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建筑材料放射性水平研究现状及进展

张继勉

关键词:建筑材料, 放射性水平, 天然放射性, 放射性核素铀, 天然辐射源, 铀系, 室内空气, γ辐射场, 照射, 构成, 房屋, 地球
摘要: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难免受到来自天然辐射源的照射.比如房屋的建筑材料中都存在天然放射性核素铀、镭、钍、钾等[1].也就是说,建筑材料的天然放射性主要来源于铀系、钍系和天然钾,它们是构成室内γ辐射场的主要因素.铀系还是室内空气中氡的主要来源.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离子吸附型稀土富集物的放射性分析

    目的分析离子吸附型稀土富集物中的放射性.方法利用HPGe-γ谱议测量离子吸附型各种稀土富集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用FJ-2603低本底α、β测量仪测定它们的α总放和β总放,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其中相应的La2O3和Y2O3含量.结果HPGe-γ能谱法分析离子吸附型稀土富集物中的放射性,具有方便、快速、准确的优点,一次测定几乎可以分析所有感兴趣的γ放射性核素;X射线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非损坏性的多元素分析方法,具有测定含量范围宽,分析结果准确的特点.结论本文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生产中的辐射防护以及三废处理提供了基本数据,为深入研究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提供了方法和经验.

    作者:赵淑权;李福生;陈英民;庞德聆;刘世明;胡和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IACE中患者肝脏及部分关键器官体表剂量调查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应用普及,患者受照剂量在公众剂量负担中所占的份额逐步加大,为此,我们于2000年对淮安市开展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2所医院患者肝脏及部分关键器官的体表剂量(ESD)进行了调查.

    作者:孙铁民;李长友;徐国千;戴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一起放射源丢失事故分析

    农垦区1992年至今先后发生了3起放射源丢失事故,1起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责任事故所致,另外2起被盗.对环境及社会均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为了避免类似放射事故的发生,杜绝事故隐患.本文结合这起责任事故,就放射性同位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几点看法.

    作者:韩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湖北省医用加速器性能检测结果与分析

    目的了解湖北省医用加速器一些主要机型的性能.方法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结果和结论加速器机房屏蔽防护性能和杂散辐射限制都符合国家标准;除个别型号机器的个别指标外,机器技术性能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

    作者:胡荣祥;范辉堂;谢华;章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可移动折叠式侧翼防护研究

    目的创新设计有屏蔽板间转动连接结构的介入放射治疗防辐射屏风.方法选择合理的铅当量制品,床上遮挡结构,侧翼屏的升降功能,注意工艺和综合防护体的合理性统一.结果在介入操作的空间达到对X射线的放射防护要求.结论研制的防护装置防护效果显著.

    作者:张维林;叶伟;金锡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白银市磷肥放射性核素测定

    磷肥中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是226Ra,232Th和40K,施用磷肥有可能会使农田和农作物受到放射性污染.因此,应对农业用磷肥实施放射性监测.我们对白银市两家大的磷肥生产厂(白银市磷肥厂、白银市磷盐化工厂)生产的磷肥进行了放射性核素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林;廖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对医用X射线工作的职业危害浅析

    医用X射线在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它的危害亦应该引起广大工作人员的注意. 1 X射线直接产生的辐射危害 1 X射线透视及摄片时所产生的散射线,对人体可致损伤,因此,必要的防护是非常重要的,现大多数医院均采取隔室进行,防护效果较好.

    作者:刘志军;彭建平;李伟;闫风全;韩银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微波传输的电磁辐射

    目的评价目前微波传输行业的电磁辐射危害情况.方法现场作业点及周围环境监测.结果设备正常工作状态下未发现超标点.结论应加强有关电磁辐射危害的科普知识宣传,使人们正确对待其危害.

    作者:单永乐;张宏;朱京森;宋爱华;曹慧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125I银(铂)组织间粒子植入放疗医护人员受照剂量

    目的测量估算肿瘤病人在手术切除病灶后,为进行体内阻断放疗植入125I银(铂)粒子的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受照剂量.方法植入过程中测量有关部位的照射量率.结果通过对一例肺癌患者手术后植入25颗125I银(铂)粒子全过程的监测,医护人员大受照剂量为0.96×10-2mSv.结论这对参加粒子植入手术的医护人员不会造成有意义的辐射危害,是安全的和可接受的.

