并结合乳腺理疗仪进行综合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PDGF-B、PDGFR-β在大鼠胰腺纤维化中的作用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是由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重要促有丝分裂因子,它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结合后可产生促进细胞增殖、分化、趋化等生物学效应.为了阐明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胰腺纤维化的形成机制,我们通过建立大鼠慢性胰腺炎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PDGF-B及PDGFR-β在CP过程中的表达进行动态观察,以探讨它们在CP胰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王东盛;寇妍;刘倩;刘明;刘海洋;陆英;王成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静滴清开灵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的护理

    1 病历报告患者,男,26岁,因感冒后心慌,四肢无力加重3d于2009年1月6日收住入院.诊断:心肌炎.入院查体:T 36.6℃,P86次/min,BP 115/70mmHg.ECG示窦性心律.遵医嘱予5%葡萄糖液250ml加入清开灵30ml静滴,45滴/min,当液体输入约10min后,患者突然感胸闷、气促,全身大汗,面色苍白.立即通知医生,予以心电监护,氧气吸入,测P 125次/min,R 30次/min,BP 80/55mmHg,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推,呋噻米20mg静推.20min后患者症状好转,P 105次/min,R 24次/min,BP 100/65mmHg.2h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自诉乏力,无特殊不适症状.

    作者:周潇;王冬颖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血小板功能相关因子在颈动脉狭窄模型中的动态改变

    脑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的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影响的诸多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虽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确切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由于人体研究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所以建立动物模型成为研究的主要途径.然而,国内外大部分是通过手术方式建立颈动脉狭窄模型.

    作者:史志保;董万利;高登元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四肢骨折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法的效果

    对骨折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减少并发症及肢残率,尽快恢复肢体功能.现将我们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菅风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为了避免针刺伤的发生,我院采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该产品设计合理,方便围术期治疗及观察,对手术患者的输液、急救提供了有效的静脉通道,获得专利的保护夹,能有效的预防针刺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迎霞;周建玲;董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60例临床分析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elayed traumatic intracranial hematoma,DTICH)在颅脑外伤诊治过程中往往易被忽视,由于经验不足易延误病情,增加病死率,应引起高度重视.我科1997年10月-2009年5月共收治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60例,通过伤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伤后6h,伤后及术后24h常规复查CT,及时发现DTICH,如术中出现脑膨出,可急诊应用术中B超探测脑部,发现血肿.快速做出相应治疗,提高了救治效果,降低了病死率及致残率,术后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尚军;王海燕;惠军;周小卫;程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慢性骨性关节病患者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躯体疾病日愈重视,慢性骨关节病患者病程长,病情迁延且反复发作,身体和精神上的负担大,容易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抑郁倾向.躯体疾病与人的抑郁状态相互伴随,相互影响甚至加重躯体疾病,影响治疗效果.为探讨慢性骨关节疾病患者抑郁状态与躯体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对2008-2009年在理疗科就诊的慢性骨关节疾病204例,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调查,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寻求治疗对策提供依据,促进慢性骨关节病患者的康复,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信;刘剑;陈燕;孙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迫在眉睫.我科2006年9月-2008年9月应用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气管异物19例临床分析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是急症,如不及时诊治,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我院2006-2008年共收治气管异物19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小剂量曲马朵用于预防气管拔管期反应的临床观察

    全麻后气管拔管期间,因吸痰、气管导管刺激及切口疼痛等可继发潜在有害的血流动力学变化.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们采用小剂量曲马朵用于气管拔管前,有效地减轻了气管拔管期间的心血管反应,并使患者发生躁动的情况明显减少.

    作者:黄庆先;王兆旭;杨德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C-反应蛋白(CRP)是环状五球体蛋白,属于Oligomeric 钙结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20 000,由5个相同的单体以非共价键构成,主要由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刺激肝脏上皮细胞合成的.CRP是由TiIlet和Francis于1930年在一些急性病患者的血清中发现,因为它能和肺炎链球菌的荚膜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它是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一部分,在钙离子存在下可以结合膜上的磷脂酸胆碱,也可结合染色质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刺激淋巴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活化,起调理作用.

    作者:石峻;丁秀荣;唐福美;吴秀萍;王丽娜;孟爱国;赵力欣;李建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自拟复方蟾皮胶囊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40例临床分析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胃癌临床表现比较隐蔽,而我国尚不具备全民普查的条件,晚期胃癌(AGC)在胃癌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全身化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中医药联合西医化疗在不降低疗效的基础上,可以减少和/或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我科采用复方蟾皮胶囊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治疗晚期胃癌,并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凌士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优化门诊流程构建和谐医院

    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医院接触患者时间早、患者集中且流量大的部门.门诊流程直接关系着门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医院的形象和效益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医院门诊服务流程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灵花;赵永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2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荼碱在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中的应用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48例生后发生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交替使用,对照组则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常规应用.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79.16%(19/24)和95.83%(23/24),对照组分别为41.67%(10/24)和66.67%(16/24).二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单独应用氨荼碱治疗.

    作者:贾金荣;黄秀丽;李俭庆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后神经组织蛋白S-100B的影响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非常高,至今仍无特别有效的方法.临床试验证明.针对降低颅内压的手术清除血肿疗法(微创清除术),并不能显著改善预后.脑缺血再灌注损害、脑水肿是脑出血后神经元受第二次打击的中心环节,也是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标志 [1].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神经组织蛋白S-100B.减轻脑内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脑水肿,改善脑缺血.延长缺血神经元的生存能力.为此,我院应用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继发性脑损伤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54例煤工尘肺块状纤维化的X线胸片表现

    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煤矿井下粉尘引起的尘肺为煤工尘肺.本文通过对54例煤工尘肺块状纤维化X线胸片表现的观察分析,旨在了解其面积大小、分布特点及与肺结核的关系.

    作者:田占鹏;蔡淑琪;曹香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老年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检查分析

    随着医药科学的迅猛发展,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组织器官呈生理性退行性变,胸腺萎缩,胸腺激素分泌减少,细胞功能下降,分化形成β细胞能力衰退,致使老年人易患感染,使用抗生素的机会大大增加.

    作者:许秀艳;李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辛伐他汀抗心肌纤维化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关系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对盐酸异丙基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 hydrochloride,Isp)所致心肌纤雄化大鼠单棱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及其巨噬细胞浸润的影响,探计其抗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应用注射Isp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坏死模型,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6只.2周后Masson染色观察心肌间质胶原客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数量,ELISA法和RT-PCR分别检测心肌MCP-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CVF、ED1阳性细胞数、MCP-1蛋白和MCP-1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CVF、ED1阳性细胞数、MCP-1蛋白争mRNA表达均降低(P<0.05或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辛伐他汀可能通过降低MCP-1表达、减少巨噬细胞浸润发挥抗心肌纤维化作用.

    作者:杨晓奇;卜利;李霞;修国全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三镜技术在肝胆结石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三镜技术对于肝胆外科实现对肝胆结石的微创治疗已成为必备的手段.我院对17例胆囊结石伴有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患者运用三镜技术进行了微创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宗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