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显微镜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

杨华;孔丽;孔德兰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 显微手术
摘要:近年来,眼外伤患者有增多趋势,眼睑外伤伴泪小管断裂者尤为常见.现将我院1996年7月-2003年6月收治的102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总结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ilon骨折的治疗

    Pilon骨折是高能量损伤导致胫骨远端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临床上并不多见,约占胫骨折的7%~10%[1].我院1996-2002年共收治Pilon骨折18例,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长平;马宪美;于洪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

    小儿急性肾炎是儿科的常见多发病,1995-2003年我们共收治了260余例该病患儿,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140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术后骨不连21例

    由于解剖因素和严重的外伤,胫骨中下1/3骨折术后骨不连率较高,骨不连的治疗也比较困难.1993年2月-2003年10月,我院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1/3骨折术后骨不连2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建栋;张卫伟;王书沛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血尿原因及其与糖尿病肾病关系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产生血尿的原因并探讨血尿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0例2型糖尿病并发血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产生血尿原因为多方面,包括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因素,如感染、缺血性肾病、高尿酸血症、肾结石、梗阻性尿路疾病、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等.结论糖尿病并发血尿并不一定存在糖尿病肾痛.

    作者:汪伟;张爱萍;陈家林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术中吡柔比星注射加膀胱部分切除治疗膀胱癌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首位,并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各种环境因素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其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对膀胱癌的治疗目前主要有经尿路膀胱癌电切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和全膀胱切除术等几种治疗方法.我们采用术中抗癌药物膀胱粘膜下注射加膀胱部分切除治疗膀胱癌,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膀胱部分切除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君凯;石峻;张长江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电脑射频热凝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1998-2001年我们对24例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行电脑射频热凝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4例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63~78岁.平均70.4岁.病程9~67个月,平均42个月.其中三叉神经痛右侧18例,左侧6例.疼痛位于三叉神经第一支1例,第二支6例,第三支8例,二+三支9例.在此次治疗前,均行药物和乙醇封闭无效.

    作者:张广超;董长峰;严海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非手术治疗肝外伤34例

    我院1990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肝外伤患者176例,其中34例采取非手术治疗,占19.3%,现将治疗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吴勇;陈剑;江友明;裴代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带组织蒂皮下浅筋膜瓣翻转移植防治股四头肌粘连

    退行性膝关节病为老年多发病,部分患者可并发慢性滑膜炎,严重时关节积液、肿胀、疼痛,常需施行膝关节整理术,但术后常出现股四头肌粘连,造成膝关节功能受限甚至障碍;股骨干骨折后引发的股四头肌粘连,甚至膝关节僵直,临床处理相当困难.1995年-2004年3月,我们对16例(17膝)采用膝关节外侧带组织蒂浅筋膜瓣翻转植入股四头肌腱与股骨干之间的方法防治粘连,术后经短期功能练习,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防治股四头肌(腱)粘连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邸卫华;刘顺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临沂市部分高中学生某些不良行为现况调查

    青少年不良行为习惯主要有吸烟、饮酒、违禁药品使用行为、无保护性行为、有害健康的饮食行为以及缺少体育活动等.青少年时期开始形成的各种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将影响成年后的健康,引起社会问题.本研究以高中学生作为研究群体,探究青少年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流行特征,为提出有效干预措施和提高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作者:顾玉琴;李振利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病99例

    目的探讨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病的合理治疗方案,推广应用维持和调整肠道环境的微生态疗法.方法将符合研究对象标准的病例分为4组,分别采用4种治疗方案治疗,并采用Ridit方法和方差分析方法对4组病例从总疗效及总病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生素治疗的二组病例总病程长,总疗效比不用抗生素差,显示微生态治疗组无论总疗效及患儿总病程均优于单纯常规治疗组.结论在婴幼儿秋冬季腹泻中,除饮食疗法,预防和纠正失水外,合理应用微生态治疗,对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恢复肠道功能起良好的作用,维持和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是防治小儿腹泻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许赤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RF-Ⅱ与TSRH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评价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脊髓损伤,随着脊柱外科内固定器材和内固定技术的进步,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较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操作较容易,因此开展较广泛.但内固定器材选择不当可导致并发症发生或出现后遗症.1997年3月-2003年1月,我科收治63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别采用RF-Ⅱ和TSRH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选择原则,报告如下.

