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芳;徐莉华;张聚敬
目的 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方法 通过一职业放射性肿瘤的实例,依据其职业工作特点、临床症状,尤其是受到的职业照射剂量.结果 其21年累积受照剂量估算约在1.2Sv,红骨髓吸收剂量约为0.91Gy,按病因概率分析PC值为66.2%,可以诊断放射性肿瘤.结论 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提高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及自身防护意识,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作者:吕秀芳;徐莉华;张聚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含有IL-2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Ad-IL-21)抑制人卵巢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 Ad-IL-21重组体于体外转染卵巢癌细胞株ES-2,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Es-2细胞的生长曲线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Ad-IL-21 组 Es-2 细胞的生长比空白对照组和对照腺病毒组慢,在转染后第3天开始生长明显缓慢(P<0.05),转染后第5天Ad-IL-21组的细胞生长基本稳定在一定水平(P<0.05).Ad-IL-21转染后ES-2细胞停留在G1期细胞增加,而G2期和S期细胞减少.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外源性IL-2l基因可有效转染人卵巢癌细胞,并对其生长有抑制作用.
作者:王芹;李进;宋力;刘强;岳井银;樊飞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放射治疗设备的性能,保证放射治疗质量.方法 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广西区内的14台60Co远距离治疗机和31台医用电子加速器进行了性能检测.结果 该次检测结果表明广西有部分放疗设备存在性能状态不佳的问题,加速器的性能合格率优于60Co远距离γ射线治疗机.输出量的对比优于2003年广西放射治疗机数量的质量核查结果.结论 必须加强对放射治疗工作的监督检测管理,提高人员素质,逐步健全和完善放射治疗质量保证和放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保证患者的利益.
作者:张会敏;陈掌凡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作者:卢志娟;涂彧;俞荣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在介入、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场所配备与使用受检者防护用品.方法 在对40家医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对未按规定配备与使用受检者防护用品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拒不整改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结果 限期整改后过半虽已配备了受检者防护用品,但使用率很低,给予行政处罚后情况才有了明显的改观.结论 专项整治效果明显,但仍需长期多措并举.
作者:王显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小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有效模式.方法 选择某煤炭企业进行试点,依据职业卫生示范企业标准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 企业主要职业卫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职业卫生干预措施效果明显,经验值得推广.
作者:张宏;时延申;周立波;侯传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分析高千伏X射线胸片与CT对尘肺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0例尘肺的高千伏X射线胸片及CT资料.结果 对比分析表明CT比X射线平片能够更加客观和准确地发现肺内病变.CT无论在尘肺的早期诊断还是在肺内大阴影的确定以及尘肺合并症的判断方面均优于X射线平片.结论 对于高千伏X射线平片难以确定的可疑病例应进行CT检查,cT可以弥补高千伏X射线胸片的不足,二者结合能显著提高尘肺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谭光喜;鲁际;张晓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鼻咽癌规范化综合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
作者:郑奇;龙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贫铀由于其辐射和化学毒性被用于贫铀开器(包括贫铀弹和含贫铀的脏弹等)的制造,已被应用于中东战争,也疲防范使用于核恐怖活动.
作者:高艳辉;诸洪达;樊体强;杨珊珊;武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研究高功率毫米波辐照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探究毫米波的生物效应.方法 检测大鼠在35GHz高功率毫米波短时间(小于50s)局部辐照下AST(谷草转氨酶)、CK(肌酸磷酸酶)、LDH(乳酸脱氢酶)三项血液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 AST、CK、LDH 指标随辐照时间增加而明显升高.结论 本研究提示即使是短时间的局部辐射高功率毫米波可能引起心脏、肝脏、骨骼肌等器官受损;AST,CK,LDH可作为研究毫米波生物效应的重要生化指标;辐照后1h 测量生化指标与辐照剂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该时间段为生化指标的测量佳时间.
作者:陈超;李芬;张杰;谢涛嵘;陈树德;乔登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吡咯喹啉醌(PQQ)对γ辐射小鼠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四组,即未照射组、单纯照射组、照射前给药组、照射后给药组.给药组小鼠口服PQQ剂量按体重计每天2mg/kg,连续给药7天.采用60Co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剂量5Gy.于照射后第8天,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制备肝匀浆,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测定.制作肝HE染色切片.结果 照射后小鼠血清及肝脏中SOD、T-AOC显著下降(P
作者:邱秀芹;吴士良;刘春亮;徐岚;赵俊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开发研制田湾核电站外围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以便对田湾核电站厂址外围环境进行长期、有效的连续监测,存储数据并定期提供相关报告.方法 按照固定监测、巡视周围实际环境状况等设计要求,选择高压电离室作为探头.结果 研制并建立了固定监测哨、巡测车、数据传输系统、软件控制系统和控制中心等模块,通过各子系统的整合和运行的完整配套的连续监测系统.结论 田湾核电站外围环境γ辐射连续监测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并承担监测任务,前期监测结果表明田湾核电站正式运行后,未对环境造成可察觉的影响.
