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平;姚红军
我科2005年2月-2007年4月共收治锁骨折患者23例,均采用重建型钛质接骨板(由苏州市双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制造)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并发症,挽救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为进一步合理的应用剖宫产术,提高产科质量,对我院1 331例采用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的手术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掌握剖宫产指征的正确性,提高母婴安全.
作者:胡春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对本地区某钢铁冶炼厂粉尘作业环境接尘人员肺损伤的监护、监测以及定期观察肺组织变化情况,以便积极有效地控制接尘人员肺损伤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王志刚;马永金;陈非;马玉杰;赵惠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压力性尿失禁(SUI)是中老年女性的常见疾病,发病率为15%~30%[1],当腹内压突然增高时,如咳嗽、打喷嚏、大笑或体力劳动时尿液不自主由尿道口流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手术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其效果不尽如人意.
作者:李英杰;张渝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根据2003年ESHRE/ASRM的诊断标准,总结我院2002年8月-2005年10月10例PCOS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安淑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aratomileus-is,LASIK)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的理想手术方法,其较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已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同.但仍有极少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屈光回退,佳矫正视力下降而影响疗效[1].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LASIK术后视力回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秦利平;郝更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采用反复抽液,胸腔内灌注药物治疗,因积液不易抽尽,疗效不理想,且患者较痛苦,并发症发生机会多,我科2005年7月-2006年4月用胸腔微导管置人引流.胸腔内灌注生物制剂高聚金葡素与化学药物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邢艳华;李文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属于遗传性疾病,需要早期手术处理,我院2年来共收治4例FAP患儿,证实若FAP同时合并先天性视网膜色素细胞肥大(CHRPE),则可以通过对患儿及其家族成员眼底检查进行对比,早期预测或确诊FAP.
作者:李月珠;孙瑛;王维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具有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极小,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优点,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将EDTA-K2作为血细胞计数的抗凝剂[1].但我们在血常规检验中发现1例由EDTA-K2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典型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耀文;王增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前,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常规治疗的一部分.危重患者可因高代谢状态导致难以控制的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障碍.并易发生细胞功能损害和难治性感染,甚至死亡.营养支持可维持与改善机体器官、细胞的功能与代谢,促进患者的康复[1].然而,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案有着不同的治疗效果.Bartlett曾指出热量平衡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直接相关,热量摄人不足可导致机体衰竭,而热量过剩则可导致严重的代谢异常.本文就近年来对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迪力木腊提;阿扎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X线监视下导丝引导鼻十二指肠营养管的置入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现已基本上取代了胃造瘘手术.我们对2003年来进行的55例X线监视下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患者进行了统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义;贺广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多为对冲伤所致,其治疗方法一直较难把握,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指征尚无统一标准[1],部分患者会因病情突然恶化,来不及抢救而危及生命,现将我院2000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28例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谢建勤;陈冬云;殷桥;李宝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胰岛索抵抗(IR)是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1].可通过饮食控制,加强体育锻炼以便减轻体重,从而减轻IR.但对于重度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或已经合并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在饮食控制、加强体育锻炼的同时,加服降低IR的药物进行干预.改善IR是治疗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临床方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IR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IR的概念、发生机制以及降低IR的药物做一综述.
作者:王宝玉;王爱民;余云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为0.05%~5.00%[1].剖宫产术中切除子宫肌瘤可导致产后出血量增多,目前对剖宫产是否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观点不一致.我们分析了我院78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病例,术中应用卡前列甲酯可减少产后出血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虹;代永志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由于围生医学和NICU技术的不断发展,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 500g)的存活率不断提高,决定低出生体重儿生存质量的关键在于喂养.
作者:王淑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病毒性心肌炎(VM)是儿科心血管常见疾病,且VM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给家长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VM发病呈增高趋势,病情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对于VM治疗尚缺少特效、高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一直在探讨有一定疗效的治疗方法.我科2002年3月-2005年12月使用一次性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17例VM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冬丽;钱东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效果观察.方法 对17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实施预见性护理程序)和对照组88例(常规护理),对二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预见性护理组较常规性护理组入院至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开始时间较短(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P<0.01),平均住院日短(P<0.05),经相关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实施有助于患者更及时地接受治疗和护理,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碧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细胞因子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参与了脑出血(ICH)的炎症反应.为此,本研究通过检测脑出血患者血清TNF-α、IL-6和CRP水平,探讨其与脑出血早期炎症反应及脑出血的关系.
作者:赵国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我院2001年2月-2007年11月对25例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及疝修补术,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王明刚;申英末;陈杰;王玉林;池笑雨;王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免疫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可减轻手术、化疗对细胞免疫的抑制,有利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消灭残留的肿瘤细胞,减少复发[1].胸腺肽α1(thymosinalpha 1,Tα1)作为免疫调节剂,临床上已辅助用于治疗慢性乙肝、AIDS及恶性肿瘤如非小细胞肺癌[2]、恶性淋巴瘤[3]和肝癌[4]等,但Tα1在胃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少有报道.
作者:侯晓茹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