    作者:谢小平;赵勉;刘光大;韩玉健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头颈部血管肉瘤3例

    血管肉瘤是起源于血管内皮或淋巴管内皮的恶性肿瘤,好发于皮肤或软组织,临床较罕见.约占软组织肉瘤的1%~2%,而发生于头颈部的仅占头颈肿瘤的0.1%.1983-2002年我们收治原发于头颈部的血管肉瘤3例,现着重描述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旨在加深临床对此肿瘤的认识.

    作者:齐晓薇;周乐源;吴玉玉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尿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测定对诊断2型糖尿病肾脏早期损害的价值

    糖尿病性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几乎所有DM患者随病情的发展,病程的延长,终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微血管病变,继而发生肾脏的损害.当常规出现尿蛋白时,肾脏病变往往不可逆转,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是导致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

    作者:刘吉香;杨文东;孙传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医院感染及细菌耐药性分析

    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主要致病菌对17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现回顾分析我院医院感染及细菌耐药情况,以便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及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可秋萍;李建敏;孙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甲状腺球蛋白、131Ⅰ全身显像和X线胸片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临床价值

    肺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较常见的转移部位,如不进行及早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5年病死率明显增高[1].目前对甲状腺癌肺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131Ⅰ全身显像(131Ⅰ- WBS)及X线胸片.1999-2002年我们对82例DTC疑有肺转移的患者分别行该三种方法检测,以评价其在诊断DTC肺转移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董惠兰;马梦华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第二产程末肛塞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为寻找一种防治产后出血的安全、简单、高效的方法,我院选用第二产程末胎肩娩出后立即给予一次性肛门内置入米索前列醇400μg,通过增强子宫收缩,缩短第三产程来预防产后出血,经80例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友想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非甾体抗炎药的药理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阿司匹林化学合成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问世至今已有百余年,因其具有良好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故临床应用经久不衰.但也因其易引起胃肠道溃疡、出血,肝、肾损害以及出血倾向等不良反应而导致临床医生使用NSAID时处以谨慎态度.为了解决NSAID的不良反应问题,在药学界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在上世纪50年代相继研制出不同的化学结构而药理作用相似的保泰松、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吡罗昔康等NSAID,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关节病以及急慢性疼痛、发热等,为解除患者病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抗风湿方面更具有独特之处.

    作者:王风秀;金仲品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用于三度烧伤微粒皮移植术后疗效观察

    注射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安苏萌)能够加速烧伤创面修复及愈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及病死率,同时可缩短二次供皮时间.1999年12月-2003年12月,我科将安苏萌用于三度烧伤微粒皮移植术后患者,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月;安泽武;陈治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人工流产术前阴道内置米索前列醇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术中吸宫前扩张宫口由于机械性刺激易导致宫颈组织损伤,能引起人工流产综合征.我院1999年2月-2001年12月,应用米索前列醇协助扩张宫颈减少手术并发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叙述如下.

    作者:董杰;王敬霞 刊期: 2004年第08期

  • 自控静脉镇痛加硬膜外注射吗啡用于前列腺摘除术后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和继发出血是常见并发症.尤其膀胱痉挛痛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也可能引发一些不良反应或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老年男性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围术期疼痛、出血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为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出血和潜在心脑血管意外,1998年9月-2003年9月,我院对前列腺摘除术后的患者采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加硬膜外注射吗啡,达到了镇痛和抑制膀胱痉挛的双重作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瑛;周昌龙;苏锡之 刊期: 2004年第08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