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沙尘暴特性及对人体健康影响

李君;范雪云;佟俊旺;蒋守芳;边秀兰;高红霞;白玉萍

关键词:沙尘暴, 颗粒物, 环境医学
摘要: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近半个世纪以来,强沙尘暴发生强度和次数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1].90年代至今已发生过20次,进入1999年以后又逐年增强,2000年发生扬沙和沙尘暴14次,2001年发生扬沙和沙尘暴15次,2004年发生17次沙尘天气,其中强沙尘暴1次,频率越来越高,并且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和极大的危害.因此,研究沙尘暴的危害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肺动脉栓塞22例

    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应用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诊断技术诊断肺动脉栓塞(PE)70例,其中老年患者22例(31.4%),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秀清;王晓春;孙波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12例临床分析

    肺炎支原体(MP)是成人和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MP感染病种多样,可损伤各脏器.我院2001年7月-2003年1月收治MP感染病例112例,对其感染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路鑫畅;张晓娜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肝损害38例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急性血液系统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并发多器官损害,其中以肝损害多见.我院1998年8月-2003年1月收治IM患儿66例,其中并发肝损害3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唱浩;王开霞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前入路病灶彻底切除并一期植骨融合治疗椎间盘炎13例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系统回顾13例腰椎间盘炎病例的治疗过程,并评价临床效果.结果前路入路病变间隙残余椎间盘切除术并取自体髂骨一期植骨融合治疗椎间盘炎13例,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前路入路病变间隙残余椎间盘切除术并取自体髂骨一期植骨融合是治疗椎间盘炎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绍贤;梁显球;余斌;陈志军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股骨脱矿模式分析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导致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大的一种全身性疾患.随着社会人口的日益老龄化,骨质疏松发病率逐步上升,成为全球范围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两者既可为因果关系,也可受某一共同的因素影响.临床发现,缺血性的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股骨、胫骨骨密度的降低[2].主动脉钙化和骨质疏松均与增龄有关,在排除了年龄的影响,主动脉及主动脉瓣的钙化与骨质丢失的程度显著地呈正相关[3].但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其钙化之间的关系目前仍不十分清楚.2002年10月我们以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及正常对照组兔的股骨为研究对象,比较这两类骨脱矿过程中骨成分丢失的模式,来考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后骨的变化.为骨质疏松症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一些证据.

    作者:王和平;李素香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应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62例

    胫腓骨折是骨科常见的创伤性疾病,治疗方法颇多,但感染、骨畸形、骨不连、骨外露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较多.1998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应用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复杂骨折6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林顺;徐建高;王振威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川崎病53例

    我科1999年9月-2002年11月共收治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5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KD患儿53例,男32例,女21例,年龄8个月~13岁,其中<2(岁)5例,2~(岁)35例,≥4(岁)13例,人院时病程3~10d.均符合1984年日本KD研究所制定的KD诊断标准[1].

    作者:王晔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68例

    为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减少不典型AMI的误诊,分析我院1996-2003年住院及急诊科收治的75岁以上的AMI 68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田颖;董蕾;张志凌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术治疗胸腔积液42例

    临床上治疗胸腔积液(简称胸液),除病因治疗外,胸腔穿刺抽液亦为常规治疗方法之一[1].我院自2002年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术治疗胸腔积液42例,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诊治效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敬东;李承华;史红艳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诱导化疗前后喉癌细胞凋亡及p16、p53、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

    肿瘤的发生不仅与细胞增殖增加有关,且与细胞凋亡减少有关.细胞凋亡受多种基因调控,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了诱导化疗前后喉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以及p16、p53、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变化,并对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试对喉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喉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卢满存;曹春婷;宋扬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微创置管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3例

    恶性胸腔积液为一种常见的肿瘤并发症.目前临床常规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1].微创置管引流是近年在原有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改良后的一种新治疗技术[2].2002年5月-2003年12月我们采用该方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庞允锋;马兰花;李向方;范立孝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支气管内膜结核误诊支气管肺癌17例

    支气管内膜结核发病率低,临床少见,往往被误诊.1996-2004年,我院将17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误诊支气管肺癌,后经纤维支气管检查排除,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王雅岩;安昌善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经动脉门脉造影CT在诊断肝癌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寻找小肝癌及肝内小转移瘤诊断方法.方法对18例经B超、CT及MRI证实为肝癌的患者进行经动脉门脉造影CT检查(CTAP).结果经动脉门脉造影CT在诊断肝癌方面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别是在诊断小肝癌及肝内小转移瘤方面有很大优势.结论经动脉门脉造影CT是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的首选检查方法,并且是肝癌手术切除前检查的一部分.

    作者:杨涛;姚家琪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免疫学机制.方法对2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ml肌注,隔日1次,疗程为6周.观察其临床疗效.对照组25例采用必可酮局部治疗.结果临床近期疗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1周的显效率为72.0%,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后1周的总有效率为92.0%.随访2个月后再次进行疗效评定:卡介菌多糖核酸组的显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显效率为44.0%,总有效率为76.0%.本组病例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二组比较,卡介菌多糖核酸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也高于后者.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变应性鼻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少.

    作者:殷泽登;黎万荣;欧小毅;吴跃军;白国荣;杨利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抗旋转松质骨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115例分析

    我院1990-20O3年采用抗旋转松质骨螺丝钉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115例,固定可靠,无需外固定可以早期功能练习,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庆恩;贾庆灵;刘守友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96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分析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是儿科常见病,为探讨其发病原因,现将我院儿科2001年1月-2003年6月收治的96例RRI患儿临床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高春燕;庞随军;刘振华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9例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少见,1996年5月-2002年10月,我科诊治9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7例,女2例;58岁1例,>60岁8例,平均65.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个月2例,1~3个月4例,>3个月3例;受累部位:三叉神经眼支6例,胸段脊神经3例.

    作者:母春华;李甲辰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价值

    目的观察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受麻醉、体位及二氧化碳气腹影响,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的变化及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性,评价其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监测通气的价值.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患者30例,行静吸复合麻醉,记录气腹前、气腹后15min及手术结束15min的SpO2、PET CO2、SaO2、PaO2、PaCO2及Paw(气道压)、MAP(平均动脉压)、RH(心率).结果3个时间点MAP、RH、SpO2、SaO2、PaO2无明显变化,气腹后Paw、PaCO2、PETCO2明显升高(P<0.01),PETCO2与PaCO2均呈正相关,r=0.816、0.798、0.806(P<0.01),SpO2与SaO2呈正相关,r=0.952、0.936、0.947(P<0.01).结论在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下,体位、二氧化碳气腹并不显著影响SpO2、PETCO2监测的可靠性.

    作者:于永群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血管集中征、点条征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前高分辨率螺旋CT(HRSCT)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引起国内外学者重视,有作者认为血管集中征、点条征是CT征象中的一种表现.2002年12月-2003年12月,我院对81例早期周围型肺癌和35例其他孤立性结节行团注CT扫描,探讨血管集中征、点条征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李福军;陈振波;马继业;卢剑秋 刊期: 2004年第09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肺动脉高压及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关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白天肺动脉高压(PH)研究较多,对其产生原因很多学者都进行了探讨,多集中于白天清醒时PH发生与白天低氧血症、肥胖及肺功能下降等因素关系的探讨上[1-3].目前对其产生原因尚无确切解释,OSAS患者肺动脉高压对心脏及功能的影响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对30例OSAS进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及相关因素分析.旨在探讨OSAS患者白天肺动脉高压产生原因及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汪学群;张永兴 刊期: 2004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