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G显带法验证FISH分析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易位畸变

孙元明;李进;王芹;唐卫生;王知权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 G显带, X射线工作者, 染色体畸变
摘要:目的FISH是分析染色体畸变的有效方法,该方法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用G显带方法验证FISH对早先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易位分析.方法对X射线工作者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分析染色体易位,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分析染色体易位率有很好相关性.结论FISH方法是分析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易位率进行剂量重建的可行方法.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肝放射工作人员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探讨

    目的探讨照射剂量在正常范围内慢性乙肝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激素血清浓度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受试人员血清T3,FT3,T4,FT4,TSH浓度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放慢肝组血清T3,FT3浓度降低,且与放射对照组差异显著,但与非放射慢乙肝组血清T2,FT3降低差异不显著.结论提示慢性乙肝病变可使照射剂量在正常范围内的放射工作人员血清T3,FT3浓度下降.

    作者:李梅;李世民;潘春枝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做好医用X射线诊断中受检者防护的几点看法

    目的为使医用X射线诊断中受检者获得安全诊断环境,合理控制医疗照射剂量,保护公众及其后代健康与安全.方法依照医疗照射防护规范.结果提出大力宣传防护知识和法规,强化预防意识,放射工作单位完善自主管理,全面提高工作人员防护素质,主动为受检者采取防护措施.结论主管部门积极制定配套法规细则,依法加大防护监督力度,保证受检者的有效防护.

    作者:王智海;郭百荣;李秀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内江市搞好放射卫生综合管理的具体做法

    射线技术的应用给工业、医疗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伴随而来的放射事故的可能发生.为了杜绝放射事故、促进射线技术的广泛应用,内江市卫生、公安、环保部门密切配合,认真抓好各放射工作单位的安全防护工作,促进其加强自主管理,增强防护意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安全,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作者:杨俊;刘先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广西CT机调查与分析

    目的掌握广西CT机拥有量、分布及使用情况,提出合理配置建议.方法于现场查阅CT设备说明书及有关文件,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西在役早的CT机于1987年安装,1991年始逐步增长,至2001年2月共装备126台;新机主要分布于城市、旧机主要分布于县市;使用频率相差悬殊.结论广西CT机已基本满足诊断的需要,应实行严格的配置许可制度.

    作者:陆有荣;岑明阳;刘枫;卢传敏;黄金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微波传输的电磁辐射

    目的评价目前微波传输行业的电磁辐射危害情况.方法现场作业点及周围环境监测.结果设备正常工作状态下未发现超标点.结论应加强有关电磁辐射危害的科普知识宣传,使人们正确对待其危害.

    作者:单永乐;张宏;朱京森;宋爱华;曹慧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辽宁省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质量控制与防护状况分析

    医用诊断X射线机已经成为各级医疗单位基本、常用的诊断设备之一,其运行质量和防护状况直接关系到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卫生部于1993年发布了34号令[1]。为贯彻实施国家有关规定,我们对辽宁省23家省、管医疗单位的76台X射线机进行了的质量控制与防护状况的监测,现将有关监测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石二为;刘宝辰;李宝廷;李顺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000年辽宁省医用电子加速器放射卫生防护监测与评价

    目的对辽宁省医用电子加速器进行防护监测.方法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对20台加速器进行了放射防护测试.结果加速器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一般在1~3倍环境本底水平;加速器的漏射线符合标准要求;射线质量和机械质量基本达到标准要求;照射野质量和治疗剂量质量合格率偏低;旧机器和二手机存在质量隐患.结论应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加速器在佳状态下运行.

    作者:张宏威;刘宝辰;崔勇;张春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离子吸附型稀土富集物的放射性分析

    目的分析离子吸附型稀土富集物中的放射性.方法利用HPGe-γ谱议测量离子吸附型各种稀土富集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用FJ-2603低本底α、β测量仪测定它们的α总放和β总放,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其中相应的La2O3和Y2O3含量.结果HPGe-γ能谱法分析离子吸附型稀土富集物中的放射性,具有方便、快速、准确的优点,一次测定几乎可以分析所有感兴趣的γ放射性核素;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非损坏性的多元素分析方法,具有测定含量范围宽,分析结果准确的特点.结论本文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生产中的辐射防护以及三废处理提供了基本数据,为深入研究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提供了方法和经验.

