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阻塞的识别

王华敏;刘艺;李松

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阻塞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对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阻塞的识别.尤其是aVR导ST段改变对相关冠状动脉阻塞识别的意义.方法 共收集3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年龄(59.1±13.9)岁,男27例,女3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h内做心电图,取其ST段改变显著的一张心电图作为参照.2~3周内做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对比分析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有如下5个指标可以用来识别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是罪犯血管:①Ⅰ导ST段抬高;②ST段抬高Ⅱ>Ⅲ或Ⅱ<Ⅲ;③V4R导ST段抬高≥0.5mm;④V1导和V2导ST段抬高或ST段压低;⑤aVR导ST段压低.结论 用这5个指标识别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作为罪犯血管有一定意义,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危重喉气管阻塞41例临床分析

    儿童危重喉气管阻塞是严重危及儿童生命的急症,病因复杂,发病急骤.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免误诊,我科1995-2005年收治41例儿童危重喉气管阻塞的病例,均表现为3~4度喉阻塞现将这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曹银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呼气末正压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具有发病率较高,病情严重,死残率高等特点.中枢性呼吸功能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创伤性ARDS、误吸、肺部感染是其常见并发症,常常引起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

    作者:王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肠系膜淋巴结炎60例的观察及护理

    肠系膜淋巴结炎(ML)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随着彩色超声的普及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诊断率明显上升.此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易误诊漏诊[1].笔者对60例M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宝荣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和凝血系统激活形成的血栓,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于维雅;邵芳;卢利红;杨武杰;杨庭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前臂及手部神经损伤一期显微外科修复与康复治疗

    目的 探讨开放性前臂及手部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与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 开放性前臂及手部神经损伤68例,其中66例急诊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外膜缝合、束膜缝合、外膜束膜直接缝合,2例因神经缺损取自体小腿腓肠神经移植分别予以修复,并把康复治疗理念贯穿应用于治疗全过程.结果 术后全部病例经6个月~5年随访,平均优良率86%.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和康复治疗的结合应用,是前臂和手部神经损伤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的重要方法.

    作者:甘求恩;潘文泽;邹书文;贺晓萍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原发性淀粉样变性的诊治进展

    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细胞外淀粉样物质沉积于血管壁及组织中的可累及多系统的一组疾病.可为遗传性或获得性,局部性或系统性.病程可呈良性经过,亦可呈恶性进展,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佘正元;陈卫国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骨关节病、创伤性关节炎等均可造成关节软骨的破坏.由于软骨再生能力非常有限,软骨缺损修复一直是一个难题.多年以来,利用软骨移植、骨膜移植、软骨细胞移植等都未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同时也存在着诸如供体来源有限、免疫排斥反应和移植物易退化等缺点,临床上不能广泛开展.

    作者:陈先;王垚;王立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噻氯吡啶与华法林治疗心腔内附壁血栓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噻氯吡啶与华法林在治疗心腔内附壁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0例心腔内附壁血栓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每组25例,分别给予噻氯吡啶与华法林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行心脏彩超检查,对附壁血栓大小进行测定.结果 噻氯吡啶组有效率为92.0%,华法林组为88.0%.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噻氯吡啶、华法林在治疗心腔内附壁血栓中效果均满意,但应用噻氯吡啶不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INR(国际标准比值),应用更安全.

    作者:宗立庚;吴素华;姜风琴;吕钰;贺树凤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可拆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小梁切除术是当前治疗青光眼的一种常规手术方法,应用广泛,但术后浅前房及术后早期低眼压一直是困扰眼科医生的难题,且浅前房与低眼压二者关系密切,能否正确处理好这二个问题,是影响术后疗效的关键.我院2004年1月-2007年2月对38例青光眼患者行常规小梁切除术,其中一组在常规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在巩膜瓣两侧各加缝一针可拆缝线,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贺广秀;李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同类局麻药混合中毒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38岁,体重70kg,平素健康,曾于2005年4月6日行右尺骨折内固定术,采用臂丛阻滞,麻醉药物为碳酸利多卡因10ml(相当于利多卡因173mg)+0.75%布比卡因10ml(75mg)混合液,麻醉效果满意.

    作者:江多斌;王祥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血液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血液保护(blood conservation)包括小心地保护和保存患者的血液,防止其丢失、破坏和污染,并有计划管好、用好血液这一宝贵的天然资源,预防输血并发症及输血传播疾病的含义[1].血液保护的目的是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自体输血.血液保护的同时强调科学用血、安全用血和成分输血.

    作者:陈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儿童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分析

    儿童股骨颈骨折临床较少见,仅为成人股骨颈骨折的0.8%[1],占儿童骨折的1%,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后遗畸形严重.我院1998-2006年共收治儿童股骨颈骨折2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杨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新兵心理干预180例分析

    近年来,新兵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5、2006年武警秦皇岛市支队新入伍士兵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研,旨在研究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与疏导,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兵员素质.

    作者:郭红;王成喜;赵东;马成满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切眉术治疗上睑松弛额颞皱纹及不良纹眉3501例疗效观察

    我院1998-2006年共做切眉术3501例,同时治疗了额部皱纹和颞部鱼尾纹,设计了新的理想眉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秀兰;毛玲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过敏性紫癜致心肌受累1例

    1 病历报告患儿,男,7岁,因双下肢皮疹1周,乏力、腹痛3d于2005年10月24日入院,入院前1周患儿无诱因出现双下肢皮疹,无痛痒,未在意.3d前患儿自觉乏力、食少、阵发性腹痛,伴走路时双小腿疼痛,来院就诊.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加强医院科研管理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与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医院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其医疗水平的竞争,实质上是其科研水平和医学人才水平的竞争.

    作者:杨宇龙;廉立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1991-2006年保定市某医院住院患者恶性肿瘤构成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恶性肿瘤的发病一直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癌症死亡已位居我国各类死因的第一位,超过了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林延鹏;杨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随着人们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提高,细胞生长因子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所起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者:王喜英;吴波;张愔;张惠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96例

    2001-2005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96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1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96例中,男40例,女56例;年龄16~56岁,平均36岁,病史短6个月,长12年.

    作者:康向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的急性心肌梗死2例误诊分析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屡见不鲜,诊断并不困难,但误诊者也常有.现将我院2004-2006年所遇2例以消化系统为主而误诊的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董秀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