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继勇;易明杰
跟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1%~2%,占跗骨折的60%,致残率高达30%.近年来,随着对跟骨损伤机制、分型的研究及内固定器材的研发,跟骨折的治疗有了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科常见急症,长期慢性肺结核患者,因肺大疱或气肿组织出现破裂形成自发性气胸;其次结核病灶处于活动期时,位于肺边缘的病灶穿透胸膜而形成气胸.
作者:张玲雪;康艳梅;罗玉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经过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制素,肾上腺素等保守治疗,其中11例治愈.2例中转手术治疗,平均治疗15d,均治愈出院,无肠坏死病例出现.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2周,可有典型的肠梗阻表现.保守治疗是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徐润强;陈炳贵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的晚期表现,病死率和病残率很高.它仍是我国中、老年人三大主要致死疾病之一,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开颅手术,其病死率和病残率均较高[1].
作者:武伟琦;刘海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77岁,因纳差20余天,皮肤黄染,发热、意识丧失,于2006年8月10日入院,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史.体温38.6℃,CT检查诊断为肝癌.
作者:张建敏;陈兆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口腔溃疡是肿瘤化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口腔大面积溃疡,生理上十分痛苦、疼痛,并且进食困难,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临床中常用静脉输液或口服抗生素来治疗,疗效不可靠,并且时间较长.
作者:王英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腹部血管炎为主要表现者鲜见报道,我院2004年4月发现1例,报告如下.
作者:吴广明;曾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百草枯(paraquat,PQ)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对人畜有较强的毒性,如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及误服均可造成急性中毒,急性百草枯中毒(APP)可造成多脏器损伤,病死率很高[1],有研究证实,危重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h)水平明显降低[2],胆汁酸为胆固醇合成产物,其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又与肝胆肠等部位的合成、分泌、重吸收及加工转化密切相关,为探讨TCh及TBA在APP患者病情观察及预后中的价值,我们对28例APP患者TCh及TBA水平进行了观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锁骨折基本是由于车祸、挤压等外伤直接暴力所致.我院2000年3月-2006年12月共收治锁骨折22例,分别采用保守及手术方法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肺部感染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更易并发肺部感染.2006年6月我们通过对30例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肺部并发症预防方法的实施,使肺部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史瑞丽;杜颖;屈美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霉菌性鼻窦炎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但由于霉菌性鼻窦炎有鼻骨质的破坏,常被误认为肿瘤.我们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10例经病理证实的霉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孟庆梅;邵延瑛;展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2006年4月18日,我市某建筑工地职工因食用熟猪头肉,造成12名职工相继出现以下症状:胃绞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无发热,重者表现有头痛、乏力、出汗、心悸,有轻度脱水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患者上述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结果,判定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润叶;王艳霞;韩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远达性视网膜病变是指远距离损伤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头部受震荡、躯干部受重力挤压及四肢的粉碎性骨折是较常见原因.我科1997年4月-2006年6月共治疗远达性视网膜病变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生率日渐增多,而糖尿病患者70%~80%死于并发症,尤其心血管系统并发症[1].文献报道[2],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更是高出24倍.
作者:刘双;马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eripheral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PICC)早期其临床表现不明显,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就诊时多为进行期病变,放、化疗及介入效果差,手术切除为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故影像学检查对其早期发现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邹红梅;张洪业;孟庆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老年痴呆(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疾病,其病情隐蔽,进展缓慢,虽然药物治疗可以延缓AD的发展进程,但目前尚无彻底的治愈方法[1].
作者:霍素芬;张冬红;席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阻塞性睡眠低通气综合征是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愈来愈多地儿科和耳鼻咽喉科医生认识到(同时也被家长更加关注),其主要的病因是扁桃体肥大和腺样体肥大,相应地腺样体扁桃体手术成为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手术.
作者:黄春雷;李艳华;谷庆隆;马旭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喉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生活质量是介于临床医学和心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喉癌的治疗涉及到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心理功能的恢复,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淑红;周俊花;冯永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新城疫病毒(NDV)和紫外线灭活的新城疫病毒(NDV-UV)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方法 用NDV和NDV-UV作用于喉癌细胞株Hep-2细胞,用MTT法测定病毒的杀瘤活性并测定培养上清液病毒的血凝效价.结果 NDV和NDV-UV对Hep-2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且随着病毒与肿瘤细胞作用时间的延长,二者杀瘤率逐渐增强,病毒与细胞作用48h后,NDV对Hep-2细胞的杀伤作用较NDV-UV组强,NDV组可测出血凝效价,且随着病毒与细胞作用时间的延长,NDV组血凝效价逐渐升高,而NDV-UV组血凝效价始终未测出.结论 NDV和NDV-UV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NDV能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并杀伤肿瘤细胞,而NDV-UV不能在肿瘤细胞内复制亦能杀伤肿瘤细胞,提示NDV的杀瘤作用并不完全依赖于病毒的复制,NDV-UV可作为安全有效的生物调节剂用于肿瘤的生物治疗.
作者:张萍;张再兴;付兴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38岁,以右鼻腔疼痛,鼻塞1周,右面部肿痛2d为主诉于2005年4月17日入院.该患1周前于挖鼻后出现右鼻腔疼痛,伴随堵塞感,并逐渐加重,2d前开始右面部肿胀,疼痛,右眼上下睑亦肿胀,偶感头痛,右侧完全鼻塞.病程中无意识丧失,二便正常,睡眠尚可.
作者:代宝龙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