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云
目的 更好地开展区县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方法 利用队列的思想,监控放射工作人员进出监测队列的时间.结果 能避免由于放射工作人员频繁的变更而造成的监测死角以及统计数据的混乱.结论 通过放射个人剂量监测队列管理,能够系统全面的掌握辖区内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情况,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陈波;张龙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医用诊断X射线摄片设备性能状况,确保医疗安全.方法 按照<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T189-1999进行检测.结果 检测医用诊断x射线摄片设备93台,合格38台,合格率仅40.86%,特别是乡镇医院检测医用诊断X射线摄片设备57台,合格6台合格率仅10.53%.结论 应加强医用诊断X射线机状态检测工作.以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并加大投入,加快乡镇医院医用诊断X射线摄片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
作者:刘林根;姜慧仙;汪衍俊;徐建华;陈苏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某新建加速器的屏蔽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中对有关剂量参考控制水平要求.结果 对机房周围屏蔽墙的防护效果进行理论估算,并采用类比法进行分析评价.结论 该加速器周围屏蔽的防护设计是安全的.
作者:杨春勇;裴光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世界核安全形势的紧张以及放射治疗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核电站、辐射加工工艺等的出现,核辐射事故的发生呈现增加趋势,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放射性污染,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对于辐射防护药物的研究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药物较多,包括含硫化合物、激素类、细胞因子类、中草药等.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辐射防护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作一综述,旨在为寻求高效低毒的辐射防护药物奠定基础.
作者:李科研;黄荣清;肖炳坤;杨建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放射治疗模拟定位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应用到放射治疗的靶区结构和射野轮廓勾画、临床资料仔档、挡钳制作、挡铅及位置验证等方面.方法 利用计算机视频压缩卡采集模拟机的CCD视频系统输出的信号,经过图像处理生成数字化定位图像.结果 生成的数字化定位图像具有高清晰高分辨率的特点.结论 本方法 节约成本、易于实现,可以方便应用到放射治疗的流程中,为临床提供帮助.
作者:王洵;汪月莉;徐逸飞;邵守桥;卢建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核事故应急条件下放射性碘内污染快速判断方法 .方法 用8 192道HPGγ谱仪直接测量法,探测8种相同浓度不同体积(25ml~200ml)的131I标准溶液的效率;测量39名核医学门诊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查而结果 正常者以及39名无甲状腺疾患正常健康人员的24h尿样中131I放射性活度.结果 对于不同容积的131I样品,容积越小探测效率越高;正常健康人群测量系统给出的尿样的水平为(0.52±0.26)Bq/d;甲状腺功能正常服碘者24h的摄入排出率为28.2%±14.4%.结论 HPGEγ谱仪测量不小于25ml小容积尿样中131I活度的方法 ,适用于核事故应急条件下放射性碘内污染快速判断;利用甲状腺功能正常服碘者的摄入排泄函数值快速估算受污人员的内污染程度.
作者:吴自香;刘彦兵;麦维基;耿继武;贾育新;刘小莲;杨浩贤;黄伟旭;杨宇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青海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方法 对1186名放射作业人员进行自觉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疲乏无力总检出率高26.96%,不同放射工龄作业人员<5到15~年组自觉症状检出率随工龄延长而上升,白细胞升高和降低的异常检出率以及血小板降低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有一定影响.
作者:马庆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内江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做好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 对448名放射工作人员按卫生部52号令进行健康检查.结果 慢性病、多发病等非职业所致健康损伤检出率达45.34%;外周血液异常检出率为8.56%;染色体畸变率及淋巴细胞微核率异常检出率为0%.结论 本市放射工作人员无职业性放射损伤,但非职业性健康状况有待改善,必须加强其职业和非职业健康保护意识.
作者:何振扬;徐建国;何祥金;王忠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检验和提高γ能谱测量分析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方法 日本JCAC,中国RMTC和我实验室分别对两个土壤样品中的40K、208T1、214Bi、214Pb、228Ac和137Cs 6个核素进行独立测量分析和比对.结果 我实验室对两个样品的测量值相对于总体平均值的大偏差为4.1%,低水平137Cs测量值的大偏差为3.6%,均满足比对要求.结论 我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正确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体系是完善有效的,结果是可靠的.
作者:赵力;徐翠华;张京;李文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tamoxifen(TAM,三苯氧胺)对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以60Co为辐射源,细胞接受0、1、3、5、7、9Gy的γ射线照射,3H-TdR掺人法检测脑胶质瘤细胞DNA合成.人体外周血中T、B淋巴细胞分别由植物血凝素(PHA)和脂多糖(LPS)刺激后,同法测定TAM对T、B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 TAM使SHG-44细胞的剂量-效应曲线发生改变,且向左移,D0值下降.当TAM浓度在2~8μmol/L时对T、B细胞转化无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M能提高人脑胶质瘤细胞SHG-44对60Co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且在2~8μmoL/L浓度时对外周血T、B免疫细胞的增殖无影响.