作者:王凤英;朱晓翔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白内障的眼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在放射性白内障病理改变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技术,对比观测18例放射性白内障和36例正常人眼动脉(0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RI).结果 放射性白内障患者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Va)、舒张末期(Vd)血流速度减低,阻力指数上升.结论 放射性白内障患者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供不足可能是导致放射性白内障的原凶之一,眼球的CDFI检测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信息.
作者:朱林平;梁梅;黄剑兰;王超英;秦克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预防科如何贯彻和落实辐射防护三原则.方法 就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做法与三原则联系起来.结果 贯彻和落实辐射防护三原则是预防科的责任.结论 限制照射剂量、预防事故和减轻事故后果,预防科责无旁贷.
作者:徐韬;于晓松;范晨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腰椎结核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本组60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腰椎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椎体压缩变扁40例(40/60);②碎骨片型骨破坏26例(26/60);③椎体附件破坏10例(10/60);④椎体融合8例(8/60);⑤死骨形成40例(40/60);⑥椎间盘改变30例(30/60);⑦寒性脓肿30例(30/60),后突畸形4例(4/60).结论 根据椎体的形态及周围情况将腰椎结核分为三种类型:轻度,病变局限在椎体边缘,有硬化、增发等.中度,椎体明显有破坏征象,有死骨形成,椎间盘密度不均.重度,椎体呈爆裂状破碎,准间盘溶解破坏,大多可见椎榜寒性脓肿,可见附件受损.腰椎结核CT检查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为临床医师手术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罗长青;郝占元;赵国权;曹在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延长水产品的货架期,实验水产品长距离运输和销售.方法 通过γ射线辐照,有效杀死病菌,防止微生物腐败.结果 其他保鲜措施.结论 概述了我国水产品进出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微生物腐败是影响水产品的保鲜和货架期的需要因素,并列出了不同水产品辐照保鲜所需剂量.
作者:芦家就;陈惠元;彭志刚;丁钟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肾损伤的检查方法,探讨CT表现的分类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肾损伤CT表现的分类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中CT表现为肾影增大23例(46%),肾轮廓不规则14例(28%),肾包膜下血肿36例(72%),肾内血肿27例(54%),肾周积血21例(42%),肾节段性梗塞6例(12%),轻度肾实质挫伤4例(8%),肾撕裂或断裂26例(52%),肾粉碎4例(8%),肾动脉主干断裂或闭塞2例(4%).另外尚有胸、腹腔积液、肝、脾破裂、骨折等合并伤表现.结论 CT平扫加增强检查对肾操作定性诊断准确率达100%,分类诊断准确率达98%以上,CT分类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何树云;王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重建CT图像体积的误差和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为CT扫描条件的选择、靶区的勾画、治疗计划的制定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精确实施提供重要依据,以便减小误差、防止医疗事故发生,提高疗效.方法 用不同的条件对自制模体进行CT扫描,所得数据输入TPS,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大、中、小模拟瘤体CT图像体积分别与其实际体积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的条件TPS计算出的重建CT图像体积不一样.结论 该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CT扫描条件的选择、靶区的勾画、治疗计划的制定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精确实施.
作者:曾自力;刘兵;王勇兵;林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降低核电厂辐射源项方法的研究,以实施核电厂辐射防护设计的优化.方法 分析降低职业照射的途径,确定减少辐射源项的技术方案.结果 职业照射的主要贡献是核电厂的腐蚀产物,通过分析和实验验证,确定了减少腐蚀产物源项的一些方法.结论 通过降低核电厂的辐射源项来减少职业照射,目前这可能是我国开展二代改进型核电厂辐射防护优化设计的佳途径.
作者:岳会国;刘森林;马吉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我市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以便改进防护措施,减少电离辐射损伤,提高健康水平.方法 通过对我市2007年346名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放射有关的异常体征高达44.8%,WBC、BPC、染色体和晶状体异常率分别为5.2%、7.2%、17.3%和15.0%,其发生率与放射工龄和城乡差别有关.结论 我市放射工作人员总体健康状况低下,低剂量的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工作.
作者:王国栋;王晓斌;刘仁祜;张东风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