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雄;陈志东;闫世平
目的 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为提高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从省级职防机构直管的放射工作单位中抽取医用放射工作人员620人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高于女性;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放射工作人员较低层次学历人员高;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较低.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与性别、学历和收入有关.
作者:余丹;杨芬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脊神经根鞘膜囊肿的MRI表现以及磁共振脊髓水成像(MR myelography,MRM)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脊神经根鞘膜囊肿86例,男55例女31例,平均年龄(49±2)岁,均行1.5T MRI常规扫描,其中50例行冠状面脂肪抑制重T2WI脊髓水成像,8例行增强T1WI扫描,分析脊神经根鞘膜囊肿的常规MRI及MRM表现.结果 86例共139个囊肿,腰骶椎多见,囊肿近似脑脊液信号,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其内可见中等信号脊神经根穿行,增强后不强化.大多数囊肿呈左右对称性多发,大小不一,部分位于椎管内偏一侧,向同侧椎间孔延伸,相应椎间孔或骶管扩大,椎体弧形受压.MRM冠状面病灶显示与周围组织关系非常清晰,多发者常为葡萄串状或叠八字形表现.结论 脊神经根鞘膜囊肿的MRM表现具有特征性,MRM对其诊断有较大价值.
作者:谢继承;周亚敏;高燕;樊树峰;张冰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核事故应急条件下放射性碘内污染快速判断方法 .方法 用8 192道HPGγ谱仪直接测量法,探测8种相同浓度不同体积(25ml~200ml)的131I标准溶液的效率;测量39名核医学门诊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查而结果 正常者以及39名无甲状腺疾患正常健康人员的24h尿样中131I放射性活度.结果 对于不同容积的131I样品,容积越小探测效率越高;正常健康人群测量系统给出的尿样的水平为(0.52±0.26)Bq/d;甲状腺功能正常服碘者24h的摄入排出率为28.2%±14.4%.结论 HPGEγ谱仪测量不小于25ml小容积尿样中131I活度的方法 ,适用于核事故应急条件下放射性碘内污染快速判断;利用甲状腺功能正常服碘者的摄入排泄函数值快速估算受污人员的内污染程度.
作者:吴自香;刘彦兵;麦维基;耿继武;贾育新;刘小莲;杨浩贤;黄伟旭;杨宇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仪可靠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用广州产TAR-1型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仪、以乙酰甲胆碱为诱导剂对疑诊为职业性哮喘的10例病人进行了气道反应性测定,并与日本Chest Tck-6100H型气道反应性测定仪(Astograph法)测定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二种仪器测定的结果 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 说明TAR-1型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仪完全可以代替其他大型仪器用于职业性哮喘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孙波涛;范昭宾;李莉;张兴旭;李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卡拉胶低聚糖对受X射线照射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X射线一次全身照射小鼠,观察6.0Gy照射小鼠30d存活率,检测外周血指标,脾脏指数,血清和肝脏中抗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结果 卡拉胶低聚糖组小鼠30d存活率比照射对照组显著提高,而且卡拉胶低聚糖能加速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血小板数(PLT)和红细胞数(RBC)的恢复,明显提高脾脏指数,并且可引起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高,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结论 卡拉胶低聚糖对受照射小鼠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保护造血组织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李翊;庄兴俊;王海青;苑同业;孙华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在核(放射)突发事件中快速估算放射损伤伤员的受辐射剂量,以便采取有效对应的救治措施.方法 依据辐射引起的早期症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我国和我军实际.结果 提出一种辐射剂量快速生物学估算新方法 .结论 此方法 可有敏指导救治计划的制订,治疗措施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
作者:张术;雷呈祥;储智勇;马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低剂量受照人员的医学观察,进一步认识小剂量电离辐射对人群远期健康影响.方法 采用全国小剂量协作组制定的统一体检项目、统一检查标准、统一时间方法 .结果 受照27年后仍有神衰症状,眼晶体前后囊下出现点片状混浊,没有发现免疫增效效应及对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结论 低剂量受照人员存在的神衰症状及眼品体的改变应引起重视.
作者:赵士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IRM-2、C57 BL/6小鼠肿瘤模型的免疫学特性.方法 取Lewis肺癌组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106/ml,取细胞悬液,接种小鼠腋下,0.2ml/只,观察荷瘤鼠生存期、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及淋巴细胞分型,并与健康小鼠进行比较.结果 IRM-2荷瘤鼠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5.5d,C57BL/6荷瘤鼠为24.5d,IRM-2荷瘤鼠CD 4、CD 8值低于IRM-2健康鼠.C57 BL/6荷瘤鼠CD 4、CD8值高于C57BL/6健康鼠,IRM-2小鼠的CD4/CD8比值小于1,C57 BL/6比值大于1.两种荷瘤小鼠的CD11b均高于健康小鼠.结论 IRM-2小鼠CD4/CD8比值小于1,C57BL/6小鼠CD4/CD8比值大于1,IRM-2小鼠与C57BL/6小鼠免疫学功能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吴红英;李德冠;王月英;路璐;张恒;张俊伶;孟爱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脊髓造影X射线摄片常因其解剖结构复杂,贯穿部位厚薄不一,使曝光条件不易掌握,造成影像模糊.而数字成像(DSI)具有电视透视、即摄即显、图像贮存、图像后处理及多幅画面记录等功能.根据需要突出感兴趣区的信息,从而使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更清楚直观,为临床提供更加确切的诊断依据.笔者就DSI在欧乃派克脊髓造影取得的满意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洪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北京奥运会上海赛区核医学应急救援保障任务面临的困难.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及其核医学应急救援规律.结果 制定完善的核应急救援预案,通过细致的物资器材准备,进行针对性的综合训练,严格落实现场备勤规划.结论 完善的预案、允分的准备、系统的训练是完成核医学应急救援保障任务的必要条件.
