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喷射通气对矽肺感染后消化系统症状的影响(附34例病例分析)

高洪蛟;韩波

关键词:机械通气, 矽肺, 消化系统
摘要: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我院2002年1-12月收治34例单纯矽肺感染后有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其中一期尘肺19例,二期尘肺15例,年龄40~81岁,平均64岁.低氧血症患者但PaCO2>80mmHg未收入本组.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麻疹32例临床分析

    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6个月~5岁儿童.我院1997年1月-2002年6月共收治成人麻疹32例,为提高对成人麻疹的认识,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黄和芹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的临床特点分析

    硬膜外间隙有丰富的静脉丛,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是椎管内麻醉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0.2%~2.8%之间[1:307-309].

    作者:王开勇;房向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不同配伍的普鲁泊福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普鲁泊福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诱导迅速、苏醒快且完全等优点,但同时存在镇痛不全、呼吸、循环抑制等问题.遇有手术难度大及时间长者,用药量过大.我院2001年12月-2002年8月收治60例病例随机分组,比较普鲁泊福与芬太尼、曲马朵、氯胺酮不同复合麻醉方法,寻找一种优的麻醉方案.

    作者:张秀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消痔灵注射治疗腱鞘囊肿49例

    腱鞘囊肿是手和足部的关节或腱鞘内的滑液增多后发生的囊性疝出,为单囊或多囊,内含浓缩的粘液,呈胶冻样,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损伤性疾病.

    作者:李林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小儿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十二指肠损伤较少见,约占腹部损伤的3%~5%[1].由于其解剖及生理特点,术前诊断困难,术中漏诊率为25%~30%[2].病情重,病死率高,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闫学翔;于永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超声介入注射氟尿嘧啶合剂治疗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我院2001-2002年对45例单纯性浆液性卵巢囊腺瘤采用超声介入引导,抽液后注人氟尿嘧啶合剂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丽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特重型颅脑损伤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27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7例GCS3分特重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GCS3分特重型颅脑损伤存活10例(37%),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6例(22%),重残4例(15%),死亡17例(63%).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早期亚低温治疗,保持内环境稳定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孙含蓄;孙世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30例临床观察

    2002年1-12月我们对来院要求终止妊娠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并观察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秀萍;庄爱芬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有限内固定微创术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

    1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微创术式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

    作者:贾玉龙;石运潮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1目的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是急性脑出血常见并发症之一,可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治疗上亦较困难.为探讨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法,我院应用奥美拉唑静推对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文霞;李春敏;吴越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复美新滴眼液用于白内障手术的临床观察

    复美新滴眼液是由非甾体抗炎药0.1%双氯芬酸钠和0.3%庆大霉素复合组成的滴眼液,文献报道[1]双氯芬酸钠具有防止术中瞳孔缩小、减轻术后炎症反应的作用.我们将复美新滴眼液应用于白内障手术前后滴眼,并设氟美童滴眼液对照组,观察其防止术中瞳孔变化,减轻术后炎症反应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曹征;封丽芳;叶锦华;陈硕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搏126例疗效观察

    早搏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按其发生的部位分为房性早搏、结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室性早搏多由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可确诊各种早搏.引起患者血液动力学明显异常或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早搏应予治疗.1996年4月-2002年11月我们应用中西药联合方案治疗早搏12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再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无损伤性兔全肺灌洗实验研究

    尘肺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职业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给尘肺患者的治疗带来困难.全肺灌洗治疗尘肺,目前取得一定效果,但对其确切及远期疗效存在争议.我们用动物实验探讨尘肺灌洗的治疗机制,以制备尘肺模型成功的实验兔模拟临床尘肺患者全肺灌洗,进行无损伤性家兔全肺灌洗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鹏;吴永伟;任文杰;王明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2月应用降纤酶治疗64例UAP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福苓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6例,男39例,女7例,年龄37~84岁.

    作者:张金凤;丁士忠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致残率高的特点,为了提高疗效,降低致残率,1999年7月-2002年1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梗死9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广欣;田清友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小儿川崎病62例临床特点分析

    川崎病(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come,MCLS)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

    作者:朱尚友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动态心电图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1目的采用动态心电图技术(DCG)观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心率与心律变化,并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其临床意义.

    作者:冯丽霞;付纯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5例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而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有肯定的疗效.溶栓的目的是尽早、尽快、充分而持久地使梗死相关血管再通[1].我们对确诊为AMI的85例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彤;茹克娅;张金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苏木醇提取物对大鼠心脏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实验观察

    心脏移植是挽救衰竭心脏终末期的重要手段,但术后排斥反应严重影响手术的成功及存活时间.目前脏器移植后应用的排斥反应药物如环孢A、类固醇及硫唑嘌呤等药物虽然有效,但尚存在不足,毒副作用大,价格昂贵.

    作者:奚东珠;于波;侯静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