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性食管炎52例临床分析

白凤林;陈普群

关键词:中药治疗, 西药治疗, 食管炎, 药物性, 药物不良反应
摘要:食管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以反流性食管炎较为多见,药物性食管炎常被忽视.某些药物本身、服药方法不当、食管狭窄或运动功能障碍等原因均可导致药物在食管黏膜上停留时间过长,引起食管黏膜损伤.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月临床诊治药物性食管炎52例总结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封堵器在冠状动脉介入中的应用

    经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D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临床诊断、治疗.其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常用人工压迫(manual compression,MC)方法止血.压迫时间长.术后需长时间卧床.且较易出现迷走反射、患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作者:王增帅;金刚;吴国霞;谢瑞;陈杰;闫旭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脑室外引流术及尿激酶冲洗或灌注治疗脑室出血32例临床观察

    脑室出血是神经内科的急重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我们通过行脑室外引流术及尿激酶冲洗或灌注治疗32例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益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影响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患者满意度是指人们因健康、疾病、生命质量诸方面的要求而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某种期望,对所经历的医疗保健服务情况进行评价.患者满意度测评在护理质量评价中占有决定性地位.护理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医院整体形象,患者的满意度是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文学琴;王群;沈渝;杨桂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腹腔镜的感染控制管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微创外科技术以其先进的手术方式受到医生、患者的青睐.如:腹腔镜的使用,则是超越传统腹部手术的一项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新的手术方式.

    作者:杨翠芹;耿贺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牛奶、鸡蛋不耐受996例调查分析

    食物不耐受是由于机体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食物大分子并由此引发的抵抗性反应.产生特异性IgG,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症状.如腹胀、腹痛、腹泻、荨麻疹、皮疹、焦虑、抑郁、暴躁易怒、易疲劳、哮喘等.由于食物不耐受导致的症状比较隐蔽,不像IgE介导的速发型超敏反应,所以通常较难意识到它的存在.

    作者:任艳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286例效果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因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金标准.急性胆囊炎是外科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起病急,症状重,局部病理改变复杂,易导致胆囊三角区的解剖结构异常,曾被认为是LC的禁忌证.

    作者:乔山;李君梅;赵介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电刺激麻醉在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我国医学院校的外科手术学基本操作教学及动物实验中,通常采用传统的药物麻醉对实验所用动物进行麻醉.但由于动物个体间存在年龄、性别、体重等方面的差异,常出现因麻醉深浅度不同造成实验时间、实验效果差异较大,课堂混乱,影响实验课进程等现象.尤其是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每节课实验动物用量增多,这个问题更为突出.

    作者:尹红玲;徐文博;郑明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

    急性脑梗死可伴发多个系统异常反应,尤以心脏功能紊乱和心脏损害多见,其主要表现包括心电图复极改变、心律失常、心肌酶活性升高、心功能障碍及心率变异性下降等,被称为脑心综合征.这种心脏损害对脑梗死预后影响较大甚至可导致患者猝死.

    作者:张秀海;王艳玲;耿怀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小儿全麻术前用药的临床比较

    小儿手术多数在氯胺酮全麻下完成,术前用药有抑制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畅通的作用.传统的阿托品有心率增快作用,且部分儿童仍有气道分泌物.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小儿全麻前用盐酸戊乙奎醚作为术前用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庆先;杨德军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预防静脉留置针感染的护理

    随着医学的发展,血管内留置导管已不仅仅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而且普遍应用于医疗实践中,如静脉输液、药物治疗、全静脉营养、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方面.静脉输液治疗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有创治疗手段之一,自1957年发明头皮针后,静脉输液有了飞速发展,而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于1962年问世,到目前为止已生产出第四代静脉留置针-安全型留置针.

