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比分析

李慧瑛;武和平;吉婷婷

关键词: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奥曲肽, 垂体后叶素, 硝酸甘油, 联合用药
摘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H)是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并发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1].传统上以三腔两囊管及垂体后叶素治疗虽有效,但副作用多,患者耐受性差.近10余年来临床上采用生长抑素治疗,疗效确切,但价格昂贵.我们总结我院2000年12月-2005年12月奥曲肽及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EVH 120例患者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婴儿颅面血管瘤病1例

    1病历报告患儿,男,8个月,因剧烈哭闹1h,抽搐3次,于2005年10月22日入院.患儿就诊当晚睡眠中无诱因突然出现剧烈哭闹,无发热,无咳嗽,无腹胀、腹泻,无外伤史,1h后入睡,约10min后出现1次抽搐,表现为双眼球上斜固定、呼吸暂停、颜面发绀、四肢软瘫、意识丧失、无二便失禁,历时约2min,经刺激人中穴后抽搐缓解.1h后又连续抽搐2次,表现为左侧肢体抽搐及意识丧失,经静注地西泮注射液后抽搐缓解.

    作者:冯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抑肽酶对机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器官的保护作用

    抑肽酶于20世纪60年代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1987年Van Oevren首次报道将大剂量抑肽酶用于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可明显减少术后失血.近年来观察到抑肽酶可通过降低全身炎症反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脏器起一定保护作用.本文拟对抑肽酶对心、脑、肺、肝、肾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守林;尹立军;李文硕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卵巢癌术后化疗辅以参芪扶正注射液的疗效观察

    化疗在卵巢癌术后综合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化疗药物对人体均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直接影响着患者术后化疗的耐受性及术后生活质量.我科2004年9月-2005年11月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卵巢癌术后化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叶春萍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对创伤性休克的认识

    随着科技地不断发展,创伤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创伤已占45岁以下人群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所有人群死亡原因的第三位[1].

    作者:韩鹏;程爱国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反(牙合)矫正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在错颌畸形中,反(牙合)是一种常见的错颌畸形之一.此类畸形患者如在颌骨发育之前不及时矫正,可影响上下颌骨的正常发育,造成颌骨畸形的同时也影响患者颜面部的美观、发音、咀嚼功能,从而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

    作者:白月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GLE-β营养剂对全饥饿大鼠脑的保护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不断产生自由基,同时机体又存在着清除和抑制自由基的系统,来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机体能够维持生理生化功能的稳定能量是必不可少的.饥饿是应激状态的一种,机体饥饿时由依赖食物提供能量而逐步转为靠自身储脂来提供能量,自身分解代谢加速,分解代谢加速是体内自由基增加的主要原因[1.2].

    作者:王立媛;张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神经节苷脂对体外培养脊髓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谷氨酸可通过兴奋性毒性和氧化性毒性二种途径对培养的神经元产生毒性作用.高浓度谷氨酸通过激活谷氨酸受体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终导致神经元肿胀、代谢紊乱而死亡.神经节苷脂(monosialoganglioside,GM1)能促进中枢神经元损伤后的恢复,并能抑制神经元的凋亡.

    作者:王洪德;黄飞;孔祥梅;李泽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宫颈妊娠保守治疗1例

    1病历报告患者,36岁,停经47d,阴道间断出血1周,于2005年8月11日入院,患者日常月经规律量中,无痛经,5~6/25,LMP(末次月经)2005年6月24日,1周前因阴道少量出血,淡红色,无组织物排出,伴轻度腹坠,门诊尿妊娠实验(+),B超提示宫颈妊娠入院,查体:T 36.4℃,BP 110/70mmHg,P 80次/min,R20次/min,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型,阴道畅,有少量暗红色血性分泌物,宫颈光滑,无明显着色,宫颈阴道部上方膨大明显约4cm×4cm×3cm大小,宫口闭,子宫后位正常大小,质硬,无压痛,双附件未见异常.

    作者:赵红霞;李增艳;申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桩核材料对牙本质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桩核修复已成为修复牙冠缺损牙齿的有效方法,目前临床使用的桩核大致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二类.前者有镍铬合金、钴铬合金、纯钛、钛合金、金合金、铜合金等.后者包括陶瓷、复合树脂及各种纤维加强的树脂等.

