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下针扫散疗法配合正骨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8例

覃兴乐

关键词:皮下针扫散疗法, 正骨手法, 急性腰扭伤
摘要:受符仲华[1]所创的浮针疗法提示,笔者在临床中采用7号一次性注射针头在患者腰骶部特定进针点进针,并在皮下作水平扫散运针手法,出针后再施以正骨手法,2003年10月-2004年8月在门诊治疗18例急性腰扭伤,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具有无创和并发症少的优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日渐增多.2001年10月-2004年3月我们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COPD急性呼吸衰竭3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姜琳;付月云;彭燕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梗死20例

    引起脑梗死的常见病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长期饮酒、吸烟等,但由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引起的脑梗死少有报道,我科1987年6月-2003年12月收治此类患者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保华;陈斌;黄家彬;吕志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保健意识调查分析

    在糖尿病的终身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药物治疗,还要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保健意识,才能很好地控制糖尿病病情,防止或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所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保健意识的调查,探讨、研究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环节.本调查着重于糖尿病患者对饮食、运动、戒烟酒、定期复查、血糖尿糖自测、糖尿病并发症的了解等6方面保健意识的了解程度.

    作者:郭明高;马新芳;钱叔清;邵建政;刘苏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治疗切口脂肪液化的新方法

    切口脂肪液化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较为肥胖患者的下腹部及后背正中手术切口,女性多于男性.2003-2004年,我们采用早期暴露切口、烤灯照射热疗及局部紫外线照射疗法治疗5例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军;赵景才;唐绍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电子膀胱镜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病,B超、CT等一些影像检查均可确诊.2001-2002年我们对经B超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的89例患者进行电子膀胱镜检查,旨在探讨各叶增生的程度,前列腺的大小与B超诊断率是否一致,报告如下.

    作者:李传章;李立昌;刘文忠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钙拮抗剂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机制

    瘢痕是人类创伤愈合的自然结局,在外科临床实践中,瘢痕的形成常被看成是临床愈合的标志.但是瘢痕过度增生肥大,或异常收缩,造成机体畸形瘢痕或功能障碍时,则是一种病理现象.增生性瘢痕(HS)和瘢痕疙瘩(K)是常见的病理性瘢痕,都是以细胞外基质-胶原和蛋白多糖的过度产生为特征.既往研究表明钙拮抗剂对病理性瘢痕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现将其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郭尚琴;郭万厚;张松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足踝与小腿下段是常见的损伤部位,且局部软组织少,一旦严重挫伤将导致皮肤缺损坏死,肌腱、骨外露,局部可供转移皮肤少,修复困难.1999年8月-2003年10月,我们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及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9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保健;刘道功;简玉洛;张俊峰;李钢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IVlG治疗19例(观察组)GBS患者,与22例(对照组)应用激素治疗GBS患者进行比较.结果IVIG观察组按功能评定的临床分级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改善感觉恢复等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但二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疗程及愈后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效果较好,为治疗GBS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小松;刘江红;刘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新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6例

    恶性胸腔积液属肿瘤的晚期征象,多数患者预后很差,有效地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是治疗晚期癌症的一个重要环节.2002年10月-2004年3月我们应用新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125SerIL-2)治疗晚期肺癌并发胸腔积液1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喜龙;廖朗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体温对罗库溴胺肌松效应的影响

    手术医生在适宜的工作环境进行操作的同时,全麻患者的体温却随麻醉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据报道[1]低体温状态下,肝脏、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下降,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罗库溴胺作为一种甾类非去极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在2003年1月-2004年2月观察了全麻患者体温的变化对罗库溴胺肌松时效的影响,拟为安全使用该药提供临床资料.

    作者:柯丹;郑秀英;张云馨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胰腺损伤13例分析

    胰腺位置较深,前有肋弓后有脊柱保护,受伤机会较少,在腹部外伤中,胰腺损伤仅占1%~2%,但多伴有多器官损伤,死亡率高达10%~20%[1].我院1993-2003年共收治13例胰腺损伤患者,现将诊断和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伟;张启文;吕振惠;王德友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30例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规手术之一,传统手术途经有剖腹子宫切除和经阴道子宫切除二种.近年来随着电视腹腔镜技术的开展,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目前已成为一种新的手术模式.我院2003年8月开展子宫切除术,至今已成功完成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秀远;李璐瑶;杜琼;黄鹏九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新生儿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的治疗

    新生儿股骨干骨折多为产伤骨折,多因在臀位产程中扭转屈膝的大腿或过分牵拉伸直的下肢所致,也可见于剖宫产及其他难产[1].本病若早期发现并及时正确治疗,预后良好.反之,则发生短缩、成角、旋转等畸形愈合,日后出现跛行、腿痛、腰痛等症状.故对新生儿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者,也应积极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畸形愈合发生率较低,既往未见文献报道.1997年2月-2004年2月我们共收治9例,均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金兰;吉韦芳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重症脑挫裂伤昏迷患者抢救护理1例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例脑外伤深昏迷13d的患者的抢救护理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靳士英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顺序切除法治疗肺下叶肿瘤

    肺下叶周围型肺癌的治疗,外科常采用肺下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但有时肿瘤较大,与胸壁粘连或侵犯胸壁,常规方法切除困难.为避免先处理肺下静脉造成血行转移,2000年1月-2003年5月我们对2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采用顺序切除法切除肺下叶,方法简单易行,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忠松;姜波;林乐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艾司洛尔治疗术中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

    2003年6-12月我院应用艾司洛尔静注或静滴治疗术中室上性心动过速,观察用药后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心率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艾司洛尔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可行性及选择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汉增;夏萍;孙大伟;崔德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川乌、草乌外敷加音频电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其常见的后遗症,常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尤其是老年PHN患者.1996年10月-2002年12月,我们用川乌、草乌外敷加音频电疗治疗PHN,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占国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影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因素研究

    自1973年美国Guileminault首次提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概念后,国外对其迅速开展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影响OSAS的几个体液因素综述如下.

    作者:黄作平;高兴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被困井下109小时12例矿工临床救治分析

    2004年4月11日郑煤集团超化矿因透水事故致12名矿工被困井下109h,现将临床救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袁清茹;王安庆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4年第7卷作者索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