    作者:赵淑权;李福生;陈英民;庞德聆;刘世明;胡和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2485张X射线摄片质量分析

    为贯彻实施卫生部颁发的<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和影像质量保证的规定>,进一步提高诊断X射线摄片质量,避免重复照射,保护受检者的身体健康,我们对县级医疗单位医用诊断X射线摄片质量进行了评审.

    作者:淦临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加强放射源安全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做好企业放射源安全管理.方法从企业实际出发,介绍了放射源购买、储存、使用、拆卸、安装、废源处理等具体做法.结果与结论提高领导的安全意识加大放射源防护的投资,加强安全管理,将减少放射事故的发生.

    作者:孙健;聂兴田;王士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GDP法估算我国辐射防护α基础值(αo)

    目的估算我国辐射防护α值基础值(αo).方法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法.结果αo由336美元增加到981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1.98%.结论在达到IAEA推荐值前以IAEA推荐值(3000美元)作为我国辐射防护α值基础值(αo);超过IAEA推荐值后,以ICRP推荐值(10000~20000美元)作为我国辐射防护α值基础值(αo).认为,IAEA推荐值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而ICRP推荐值适用于发达国家.

    作者:李春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可移动折叠式侧翼防护研究

    目的创新设计有屏蔽板间转动连接结构的介入放射治疗防辐射屏风.方法选择合理的铅当量制品,床上遮挡结构,侧翼屏的升降功能,注意工艺和综合防护体的合理性统一.结果在介入操作的空间达到对X射线的放射防护要求.结论研制的防护装置防护效果显著.

    作者:张维林;叶伟;金锡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太仓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监测结果与分析

    目的掌握本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按照DB 32/001-92要求设置监测点,并对照GB 8279-1987进行评价.结果立透、卧透、摄片、候诊处及外环境防护合格率分别为93.84%、89.65%,100%,53.00%,机房面积合格率为14.86%.结论隔室防护效果好,200~300 mA立卧透兼用机防护较差.机房面积严重不足.

    作者:顾大庆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自来水处理过程中放射性活度比较

    1998~1999年我们对广州市自来水厂管网水、出厂水、水源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比活度进行测量,并据此作出比较分析.1方法

    作者:谭汉云;梁婷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企业一起放射源丢失事故原因分析

    1事故简介2000年8月13日凌晨,乐山市某合资企业电气部值班电工发现主车间蒸煮缸热磨机9 m上限料位计放射源容器内芯脱落,掉到了1 m平台上,将其捡起装回原处;事后再一次脱落,仍捡起装回;白班第3次脱落,捡起装回用铁丝固定.主控室电脑反应放射源一直无信号.到14日下午主管人员查资料才得知放射源应在脱落的内芯部位,当即报告市卫生防疫站.两名放射卫生专业人员带监测仪器赶到现场,查找近两小时后,证实内芯里原有的7.4×108Bq137Cs源已经丢失.一级放射事故就这样发生了.

    作者:张秀莲;董强;魏承斌;戴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河南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工作现状

    目的进一步做好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工作,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方法总结了1996~2000年5年间河南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工作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检查机构、检查项目、就业前后的体检率等.结果就业前后的体检率只有50%左右,距国家要求相距甚远.结论应加大放射卫生法规的宣传力度与执法力度,以保障健康检查工作的开展.

    作者:张钦富;程晓军;楚彩芳;戴富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防护对策的探讨

    虽然医用X射线诊断检查的辐射危险与公众从其中所获得的医疗利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如若不贯彻X射线应用的正当化和优化原则,就会使受检者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增加公众的集体剂量负担,增加医疗照射的潜在的危险。

    作者:李子龙;龙大林;罗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放射防护器材与含放射性产品卫生管理办法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18号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云南省X射线CT配置特点分析与建议

    目的为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X射线CT.方法对云南省X射线CT的配置、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云南省X射线CT配置总数较国内中、东部地区远远滞后,地域分布极不合理.结论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在X射线CT规划、配置、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尽快缩小与中、东部地区的差别.

    作者:王大芳;武国亮;田红;胡培;蔡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杭州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可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和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评价提供重要依据.按照国家标准[1]方法,杭州市于2000年对本市642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

    作者:夏予勇;陈中雨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