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跟腱断裂41例临床诊治分析

刘士明;修志红;周恩昌;张杰

关键词:跟腱断裂, 影像学检查, 手术治疗
摘要:跟腱断裂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损伤,诊断并不困难,但仍时有误诊,Maffulli[1]报道误诊率为30%,因此,分析跟腱断裂的误诊原因及预防和治疗方法很有必要.1998年1月-2003年8月我院共收治跟腱断裂41例,随访28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C型利钠肽在慢性肺心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心环节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而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的过程中,肺小动脉收缩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有效阻断这二个环节是防治肺动脉高压的关键.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是近期发现的第三个利钠肽家族成员之一[1],具有较强的扩张血管、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我们在慢性肺心病各期中检测了血浆CNP、舒血管活性肽(ADM)水平,探讨了二者在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留新;马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头孢噻肟钠加左氧氟沙星治疗副伤寒甲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一起36例爆发性副伤寒甲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敏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副伤寒甲对策.方法采用头孢噻肟钠2.0g加5%葡萄糖液100ml静滴,2次/d,左氧氟沙星0.2g静滴,1次/d,体温正常3d后改为口服药物维持,总疗程2周,观察二类药物对副伤寒甲的疗效.结果用药后体温1~3d开始下降(平均1.94d),2~5d恢复正常(平均3.1d),所有患者全部治愈,随访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作为治疗伤寒、副伤寒的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满意.应按药敏选择具体用药.

    作者:杨珠江;刘尚明;黄琼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改制单J管在小儿肾盂离断成形术中的应用

    1997年1月-2004年10月,我们在小儿肾盂离断成形术中采用改制的单J管作内支架和内、外引流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2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良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折不愈合25例

    2002年3月-2004年5月,我们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折不愈合2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慈晓杰;王敦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86例分析

    MP(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原因之一,可引起胸膜炎及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皮肤关节、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系统的损害.目前有关MP感染致多器官系统损害的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本文对重症MP感染伴肺外并发症86例作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张先明;张峰;车献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肥厚型心肌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和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临床上常见的二种心脏病.近20余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HCM的临床检出率明显提高,同时发现部分患者并发CAD.由于二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有相似之处,常造成漏诊和误诊.现收集我院诊断为HCM患者的相关资料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于梅;兰凤敏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阿托伐汀对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指标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冠心病患者由于长期慢性缺血、缺氧致心室重构和神经系统的激活渐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房颤动(Af),Af患者存在有血小板激活及内皮损伤[1],二者互为因果而使病情恶化.有研究[2-4]认为,阿托伐汀显著减轻过氧化损伤和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我们就阿托伐汀对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改善作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秀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高职高专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致死性传染病.世界上每天平均有1.6万人感染艾滋病毒,我国每年以40%的速度出现新的艾滋病毒感染者,而且大部分是青壮年[1].控制艾滋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是加大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力度.因此,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当前好的疫苗[2].为了解高职高专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我们于2004年9月-2005年1月对某地三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畅;孙静;李萌轶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慢性咳喘、打鼾、坐位入睡1例

    1病历报告患者男,45岁,因慢性咳喘、咳痰10年,夜间气短憋醒5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4个月,于2005年2月20日入院.患者10年前睡眠时出现打鼾、呼吸暂停,每次暂停时间约5s以上,未予治疗.

    作者:李跃华;吕秀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甘精胰岛素(Glargine:商品名来得时)是2004年国内才推出的人胰岛素类似物,其作用时间长达24h而无明显峰值,可作为基础胰岛素的治疗,更好的控制血糖,而且低血糖发生少.我科应用来得时治疗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26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德纯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局麻电视纵隔镜在纵隔病变及肺癌分期中的应用

    纵隔镜手术作为一种上纵隔探查及活检的手术技术,自1959年Carlens[1]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有4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这一技术在胸部疑难疾病诊断和肺癌分期中的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作为一种检查手段,要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进行,使人们难以接受,于是我们开始探索在局麻下进行纵隔镜检查的方法.我科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进行9例局麻电视纵隔镜手术,现就局麻纵隔镜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进行探讨.

    作者:王会恩;柳立军;张霄鹏;段国辰;张华;刘会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2例,通过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侠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8例反流性食管炎误诊分析

    反流性食管炎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如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经内窥镜等检查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常常被漏诊或误诊.本文对18例误诊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长新;孙莹;张洁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踝关节骨折36例手术治疗分析

    踝关节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约占骨折的3.92%.由于踝关节是负重关节,需要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及修复韧带,以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及骨折修复,处理不好容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而影响患肢功能.1999-2004年我们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3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廷忠;郑绪朋;蒋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重症胰腺炎27例临床治疗分析

    1998年8月-2005年8月,我院共收治重症胰腺炎(SAP)27例,通过手术、非手术及个体化治疗,达到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仅就有限的病例提出自己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裴明祥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临床研究

    有研究表明,应激心理创伤等社会心理因素可促使糖尿病发生,糖尿病本身也可导致或加重抑郁症状,且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又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血糖调节[1],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糖尿病归为与生活方式有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并强调心理应激在其发病中的重要作用[2].15%~20%糖尿病患者伴发重度抑郁[3],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损害,使患者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降低,血糖控制不良[4],并增加了血管并发症的危险[5].本研究对5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性情感障碍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可行措施.

    作者:吴卫平;孙秉赋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焦作地区儿童屈光不正及弱视情况调查

    为搞好儿童弱视的防治工作,我们对7193名3~6岁儿童进行了视力普查,并对确诊为屈光不正及弱视的儿童进行了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燕;吕杰;郑爱贞;张冬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中药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1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煎剂口服、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HSG)确定为输卵管阻塞不孕者168例,用中药煎剂口服、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理疗,2~6个疗程后行阴道B超下通水实验,并追踪随访1年.结果总有效率86%,年妊娠率41%.结论中药煎剂口服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理疗是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的理想方法.

    作者:黄玉梅;蓝美霞;叶锦欣;罗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蒙脱石散防治红霉素致胃肠道反应55例临床观察

    1999年1月-2001年6月我们对应用红霉素的患儿在静滴红霉素的同时口服蒙脱石散,以减轻胃肠道的副作用,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介入性胆道引流术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20例疗效观察

    2001年5月-2004年10月,我们对3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胆道介入手术,20例放置内外引流管2周后对患者行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小琳;曾宪强;柴志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