作者:宁萍;刘芬菊;江家贵;姜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mtDNA4977bp缺失用于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三种不同肿瘤细胞株:肝癌细胞(HepG2)、食管癌细胞(EC-9706)和乳腺癌细胞(MCF-7).采用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经γ射线照射后的存活分数(SF);巢式PCR法检测肿瘤细胞的mtDNA4977bp缺失率.结果 MTT法:2Gy、4Gy和8Gy照射后,HepG2和EC-9706的SF显著低于MCF-7,表明HepG2和EC-9706细胞具有更高的辐射敏感性.PCR法:1Gy和4Gy照射后3种肿瘤细胞mtDNA4977bp缺失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Gy照射后HepG2和EC-9706 mtDNA4977bp缺失进一步增加,而MCF-7的缺失率下降,显著低于HepG2与EC-9706细胞的缺失率,提示HepG2和EC-9706细胞的辐射敏感性高于MCF-7细胞.结论 mtDNA4977bp缺失作为新的生物学指标,有希望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作者:张宜培;赵欣然;王芹;岳井银;穆传杰;樊飞跃;刘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微波(Microwave,MW)是指频率在300MHz~300GHz的电磁辐射,是非电离辐射的一部分.微波在雷达、无线通讯、感应加热、医疗和科研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以往研究表明微波辐射对生物体存在热效应(thermal effect)和非热效应(non-thermal effect).随着微波技术的日新月异,微波辐射已成为损伤人类健康的重要物理因素之一.生物体内的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是受微波辐射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作者:王程;吕士杰;潘文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某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出厂的医用体检车X射线机房辐射水平进行测试评价,以保护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健康.方法 模拟不同工作状态,根据国家的相关的放射卫生标准与方法 进行检测.结果 该厂生产的医用体检车X射线机房周围辐射水平基本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 适当加强铅门(铅帘)周边的辐射防护.
作者:王忠立;路建超;屈蒙;胡新梅;郭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探索对医疗机构放射诊疗的长效监管机制.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结果 分析了对医疗机构放射治疗许可和事后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事后监督管理的方法 和途径.结论 杜绝发生放射治疗事故,不仅要严把许可准入关,也要保证许可的长期有效的监督管理.
作者:朱永康;张玉庆;刘凤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DR的铜滤过技术在胸部高千伏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三种不同厚度的铜(0.1mm、0.2mm、0.3mm)作滤过和不使用铜滤过作胸部的高千伏摄影,在相同厚度的铜滤过,不同体厚的患者,在相同的摄影条件、获得同等图象质量情况下进行比较.测算每种方式病人接受的体表剂量、单位而积的受射昔.结果 使用铜(0.1mm、0.2mm、0.3mm)滤过和不使用铜滤过在相同的摄影条件、获得同等图象质量,患者接受的X射线剂量分别是原来的24%、32%、38%.对同一厚度的铜滤过,不同体厚的高千伏摄影,其X射线减少的差异不明显.体厚越大,滤过厚度越厚,X射线减少就越明显.结论 在患者接受放射线检查时,合理使用铜滤过技术,使患者受到的X射线损害小.同时也减少了群体的射线损害,为整体的放射防护起到一个积极作用.
作者:罗来树;许美珍;芦春花;熊国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设计核医学科的专用放射性污水池(衰变池).方法 根据核医学诊疗所使用的放射性核素种类及其废液和其他污水排放量,并按放射性废液排放限值要求,设计放射性污水池的结构和容积,同时避免使用繁复的数学计算过程.结果 以福建省某医院核医学科为例,设计总容积为40m<'3>,为三级分隔的放射性污水衰变池.结论 核医学科排放的放射性废液及污水,流经三级结构的衰变池后,满足国家标准排放要求.
作者:郭进瑞;金益和;陈新弟;赖苏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PET、PET-CT在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9例经临床、CT、MRI诊断放射性脑损伤病人行PET检查(2例行PET-CT检杳),分析病变的放射性分布,即糖代谢的高低.结果 PET或PET-CT均显示了颞叶较大病变,对脑干病变显示不敏感.结论 PET、PET-CT对中、晚期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重大,PET-CT的分辨率大于单-PET扫描.
作者:林曰增;张雪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云南省核和辐射应急医学资源现状.方法 发放调查表和现场考察方法 .结果 本次共调查122家单位,其中卫生行政部门17家,医疗机构71家,放射卫生机构34家.结果 表明我省核/放射应急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医疗机构具有一定的医学救援资源,放射卫生机构在核/放射应急相关的人员、设备物质储备方面存在不足.结论 制定和完善核/放射应急预案,加强卫生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仪器装备,提高应急医学救援和处理能力.
作者:牟胜;武国亮;唐丽;樊芳;庞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掌握浙江省嘉兴市医用X射线的放射防护现状,为加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对该市66家医用X射线应用单位,进行放射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现状调查及放射防护区辐射水平监测.结果 抽查128名放射工作人员<放射工作人员证>持证率为100%;调查106台X射线机,放射室门窗屏蔽率为25.64%,防护设施完整配备率为41.03%;辐射水平监测,总合格率为83.49%,候诊区合格率仅为65.22%.结论 该市放射防护的各项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防护区及患者候诊区的辐射水平超标严重.加强依法管理,是做好放射防护,减少辐射危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丁正贵;陈中文;孙培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河北省省、市、县(抽查)三级卫生行政、放射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核和辐射应急资源调查,了解我省核和辐射事故医学应急能力.方法 以普查和抽查相结合,发放调查表和现场考察方式.结果 共调查333家单位,49.85%制订了公共卫生应急预案,21.92%制订了核/放射应急预案.没有专门储备核应急药品,但部分市级以上医院有少量的常规药品.各级卫生机构共有核和辐射应急相关人员768人.各级卫生机构共有571台检测设备.放射性同位素有12种163个.射线装置有16种1023台,其中医用X射线机768台,占射线装置的75.07%.结论 应加大核和辐射卫生应急资金投入,建立核和辐射专项经费制度,充分保障核和辐射应急机制的运行.加强核和辐射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吸纳新生力量,强化培训和演练.加强放射性物质和装备的管理,规避风险,确保辐射安全.加大对公众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作者:董晓菊;周开建;张建勇;高伟;赵智慧;张京战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