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颞叶癫(癎)脑电图核磁共振及质子磁共振波谱2例

刘瑾;周立文;赵贺堂;张俊玲;韩德昌

关键词:癫(癎), 颞叶, 脑电图, 磁共振检查, 质子磁共振波谱, 儿童
摘要:小儿颞叶癫(癎)是临床为常见的癫(癎)类型,临床主要为精神运动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脑电图(EEG)表现一侧或双侧颞区慢波伴有棘波或尖波.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和凝血系统激活形成的血栓,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于维雅;邵芳;卢利红;杨武杰;杨庭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儿童危重喉气管阻塞41例临床分析

    儿童危重喉气管阻塞是严重危及儿童生命的急症,病因复杂,发病急骤.为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免误诊,我科1995-2005年收治41例儿童危重喉气管阻塞的病例,均表现为3~4度喉阻塞现将这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曹银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核因子-κB与心肌肥厚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近年来HF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不断增加,在欧洲47个国家的10亿人口中,HF患者约占5%[1].

    作者:马丽梅;孙尧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1991-2006年保定市某医院住院患者恶性肿瘤构成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恶性肿瘤的发病一直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癌症死亡已位居我国各类死因的第一位,超过了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林延鹏;杨冬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切眉术治疗上睑松弛额颞皱纹及不良纹眉3501例疗效观察

    我院1998-2006年共做切眉术3501例,同时治疗了额部皱纹和颞部鱼尾纹,设计了新的理想眉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秀兰;毛玲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硝苯地平治疗急性胆绞痛42例疗效分析

    硝苯地平又名心痛定,是-种钙通道阻滞剂.它能选择性地阻滞Ca2+经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进入细胞内,减少细胞内Ca2+浓度,从而达到影响细胞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芬;赵芳佩;李全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曼陀罗中毒误诊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女,6岁.因突然意识障碍伴言语不能3h于2006年5月2日入院.3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头晕,继之出现意识模糊,并伴言语不能,急来我院就诊.

    作者:张超;门金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对象,约有10%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约50%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由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而来[1].为了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我们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CHD)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乔宪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卒中的关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临床上一种常见和多发病症,作为独立的临床概念,已提出多年,近年来由于加强了缺血性卒中的研究,TIA也受到广泛重视,人们根据时间因素和病变过程,将急性脑血管病分为TIA、未完成性(即进展性)脑卒中和完成性脑卒中.

    作者:杨金生;刘国敏;曹秋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现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其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我们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COPD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进行研究.

    作者:冯秀华;郭晨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过敏性紫癜致心肌受累1例

    1 病历报告患儿,男,7岁,因双下肢皮疹1周,乏力、腹痛3d于2005年10月24日入院,入院前1周患儿无诱因出现双下肢皮疹,无痛痒,未在意.3d前患儿自觉乏力、食少、阵发性腹痛,伴走路时双小腿疼痛,来院就诊.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糖化血清蛋白和血糖联合检测用于应激性高血糖原因分析

    临床上许多情况下,如颅脑、腹部、胸部、四肢等各种闭合、开放性损伤,心肌梗死、胰腺炎、脑出血等,第一时间常规检查包括血糖(BG)等生化指标时,大多数会有高BG的情况出现.对其原因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许多研究[1].

    作者:姚志祥;刘览;周其华;江水华;苏华;于洪千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与处理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是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0%~30%,尤其是儿童、老年及营养不良的患者[1].严重危害其健康,影响其长期生活质量及存活率.

    作者:谢明清;贾会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26例疗效观察

    真菌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疾病,其发生多与外伤有关,特别是植物性外伤,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药物的广泛使用,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1,2],其早期明确诊断并结合正确治疗意义重大.我院对2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采用0.2%氟康唑(大扶康)局部滴眼,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龙启豹;西怀英;童毅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非手术综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以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肿胀及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甚多,除手术外,基本上都是以消除症状,缓解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为主.

    作者:李任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的急性心肌梗死2例误诊分析

    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屡见不鲜,诊断并不困难,但误诊者也常有.现将我院2004-2006年所遇2例以消化系统为主而误诊的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董秀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诺和锐30特充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糖尿病在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高,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人数均占世界第二位.目前胰岛素应用已非常普遍,注射方法较多.诺和锐30特充的问世使得注射方法更加灵活丰富.2006年4月-2007年1月我们对我院内分泌病区30例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诺和锐30特充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新捷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转移生长因子-β、瘦素与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退行性关节炎,是常见的一种慢性关节炎,也是影响人类健康常见的关节疾患之一.

    作者:贾鹏;赵文国;王勇贵;张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发病率高达2%.其低氧血症往往造成较严重并发症,常见的有心血管疾病、认知水平障碍及颅颌面发育畸形等,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及各系统发育.

    作者:明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阻塞的识别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对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阻塞的识别.尤其是aVR导ST段改变对相关冠状动脉阻塞识别的意义.方法 共收集3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年龄(59.1±13.9)岁,男27例,女3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h内做心电图,取其ST段改变显著的一张心电图作为参照.2~3周内做冠状动脉造影术,并对比分析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有如下5个指标可以用来识别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是罪犯血管:①Ⅰ导ST段抬高;②ST段抬高Ⅱ>Ⅲ或Ⅱ<Ⅲ;③V4R导ST段抬高≥0.5mm;④V1导和V2导ST段抬高或ST段压低;⑤aVR导ST段压低.结论 用这5个指标识别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右冠状动脉和左回旋支作为罪犯血管有一定意义,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作者:王华敏;刘艺;李松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