    作者:刘培云;王树忠;朱瑾;熊菊英;胡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在放射实践中如何应用防护体系三原则

    天然及人工辐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开发研究其终目的是都要为人类的需要服务,人类在不断实践中对其作用和危害已有深刻的认识,放射防护的宗旨就是扬其长、避其短,因而防护体系的三原则是这一宗旨的高度概括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内涵极其丰富,许多标准和规定的出台无不涉及其指导范畴.

    作者:李宝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内江市搞好放射卫生综合管理的具体做法

    射线技术的应用给工业、医疗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伴随而来的放射事故的可能发生.为了杜绝放射事故、促进射线技术的广泛应用,内江市卫生、公安、环保部门密切配合,认真抓好各放射工作单位的安全防护工作,促进其加强自主管理,增强防护意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安全,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作者:杨俊;刘先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放射事故管理规定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安部第16号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天然石材产品γ照射量率与放射性比活度的相关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天然石材成品堆表面γ照射量率与其中三种核素放射性比活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6种市售天然石材产品,测量成品堆表面γ照射量率,并采样进行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测定,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二者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γ照射量率与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及镭当量浓度之间的直线相关系数r分别为0.68,0.62,0.052,0.69.结论天然石材产品γ照射量率与镭-226、钍-232的放射性比活度及镭当量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直线相关关系,而与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间无直线相关.

    作者:陈晗;邱玉会;贾建奇;樊树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防护对策的探讨

    虽然医用X射线诊断检查的辐射危险与公众从其中所获得的医疗利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如若不贯彻X射线应用的正当化和优化原则,就会使受检者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增加公众的集体剂量负担,增加医疗照射的潜在的危险。

    作者:李子龙;龙大林;罗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用PCR-SSCP法鉴定差异显示中正确的阳性克隆cDNA 片段

    目的使用PCR-SSCP的方法鉴定正确阳性克隆的cDNA片段,解决从差异显示序列凝胶中纯化序列不均一性的PCR产物所来带的实验误差.方法差异显示方法、PCR片段克隆、质粒DNA扩增、PCR-SSCP电泳.结果经基因测序分析证实cDNA克隆片段的PCR-SSCP电泳带泳动位置相同,基因序列也相同,电泳带泳动位置不同,基因序列也不同.结论使用PCR-SSCP的方法能鉴定差异显示中正确的阳性克隆片段,并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的特点.

    作者:夏英;杨梅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煤矸石砖γ辐射水平简易测量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索建筑材料γ辐射水平简易的测量评价方法.方法选择煤矸石砖,按标准测量要求质量厚度(>150g/cm2)与传统堆放高度(160 cm)对比测量.结果砖标准测量厚度与砖垛顶部测量的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测量砖垛顶部的γ辐射水平可代表标准质量厚度的γ辐射水平.

    作者:成君方;汪春亮;周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G显带法验证FISH分析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易位畸变

    目的FISH是分析染色体畸变的有效方法,该方法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用G显带方法验证FISH对早先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易位分析.方法对X射线工作者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分析染色体易位,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两种方法分析染色体易位率有很好相关性.结论FISH方法是分析X射线工作者染色体易位率进行剂量重建的可行方法.

    作者:孙元明;李进;王芹;唐卫生;王知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临床医务人员的X射线辐射防护知识水平调查

    临床医生了解、掌握一定的X射线辐射知识,并具有一定的防护意识对于临床医生正当、合理申请、使用各种X射线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对当地两所三甲医院的120名临床医生该方面的知识及意识水平进行了调查、评价、分析.

    作者:刘布克;李一凡;孙谦;徐春福;高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体检中X射线胸部透视阳性率分析

    在日常卫生防疫工作中,常规体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而体检项目中,X射线胸部透视又是其中重要一项.近年来,随着人们对X射线的不断认识,X射线使用的正当化与优化的原则日益受到重视.为了保障受检者的健康和更加合理地使用X射线,现将我(市)站2000年胸部透视阳性率作出分析.

    作者:温小庭;关康年;黄忠;林华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如何搞好射线防护器材的生产与管理

    射线防护器材通常系指用于防止电离辐射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防护材料及用其制成的防护用品、器具和装置等.射线防护器材是根据卫生部34号令<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范围的防护器材,不包括军事和核工业专用器材.

    作者:陈跃;孙作忠;杨迎晓;贾喜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