    作者:吴菲;李晓娜;陈琳;陈湘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26例临床分析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较为常见的生活性中毒和职业性中毒,我院1998年1月-2003年2月共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136例,出院后16例发生迟发脑病(神经精神后发症),另10例为外院转来,共26例,治疗时间为2003年6月-2004年1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淑荣;姜凤英;张艳华;王笃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重度胫腓骨折术后随访评价

    我们在随访我院1989-2001年收治的重度开放性胫腓骨折172例病例时发现,在同类型损伤中由于选择的治疗方式不同,软组织修复、骨折愈合、中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现就重度开放性胫腓骨折治疗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郑平;史宝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严重颅脑损伤患者高血糖症研究进展

    Claude Bernard于1849年首次报道脑损伤后并发高血糖症,随后动物及临床研究均发现颅脑损伤后普遍发生不同程度的高血糖.有文献报道[1,2]伤后高血糖的水平与预后无关.但更多研究表明[3-8]高血糖会影响脑组织的能量代谢,加重神经功能缺失及脑组织损害.

    作者:路威;张宁;孟庆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比分析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H)是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并发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1].传统上以三腔两囊管及垂体后叶素治疗虽有效,但副作用多,患者耐受性差.近10余年来临床上采用生长抑素治疗,疗效确切,但价格昂贵.我们总结我院2000年12月-2005年12月奥曲肽及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EVH 120例患者的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慧瑛;武和平;吉婷婷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的护理

    鼻中隔偏曲是临床一种常见疾病,是指鼻中隔偏离中线或是不规则的偏曲.并引起鼻功能障碍,如鼻塞、鼻出血、头痛等症状.按鼻中隔偏曲方向有纵偏和横偏,按偏曲部位则有高位、低位、前段和后段之别.一般前段高位偏曲引起鼻功能障碍较重.我科2002-2004年共收治此病患者49例.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殷春莲;宋晶;周光霞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颈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颈椎间盘突出,其中脊髓型53例,神经根型12例,均行前路开槽减压植骨融合术.结果脊髓型椎间盘突出术后症状和体征消失明显较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效果好,脊髓型优良率92.45%,可、差类10例患者中,神经根型占50%.结论脊髓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症状和体征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对于神经根型的行前路手术应慎重考虑.

    作者:李海平;龙朝仪;孔志强;彭海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自身延误治疗时间原因分析与防范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诊常见病,病情危重,变化快,及时溶栓治疗可以使梗死血管再通,增加再灌注,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我科2003年3月-2005年3月42例急诊AMI患者自身延误治疗时间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水莉;岳淑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肺癌脑转移致双目失明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58岁,农民,因头痛,双目视力下降16d,加重伴口眼歪斜3d于2006年2月10日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20余年,每年冬春季节出现咳、痰、喘,对症治疗可缓解.

    作者:张彩云;王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老年人消化道溃疡穿孔69例临床分析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症状隐匿,病史长,并发症多,就诊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病死率高达25%~30%.我们回顾了1996年1月以来收治的69例老年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的诊治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赵建成;闫立新;杨永;王乾;刘海军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椎管肿瘤术后硬脊膜缺损的处理

    脊柱椎管肿瘤,位于硬膜下或硬膜外肿瘤与硬脊膜粘连过重,为了彻底切除肿瘤,通常要切开或切除一部分被肿瘤侵蚀的硬脊膜,因此硬脊膜破裂在所难免.如术中、术后处理不当,容易发生脑脊液漏.我们于2003年8月-2005年7月对44例硬脊膜破裂患者,术中行人工硬脊膜修补,术后持续引流,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雷;肖建如;李家顺;匡凌浩;谭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复方丹参局部按摩佐治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期由于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变及水肿.本病预后差,病死率高.新生儿硬肿症血粘度高,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1].我院儿科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硬肿局部按摩,在体温恢复、硬肿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食乳量恢复上均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晓莉;杨晓燕;秦芙蓉;杨晓青;彭佩玉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