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辐射对细胞信号转导的影响

王程;吕士杰;潘文干

关键词:微波辐射, 细胞信号转导, signal transduction, cell, microwave radiation, 生物体内, 非热效应, 非电离辐射, 域的应用, 物理因素, 无线通讯, 微波技术, 人类健康, 感应加热, 辐射影响, 电磁辐射, 国内外, 医疗, 学者, 损伤
摘要:微波(Microwave,MW)是指频率在300MHz~300GHz的电磁辐射,是非电离辐射的一部分.微波在雷达、无线通讯、感应加热、医疗和科研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以往研究表明微波辐射对生物体存在热效应(thermal effect)和非热效应(non-thermal effect).随着微波技术的日新月异,微波辐射已成为损伤人类健康的重要物理因素之一.生物体内的细胞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是受微波辐射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苏州市医疗卫生行业辐射安全与安全文化素养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苏州市医疗卫生行业辐射安全与安全文化素养的建设情况.方法 在统一的质量控制条件下,采用统一的方法 和要求,对辖区内所有开展辐射应用的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苏州市医疗卫生行业辐射安全与安全文化素养建设按医院等级不同存在等级差异.结论 苏州市辐射安全与安全文化素养的建设整体上处于良好水平,但不同等级的医院的辐射安全与安全文化素养建设存在明显的差异.医院决策层、科室管理层、员工个人等对辐射安全与安全文化素养的重视程度,是造成辐射安全与安全文化素养差异的主要原因.

    作者:唐波;张殷;涂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低剂量医用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健康的影响

    目的 了解长期小剂量医用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者健康的影响,为保障工作者的健康和改进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530名医用电离辐射工作人员做为调查对象,监测其受照剂量,选取87名健康医务工作者做为对照组,同时进行健康检测(包括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放射组的人均年剂量当昔为1.47mSv.放射组神经衰弱样症状、皮肤损伤和晶体混浊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有随放射工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放射组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有随工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结论 长期小剂量接触电离辐射仍可使机体产生一定的辐射损伤,应该进一步加强辐射防护工作.

    作者:李贞;刘伟;李全太;商希梅;乔建维;侯殿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放射性核素体内污染的两种检测方法比较

    目的 探讨活体测量与离体测量两种方法 用于监测人体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效果.方法 利用NaI全身计数器(活体测量)和HPGeγ能谱仪(离体测量)分别对10名待测对象进行了监测试验,将两种方法 所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从两种监测方法 所获取的γ计数能谱图显示,10名受试对象体内均未发现内污染.结论 全身计数器和尿样γ能潜测量都可以作为监测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有效方法 和手段,但各有优劣,两种方法 并不互相排斥,必要时应该互相补充.

    作者:郑传城;华威;王旭;文万信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放射治疗模拟定位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及应用

    目的 对放射治疗模拟定位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应用到放射治疗的靶区结构和射野轮廓勾画、临床资料仔档、挡钳制作、挡铅及位置验证等方面.方法 利用计算机视频压缩卡采集模拟机的CCD视频系统输出的信号,经过图像处理生成数字化定位图像.结果 生成的数字化定位图像具有高清晰高分辨率的特点.结论 本方法 节约成本、易于实现,可以方便应用到放射治疗的流程中,为临床提供帮助.

    作者:王洵;汪月莉;徐逸飞;邵守桥;卢建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海藻低聚糖对放射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海藻低聚糖对受6.0Gy X射线照射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 采用6MVX直线加速器一次全身照射小鼠,3个海藻低聚糖组照射后给药15d.观察小鼠30d存活率、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红细胞数,脾脏指数,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 海藻低聚糖能加速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红细胞数的恢复,明显提高脾脏指数,并且可引起抗氧化物酶GSH-Px和SOD活性显著增高.结论 海藻低聚糖对受照射小鼠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

    作者:王海青;李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质量控制

    随着肿瘤放射治疗事业的发展,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以其射线能量范围广及不断引进的高新技术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放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过程涉及从诊断、治疗决策、靶区确定、治疗计划设计、定位、治疗实施和验证及随访的多个阶段,任何一个环节存在缺陷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整体的治疗水平[1],而且由于各放疗单位管理制度、人员配备、设备质量、教育培训等参差不齐,也是影响放疗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为加强患者防护,提高放疗效果,特总结归纳以下放疗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杨树强;邓大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嘉兴市医用X射线放射防护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掌握浙江省嘉兴市医用X射线的放射防护现状,为加强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对该市66家医用X射线应用单位,进行放射工作场所放射防护现状调查及放射防护区辐射水平监测.结果 抽查128名放射工作人员<放射工作人员证>持证率为100%;调查106台X射线机,放射室门窗屏蔽率为25.64%,防护设施完整配备率为41.03%;辐射水平监测,总合格率为83.49%,候诊区合格率仅为65.22%.结论 该市放射防护的各项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防护区及患者候诊区的辐射水平超标严重.加强依法管理,是做好放射防护,减少辐射危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丁正贵;陈中文;孙培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介入放射学辐射防护状况

