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磺胺甲噁唑致肝损害1例误诊分析

胡清平

关键词:复方磺胺甲噁唑, 肝损害, 误诊
摘要:1 病历报告患者,男,47岁,于2004年7月因公出差时食用不洁食物,出现阵发性腹痛伴黄色水样便,当即服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复方新诺明片),2次/d,2片/次,服药2d,病情基本痊愈,停止服用复方新诺明,但自觉全身瘙痒,疲乏无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腻,小便色黄,大便时稀,无脓血.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监测高敏C-反应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58%死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并发症[1].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并预防并发动脉粥状硬化具有重要意义,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低密度脂蛋白(LDL)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在糖尿病患者中监测是否有意义,hsCRP,LDL哪个更能有效的监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呢?为此我们进行了实验.

    作者:岳志刚;王晓岩;桑华;吴秀茹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男性不育精液分析及临床表现

    精液检查是评估男性生育能力的一项重要方法,也是观察男性不育症患者疗效的重要实验室指标,我们对本院2003年7月-2005年3月不孕症门诊就诊男性患者精液各项指标统计分析,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敬明辉;李肖甫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动态心电图检出心房颤动中长R-R间歇的临床意义

    持续性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可长期无任何不适症状,也可有频繁发作的临床症状,其症状的发生与否和性质可能与心室率和/或心律的变化及R-R长间歇有关,我们通过对82例AF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研究临床症状与动态心电图R-R长间歇之间的关系.

    作者:赵芝琴;周建芝;阿曼古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措施

    术后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的症状,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如手术撤除尿管后8h内患者不能排尿而膀胱尿量>600ml,或者患者不能自行有效排空膀胱而残余尿量>100ml,即诊断为术后尿潴留.术后尿潴留可导致膀胱过度膨胀和永久的逼尿肌损伤,而通过留置导尿管预防尿潴留,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可延长住院天数,增加患者医疗费用.临床上一般常采用听流水声、按摩、会阴冲洗等方法诱导患者排尿,但效果多不满意,后不得不采用导尿术.现将尿潴留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脑出血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的探讨

    脑出血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程序目前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医院根据自己医院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院前急救,救治的结果有着显著的差别[1].现将我院2003年9月-2005年9月脑出血重症患者106例的院前急救护理程序模式总结如下.

    作者:张萍;李冬梅;霍素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中药化痰方对肺虚痰阻大鼠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化痰方对肺虚痰阻大鼠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O2熏吸法建立肺虚痰阻动物模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及肺虚痰阻大鼠周围血白细胞CD11a、CD18、CD54、CD62L的表达.结果化痰方能够明显减轻肺虚痰阻大鼠周围血白细胞CD11a、CD18、CD54、CD62L的表达.结论化痰方抵制CD11a、CD18、CD54、CD62L的表达在肺虚痰阻治疗中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吴秀艳;秦爱东;王天芳;王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冠心病患者并发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情况.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门诊及住院的符合冠心病诊断的2 34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糖代谢情况.结果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患者占50.9%,糖调节受损患者占20.4%,总的糖代谢异常者占71.3%.51.7%的糖代谢异常患者入院前被漏诊;入院前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欠佳.结论冠心病患者中绝大多数并发糖代谢异常,并且需要OGTT试验及时发现入院前被漏诊的糖代谢异常患者;心血管医生要更多地关注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状态.

    作者:于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性痴呆相关性研究

    在近15年中,由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被确立为心脑血管病的又一重要独立危险因子[1],可能在痴呆类疾病中产生一定影响,及可作为功能性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的新的实验室指标[2].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作为一种居于蛋氨酸代谢过程中心位置的含硫氨基酸,在医学界受到广泛关注.

    作者:樊蕴辉;伊红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术后血栓性贵要静脉炎11例临床分析

    血栓性浅静脉炎,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再加上胸部、腋部手术部位疼痛,往往造成失治误治[1],增加患者痛苦.我们于1999年1月-2005年3月共诊治术后上肢血栓性浅静脉炎11例,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立芳;朱大江;李焕;王剑锋;唐华建;刘国庆;杨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幽门螺杆菌对胃上皮细胞的影响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世界范围性疾病,人群中感染率高,几乎50%终生感染HP,但只有10%感染者发展为明显临床疾病[1].自1983年Warran和Mashall发现HP以来,对其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已有了共识,认为HP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原菌,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2].HP感染后引起胃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异常,终发展成胃癌.这一动力学研究已引起WHO重视,将HP列为Ⅰ类致癌原.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得出HP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结论.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从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研究证实,HP感染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胃癌又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根除HP感染是预防胃癌发生的关键,现将其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马清珠;刘怀琴;王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深圳市盐田区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业职业病危害现况调查