    作者:张亚梅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在重型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在重型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的治疗方法的效果和有待解决的同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惠者41例,按照治疗过程中是否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划分为A组(急性肾衰组)23例.B组(对照组)18例,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出现肾衰后停用甘露醇,进行全天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B组常规治疗.记录二组患者颅内压、肝肾功、电解质酸碱度变化,1周后APACHE Ⅲ评分和2周内死亡例数和A组患者肾衰出现时间,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患者滤器使用时间、治疗时间、治疗前后凝血时间改变等数值.结果 A组出现肾衰时间为入院后(2.8±1.2)d,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时间(68±17)h,每个滤器使用时间(23±11)h,患者治疗前后体内凝血时间比较盖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患者的肝功能、酸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衰组肾功能指标明显高于B组(P<0.01),血钾、血钠平均值有明显盖异,A组反而更接近正常范围.A组患者颅内压平均值明显比B组高,颅内压波动范围却比B组小(P<0.05),A组患者1周后APACHEⅢ评分和2周内死亡例数明显大于B组(P<0.01).结论 在重型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的治疗方法有明显的稳定电解质等内环境指标的作用,但是这些患者颅内压数值和病死率仍然明显增高,治疗中仍然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广斌;卜会驹;林小茂;杨秀洁;温海洋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白藜芦醇抗关节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其根本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失调,黏附分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过度表达,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增生等都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尽管目前用于关节炎治疗的药物较多,但传统的药物疗效不显著且不良反应大,新近发展的生物制剂虽取得一定疗效但价格昂贵.因此需要选出一种更为安全有效且价格低廉的药物.

    作者:姜琳娜;杨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包头市东河区羁押人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筛查分析

    羁押场所在押人员是我区艾滋病重点监测人群,为及时准确掌握在押人员艾滋病感染情况,发现更多的感染者,以便采取有效防控干预措施.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东河区疾控中心对驻区的包头市看守所和东河区看守所在押人员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筛查监测,现将2004-2008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钢峰;贾明;郭文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低体重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探讨其对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1例10kg以下婴幼儿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分别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第一天、第二天和第四天采取其静脉血样.观察其血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变化.结果 T3浓度在体外循环后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二天降至低,至术后第四天仍未恢复至体外循环前水平;T4在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第一天轻度下降,第二天明显下降(P<0.05),第四天恢复至体外循环前水平;TSH于体外循环时轻度升高,术后第一天和第二天明显下降(P<0.05),第四天升高超过体外循环前水平.结论 10kg以下婴幼儿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不同时期可以发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态综合征,表现为T3、T4和TSH的下降,这表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低体重要幼儿甲状腺激素代谢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围术期患儿甲状腺激素的监测及术后尽早补充甲状腺激素对患儿恢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罗俊;薛玉良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甲亢浸润性突眼合并眼肌麻痹、重症肌无力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25岁,主因双眼刺痛、流泪半年,眼睑不能闭合3个月,加重伴吞咽困难7d于2009年4月23日入院.患者入院半年前出现双眼刺痛、畏光,先后于多家医院眼科就诊,给予各类眼药水外用,症状缓解不明显,渐出现突眼、眼睑闭合不能,伴消瘦、多食、易饥.

    作者:贾宁;钟成福;赵鹏台;张春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代谢综合征风险

    代谢综合征患者表现为体重增加、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高血压和脂代谢异常等,可使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明显增高.代谢综合征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较高,中国城市20岁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达14%~16%,上海市普通人群患病率为17.14%.

    作者:张立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处女膜闭锁误诊1例

    女性在发育过程中,处女膜未有孔隙形成者,叫处女膜闭锁,又称无孔处女膜,在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中较常见.如子宫及阴道发育正常.待青春期初潮后,经血积存于阴道,继之扩展到子宫,形成阴道子宫积血,甚而从输卵管流入腹腔,造成腹膜刺激,发生水肿、粘连,致输卵管闭锁.一旦输卵管黏膜被经血扩张破坏,就会造成永久性的不育症.所以,及早发现处女膜闭锁,早期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赵芹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小儿氯胺酮麻醉发生肌阵挛和肌强直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7岁,于2008年3月14日入院,体重24kg,ASA I级,既往无麻醉史,无癫痫病史.经术前常规准备后拟在氯胺酮麻醉下行颏下肿物切除术.进入手术室后患儿比较合作,无哭闹挣扎,常规监测无创血压(BP)、心电图(ECG)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作者:李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输液管理

    创伤患者的急救须分秒必争,尤其在创伤后的第一个小时,医护人员必须在短时间内全面准确地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便做出正确诊断,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使危重患者得到合理、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抢救此类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是首要措施,进行科学的输液管理也至关重要.现将我科2004-2008年抢救的5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输液管理总结如下.

    作者:吴莲花 刊期: 2009年第12期

  • 复方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CYP2E1表达的影响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率日益增加且可发展为肝硬化,后导致肝脏衰竭而死亡.肝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是肝脏混合功能氧化酶中的氧化酶系,在肝脏中含量丰富.CYP2E1催化肝毒性物代谢时能减少分子氧同时产生前氧化物质,这些前氧化物质如果不能有效的被抗氧化物质对抗,则会产生氧化胁迫即氧应激.

    作者:刘晓红;姜宁;吕宗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