    介入放射学就是在x射线透视引导监控下,通常在局部麻醉和/或镇静下,经皮或者其他途径进行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操作技术,如病灶定位、治疗等[1].按照操作项目,介入放射学可大致分为血管内介入操作和非血管性介入操作两大类.血管内介入操作主要包括栓塞治疗、药物灌注治疗、血管扩张术、心脏介入等;非血管性介入操作主要包括穿刺及引流术、经皮穿刺针吸活检、支架植入术、凝固治疗等.由于介入放射学对心、脑血管疾病及一些癌症的诊断及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某些国家以每2~4a倍增的速度继续普及.近年来,介入放射学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很多县级以上医院都开展了介入放射程序,已经发展成为了继内科、外科后的临床医疗支柱.

    作者:刘伟;李海亮;宋钢;邓大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不同剂量辐射损伤后T淋巴细胞亚群,TH1和TH2变化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辐射损伤对小鼠T淋巴细胞功能亚群的影响,探讨辐射所致的免疫系统损伤在细胞学和分子水平上的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采用60Coγ射线照射诱导辐射损伤模型.总照射剂量分别为0.7、1.4、2.8、和5.6Gy.应用细胞表面标志和细胞内因子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不同剂量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功能亚群CD3,CD4,CD8改变及Thl和Th2的变化.结果 1.小鼠脾T-淋巴细胞功能亚群CD3,CD4和CD8在照射后均有明显降低,降低幅度与受照剂量明显相关.2.CD4/CD8比值显示照射后均有明显升高.3.照射后Th1和Th2均有明显降低,其中Th1降低明显高于Th2.受照剂量大于2.8Gy组Th2/Th1比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不同照射剂量对T淋巴细胞功能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有明显影响,Th1和Th2和Th2/Th1功能亚群的失衡在辐射所致的免疫损伤中具有较重要作用.

    作者:郑辉;涂序珉;甄荣;张志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TLD测量系统的盲样剂量检查

    1995年,本所参加了IAEA合作研究项目,<在发展中国家开展放射治疗剂量学质量保证>.按照IAEA项目要求,1996年在本所成立基于TLD放疗剂量质量核查的外部核查组[1].我国的EAG由本所的SSDL、TLD测量组和医学物理组三部分组成.作为国家的EAG,TLD测量组不定期地接受IAEA剂馈学实验室的对TLD测量系统的盲样剂量检查.自EAG成立至今,共参加5次IAEA盲样检查,其中1997年盲样剂量检查结果已报道[2].笔者介绍1999年~2008年,共计4次参加IAEA剂量学实验室组织的TLD放疗剂量盲样剂量检查的情况.

    作者:何志坚;罗素明;李开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太原市2007年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小剂量慢性职业照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评价太原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热释光法测定个人剂量;按照国家标准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我市放射工作人员连续五年人均年有效剂量平均为1.16mSv/a;神经衰弱、皮肤损伤、眼晶状体损伤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高,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异常率与微核率各工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我市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属低剂量水平,健康状况总体较好,长期小剂量慢性职业照射对人体健康有一定损伤,辐射防护工作仍应加强.

    作者:郑丽仙;程冬梅;郭慧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核设施周围居民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概况

    1 对核设施周围居民有必要进行辐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的核工业组成体系包括铀矿地质勘探、铀矿开采与铀的提取、燃料元件制造、反应堆发电、乏燃料后处理、同位素应用以及与核工业相关的多个领域[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核电能源的迅速发展,核燃料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周围居民的健康调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切生产、使用和操作放射性物质的部门和场所都可能产生放射性废物,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可能会对周围人群造成有害的健康效应.尽管核设施从选址到运行都严格遵循技术和安全标准,但是它仍然存在着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据文献报道,国外原子能工业发生过几百起核事故,其中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污染的重大事故有100多起[2].如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约3.7~5.55EBq(100~150百万Ci)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碘与铯的同位素)释放到大气中,由于当时缺乏事故前详实的健康基线资料,对周围人群的辐射危险,很难进行科学的评价.