作者:杨龙;毛应华;王忠灿;郁兴明;谭维国;季洪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分段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在腹部常规检查中的防护价值.方法 选新鲜尸体6例,2例女性,4例男性.行常规及小剂量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比较其对病变的定量及定性诊断的差异和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相比,多层螺旋CT小剂量扫描对病变的定性与定量诊断无明显差异,但是辐射剂量有大幅度下降.结论 多层螺旋CT小剂量扫描技术适用于腹部病变的常规检查,有利于患者的辐射防护.
作者:王洪生;杨少平;陈明华;王风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探索对医疗机构放射诊疗的长效监管机制.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结果 分析了对医疗机构放射治疗许可和事后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事后监督管理的方法 和途径.结论 杜绝发生放射治疗事故,不仅要严把许可准入关,也要保证许可的长期有效的监督管理.
作者:朱永康;张玉庆;刘凤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8例泌尿系患者(男性32例,女性46例)用64层螺旋CT进行尿路造影检查,在后处理工作站对所得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T)等三维后处理技术,以手术及病理结果 作为金标准,评价其对泌尿系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78例患者中经CTU诊断先天畸形16例,肾癌11例,肾囊肿11例,输尿管结石17例,肾结石13例,膀胱结石3例,膀胱癌2例.对先天畸形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肾癌均为91.6%和97.3%,肾囊肿均为100%,输尿管结石为89.5%和92.2%,肾结石为100%,膀胱结石均为100%,膀胱癌为66.7%和85.3%.结论 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通过MPR、MIP及VRT技术并结合轴位影像能多角度、多方位的显示泌尿系疾病,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赵永霞;王敬稳;梁广路;徐英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荆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水平及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医院,其微核率、微核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方法 毛细玻璃管分离法.结果 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种不同级别的医院之间,其微核率与微核阳性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改善工作条件,淘汰老旧设备,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作者:吴元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放射治疗模拟定位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应用到放射治疗的靶区结构和射野轮廓勾画、临床资料仔档、挡钳制作、挡铅及位置验证等方面.方法 利用计算机视频压缩卡采集模拟机的CCD视频系统输出的信号,经过图像处理生成数字化定位图像.结果 生成的数字化定位图像具有高清晰高分辨率的特点.结论 本方法 节约成本、易于实现,可以方便应用到放射治疗的流程中,为临床提供帮助.
作者:王洵;汪月莉;徐逸飞;邵守桥;卢建荣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小剂量慢性职业照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评价太原市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热释光法测定个人剂量;按照国家标准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我市放射工作人员连续五年人均年有效剂量平均为1.16mSv/a;神经衰弱、皮肤损伤、眼晶状体损伤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高,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异常率与微核率各工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我市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属低剂量水平,健康状况总体较好,长期小剂量慢性职业照射对人体健康有一定损伤,辐射防护工作仍应加强.
作者:郑丽仙;程冬梅;郭慧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青海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方法 对1186名放射作业人员进行自觉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疲乏无力总检出率高26.96%,不同放射工龄作业人员<5到15~年组自觉症状检出率随工龄延长而上升,白细胞升高和降低的异常检出率以及血小板降低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有一定影响.
作者:马庆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995年,本所参加了IAEA合作研究项目,<在发展中国家开展放射治疗剂量学质量保证>.按照IAEA项目要求,1996年在本所成立基于TLD放疗剂量质量核查的外部核查组[1].我国的EAG由本所的SSDL、TLD测量组和医学物理组三部分组成.作为国家的EAG,TLD测量组不定期地接受IAEA剂馈学实验室的对TLD测量系统的盲样剂量检查.自EAG成立至今,共参加5次IAEA盲样检查,其中1997年盲样剂量检查结果已报道[2].笔者介绍1999年~2008年,共计4次参加IAEA剂量学实验室组织的TLD放疗剂量盲样剂量检查的情况.
作者:何志坚;罗素明;李开宝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长期小剂量医用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者健康的影响,为保障工作者的健康和改进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以530名医用电离辐射工作人员做为调查对象,监测其受照剂量,选取87名健康医务工作者做为对照组,同时进行健康检测(包括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放射组的人均年剂量当昔为1.47mSv.放射组神经衰弱样症状、皮肤损伤和晶体混浊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有随放射工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放射组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有降低的趋势;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有随工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结论 长期小剂量接触电离辐射仍可使机体产生一定的辐射损伤,应该进一步加强辐射防护工作.
作者:李贞;刘伟;李全太;商希梅;乔建维;侯殿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霉菌性副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探讨霉菌性副鼻窦炎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5例经于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现.结果 单侧副鼻窦发病12例,双侧副鼻窦发病3例,全部病变均累及上颌窦,累及2个以上副鼻窦腔4例,病变侵犯后鼻孔2例.霉菌性副鼻窦炎的CT表脱主要为:病变窦腔内密度增高,不均匀,病灶内出现点状、条状钙化灶,窦腔骨壁增厚伴破坏,窦腔缩小.结论 真菌性副鼻窦炎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有赖于病理;CT是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病变内钙化影的出现是本病的主要CT表现,是诊断该病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发权;赵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