    目的掌握深圳市盐田区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业职业病危害现状,确定该行业职业病防治重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对区内所有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企业采用现况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粉尘、物理、化学有害因素,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氰化物、甲苯及二甲苯、正已烷、三氯乙烯等;不同种类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总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上岗前及离岗时职业性健康检查体检率较低;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结论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业存在较多职业病危害因素,宝石加工企业矽尘危害较为严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应加强上岗前及离岗时职业性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及职业卫生培训,卫生部门应加大监督监测力度.

    作者:蒋海青;练国坚;应辉;曹小云;蔡俊源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近5年来84例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二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1%,疗效优于对照组76.5%(P<0.05),副作用发生率为18.4%,小于对照组的34.8%(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增强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

    作者:戴宪国;钟文旗;刘志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奈达铂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奈达铂(NDP)是第二代有机铂类抗癌新药,临床研究显示奈达铂对多种实体瘤有良好效果,可用于头颈部癌、肺癌、食管癌等的治疗.2003年9月-2006年1月,我们采用奈达铂单药及联合氟尿嘧啶(5-FU)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食管癌,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青;张巍巍;李泽宇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甲状腺癌的治疗进展

    甲状腺癌(甲癌)在内分泌肿瘤和头颈肿瘤中均占第一位[1].长期以来的统计表明,甲癌发病率约2/10万,临床上罕见,不被人们重视.近年来一些国家流行病学统计有惊人的变化,美国1997年新发现甲癌病例数几乎是1977年发现病例数的1倍(16 100:8 200).据国内普查资料,甲癌发病率平均为11.44/10万.以上统计说明甲癌发病率近年来有逐渐增高趋势,已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属于高发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欧洲开始对甲癌治疗的规范化进行探讨以来,甲癌的治疗虽有不少进展,但尚未达到成熟阶段,仍存在有很多争议,是头颈外科的重要课题.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避免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的两个极端[2-5].

    作者:韩晓晨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114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男25例,女83例,年龄33~62岁.随机分A、B二组,A组48眼行单纯性翼状胬肉切除术;B组66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二组均随访6~18个月,平均6.7个月,比较二组患者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A组48眼中16眼复发,复发率33.33%;B组66眼中3眼复发,复发率为4.55%;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57,P<0.05),B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减少了术后的复发率,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手术方案.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肛门直肠指诊异常结果306例临床分析

    肛门直肠指诊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结果可靠的检查方法.肛门直肠指诊不仅适用于肛肠疾病,也适用于内科、外科、妇科等相关疾病的诊断.我们收集近几年门诊肛肠和相关的疾病患者3 759例,有指诊异常结果的306例,阳性率为8.14%.其中直接诊断的有24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孙彦青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乳腺癌术前化疗26例临床分析

    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术前新辅助化疗对部分晚期乳腺癌可改变部分患者的临床分期,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对早期乳腺癌可减少术中血行转移并提高疗效.

    作者:魏东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膀胱颈纤维组织增生性梗阻15例临床分析

    1996年8月-2002年3月,我们收治膀胱颈纤维增生性梗阻患者15例,采用手术联合α1受体拮抗剂药物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康永胜;李福春;何世平;魏天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前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18例

    脊柱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发病率高,占全身骨与关节结核的50%左右.目前,全球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全世界现有结核患者2000万,每年新增800~1 00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约300万[1],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例数居世界第二位.由于脊柱结核可引起骨质破坏,脊柱畸形,甚至截瘫,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很大,治疗颇为棘手.目前对有适应证的脊柱结核均主张积极的外科治疗,病灶彻底清除后,一期椎体植骨融合消灭死腔及合理使用坚强的内固定,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预防晚期并发症已被广大骨科医生接受.

    作者:张斌;许立新;余天东;崔威;颜华儒;费国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 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5例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疗法15例,手术30例,其中肠坏死13例,睾丸坏死11例,卵巢坏死1例,均需手术切除.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是治疗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关键.

    作者:赖志鸿;郑燕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