    作者:靳容;孙全富;苏旭;王惠琴;邢茹;许新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的有关规定,规范相关管理工作,卫生部先后发布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卫生部令第49号)等管理规章和文件.笔者结合<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等有关规章和文件的具体内容,简要介绍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的分类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作者:刘柏群;侯长松;朱卫国;张奇;赵兰才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手机辐射对小鼠骨髓细胞的影响

    目的 通过手机辐射对小鼠骨髓细胞影响的研究,探讨手机辐射对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2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连续接受手机辐射60d.对两组动物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同时测定并比较其细胞微核率和细胞凋亡率差异.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红细胞系生成抑制,粒/红比升高;接受手机辐射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凋亡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实验提示手机辐射可引起实验动物骨髓红细胞系生成抑制,同时对骨髓细胞具有潜在致畸变效应.

    作者:裴银辉;高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医用体检车X射线机房辐射防护效果评价

    目的 对某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出厂的医用体检车X射线机房辐射水平进行测试评价,以保护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健康.方法 模拟不同工作状态,根据国家的相关的放射卫生标准与方法 进行检测.结果 该厂生产的医用体检车X射线机房周围辐射水平基本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 适当加强铅门(铅帘)周边的辐射防护.

    作者:王忠立;路建超;屈蒙;胡新梅;郭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山楂醇提物腹腔注射对辐射损伤小鼠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山楂醇提物腹腔注射对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昆明种雄性小鼠60只被分为五组:正常对照、放射对照、药物高、中、低剂量组.各药物组腹腔内注射一次药物,其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1h后实验组小鼠用60Coγ射线6Gy照射.分别在照射前4h、照后6d、照后12d称量小鼠体重、检测血象三次.在照后12d,处死小鼠,测股骨骨髓DNA含量、骨髓有核细胞数.结果 ①高剂量组8只小鼠注射药物后腹腔感染出血死亡,其余实验小鼠均存活.②同放射对照组比,三种浓度的山楂醇提物可以促进受辐射损伤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数的恢复.结论 山楂醇提物腹腔注射可促进受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对骨髓DNA及有核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建波;李文辉;徐进彦;王曙光;赵远;王伟民;王承红;陈明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为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从省级职防机构直管的放射工作单位中抽取医用放射工作人员620人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高于女性;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放射工作人员较低层次学历人员高;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较低.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与性别、学历和收入有关.

    作者:余丹;杨芬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广东省地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调查

    目的 调查广东省各主要江河段和水库水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方法 利用241Am和40K作为总α,总β放射性测量的标准物质,通过测定不同质量厚度的标准源所对应的活度-计数率比值(k),建立起线性方程.用k值代替测量效率,使用更方便,误差更小.结果 广东省地表水总α、总β放射性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2×10-3Bq/L和0.14 Bq/L,其中水库水总α、总β放射性含量平均值分别是27×10-3Bq/L和72×10-3Bq/L,江河段水体总α、总β放射性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7×10-3Bq/L和0.16 Sq/L.结论 广东省地表水放射性水平是比较低,但是江河段水体放射性水平比水库水放射性水平明显高,说明人们的生产活动对江河水的放射性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林立雄;陈志东;闫世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南平市医用诊断CT机机房防护状况调查

    目的 加强医用诊断CT机卫生防护管理,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利用仪器对医用诊断CT机机房进行剂量检测,结合相关设施和防护用品配备情况检查.结果 工作场所剂量水平合格率为93.8%,机房周围剂量水平合格率为93.8%,面积合格率为87.5%,指示灯、警示标识设置率分别为75%、56.2%,工作人员、受检者防护用品的配备率分别为75%、62.5%.结论 南平市医用诊断CT机机房总体防护水平与省内外水平持平,防护设施及用品的配备较薄弱,二手机机房的防护管理要加强.

    作者:张远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DR的铜滤过技术在胸部高千伏摄影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DR的铜滤过技术在胸部高千伏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三种不同厚度的铜(0.1mm、0.2mm、0.3mm)作滤过和不使用铜滤过作胸部的高千伏摄影,在相同厚度的铜滤过,不同体厚的患者,在相同的摄影条件、获得同等图象质量情况下进行比较.测算每种方式病人接受的体表剂量、单位而积的受射昔.结果 使用铜(0.1mm、0.2mm、0.3mm)滤过和不使用铜滤过在相同的摄影条件、获得同等图象质量,患者接受的X射线剂量分别是原来的24%、32%、38%.对同一厚度的铜滤过,不同体厚的高千伏摄影,其X射线减少的差异不明显.体厚越大,滤过厚度越厚,X射线减少就越明显.结论 在患者接受放射线检查时,合理使用铜滤过技术,使患者受到的X射线损害小.同时也减少了群体的射线损害,为整体的放射防护起到一个积极作用.

    作者:罗来树;许美珍;芦春花;熊国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