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聂兴田;王士然
为做好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防护,我们结合工作实践,研制了全自动安全防护门及移动式防护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德路;姚玉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对辽宁省医用电子加速器进行防护监测.方法按照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对20台加速器进行了放射防护测试.结果加速器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一般在1~3倍环境本底水平;加速器的漏射线符合标准要求;射线质量和机械质量基本达到标准要求;照射野质量和治疗剂量质量合格率偏低;旧机器和二手机存在质量隐患.结论应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加速器在佳状态下运行.
作者:张宏威;刘宝辰;崔勇;张春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武汉市是一个老工业基地,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在工业、农业、教学、科研及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应用广泛.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列>,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武汉市常年坚持不懈地抓好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作者:刘晓琳;吕鸿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做好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工作,确保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方法总结了1996~2000年5年间河南省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工作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检查机构、检查项目、就业前后的体检率等.结果就业前后的体检率只有50%左右,距国家要求相距甚远.结论应加大放射卫生法规的宣传力度与执法力度,以保障健康检查工作的开展.
作者:张钦富;程晓军;楚彩芳;戴富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索建筑材料γ辐射水平简易的测量评价方法.方法选择煤矸石砖,按标准测量要求质量厚度(>150g/cm2)与传统堆放高度(160 cm)对比测量.结果砖标准测量厚度与砖垛顶部测量的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测量砖垛顶部的γ辐射水平可代表标准质量厚度的γ辐射水平.
作者:成君方;汪春亮;周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难免受到来自天然辐射源的照射.比如房屋的建筑材料中都存在天然放射性核素铀、镭、钍、钾等[1].也就是说,建筑材料的天然放射性主要来源于铀系、钍系和天然钾,它们是构成室内γ辐射场的主要因素.铀系还是室内空气中氡的主要来源.
作者:张继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放射防护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有关实际问题.方法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结果提出了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措施.结论应尽快制定与<条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
作者:樊树明;邱玉会;孟宪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加强放射卫生现场执法的工作效果.方法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结合云南省实践经验.结果介绍了云南省在表格制定中的线条性思路和具体做法.结论好的表格可保证检查工作的流畅,使工作更具严肃性、条理性.
作者:胡培;朱瑾;武国亮;孙卫克;黄荣钦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加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评价医用X射线照射对健康的影响,我们对200例放射学工作者外周血双核淋巴细胞微核变化作了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刘宗林;姜兆刚;丁拥强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防护性能,掌握X射线机和工作场所防护情况.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 8279-87和<医用X线机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结果立、卧位透视防护区空气照射量率和机房环境辐射水平的合格率随机器的容量增大而上升.结论我市的乡镇医院以低容量X射线机为主,由于这些机器的防护性能条件较差,应加强该方面的管理.
作者:周马;边吉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模拟测量32P液体球囊在血管内的剂量及剂量分布.方法采用ICRU44号报告规定的肌肉等效材料代替血管壁,用热释光剂量计(TLD)进行模拟测量.结果当32P液体球囊的活度为5.6 × 105Bq/100μ1时,32P液体球囊表面的平均吸收剂量为0.95×10-3Gy/min.结论32P液体球囊表面剂量分布较不均匀.
作者:苑淑渝;孙福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海宁市位于浙江北部,建材行业为本市支柱工业之一.随着建材工业的发展,有些工业废物成为多种建筑材料的原料,其放射性比活度较高,80年代我国卫生、环保和建材工业部门分别制订了建筑材料放射防护标准[1,2,3],我站在浙江省卫生防疫站帮助下对本市建筑材料行业的产品进行了一次放射性采样检测工作.
作者:胡宏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X射线医学影像检查过程中病人、工作人员及处于此环境的其他人员,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对于外伤、手术或病情危重活动困难的病人需观察病情时,往往需要进行床边拍片,而病房墙壁、门窗及周围的环境难以符合防护要求,所以在床边拍片过程中如何做好防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根据床边拍片的特点采取了如下措施:
作者:刘信礼;王雯;徐莉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为使医用X射线诊断中受检者获得安全诊断环境,合理控制医疗照射剂量,保护公众及其后代健康与安全.方法依照医疗照射防护规范.结果提出大力宣传防护知识和法规,强化预防意识,放射工作单位完善自主管理,全面提高工作人员防护素质,主动为受检者采取防护措施.结论主管部门积极制定配套法规细则,依法加大防护监督力度,保证受检者的有效防护.
作者:王智海;郭百荣;李秀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贯彻实施卫生部颁发的<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和影像质量保证的规定>,进一步提高诊断X射线摄片质量,避免重复照射,保护受检者的身体健康,我们对县级医疗单位医用诊断X射线摄片质量进行了评审.
作者:淦临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评价放射工作场所、工作条件安全与否,进行放射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近3年来,我们对省内11 006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本文对1997-1999年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价.
作者:许志勇;李植纯;沈弘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射线防护器材通常系指用于防止电离辐射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防护材料及用其制成的防护用品、器具和装置等.射线防护器材是根据卫生部34号令<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范围的防护器材,不包括军事和核工业专用器材.
作者:陈跃;孙作忠;杨迎晓;贾喜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医用X射线在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它的危害亦应该引起广大工作人员的注意. 1 X射线直接产生的辐射危害 1 X射线透视及摄片时所产生的散射线,对人体可致损伤,因此,必要的防护是非常重要的,现大多数医院均采取隔室进行,防护效果较好.
作者:刘志军;彭建平;李伟;闫风全;韩银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核子湿度密度仪在关闭状态下对操作人员及周围人群有无危害.方法对12台美国CPN公司生产的MC-3型核子湿度密度仪,在关闭状态置于包装箱中的周围辐射水平进行了监测.结果同一装置在各个方向,不同装置在同一方向的剂量各不相同,1 m范围内大为9.8 μSv@h-1箱上面20cm处平均为12.8μSv@h-1.结论包装箱并未起到辐射屏蔽作用,在一定的距离、方向及时间内关闭的核子湿度密度仪对周围人员仍有危害.
作者:庄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天然及人工辐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开发研究其终目的是都要为人类的需要服务,人类在不断实践中对其作用和危害已有深刻的认识,放射防护的宗旨就是扬其长、避其短,因而防护体系的三原则是这一宗旨的高度概括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内涵极其丰富,许多标准和规定的出台无不涉及其指导范畴.
作者:李宝廷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