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医用X射线工作的职业危害浅析

刘志军;彭建平;李伟;闫风全;韩银焕

关键词:医用, 射线透视, 职业危害, 工作人员, 辐射危害, 防护效果, 散射线, 医院, 损伤, 人体, 隔室
摘要:医用X射线在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它的危害亦应该引起广大工作人员的注意. 1 X射线直接产生的辐射危害 1 X射线透视及摄片时所产生的散射线,对人体可致损伤,因此,必要的防护是非常重要的,现大多数医院均采取隔室进行,防护效果较好.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云南省X射线CT配置特点分析与建议

    目的为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X射线CT.方法对云南省X射线CT的配置、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云南省X射线CT配置总数较国内中、东部地区远远滞后,地域分布极不合理.结论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在X射线CT规划、配置、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尽快缩小与中、东部地区的差别.

    作者:王大芳;武国亮;田红;胡培;蔡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模拟测定32P液体球囊血管内照射剂量

    目的模拟测量32P液体球囊在血管内的剂量及剂量分布.方法采用ICRU44号报告规定的肌肉等效材料代替血管壁,用热释光剂量计(TLD)进行模拟测量.结果当32P液体球囊的活度为5.6 × 105Bq/100μ1时,32P液体球囊表面的平均吸收剂量为0.95×10-3Gy/min.结论32P液体球囊表面剂量分布较不均匀.

    作者:苑淑渝;孙福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防护性能,掌握X射线机和工作场所防护情况.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 8279-87和<医用X线机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结果立、卧位透视防护区空气照射量率和机房环境辐射水平的合格率随机器的容量增大而上升.结论我市的乡镇医院以低容量X射线机为主,由于这些机器的防护性能条件较差,应加强该方面的管理.

    作者:周马;边吉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γ辐照室新换源后辐射水平监测

    目的通过对某γ辐照室新换源后作业及非作业状态下工作人员可能介入场所的辐射水平监测,检查放射卫生防护状况.方法用FD-71辐射仪及FJ-347A巡测仪实地监测.结果作业状态下迷宫口防护门外,排风机房周围辐射水平偏高.临时工作人员管理不善.结论要切实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加强放射防护监督和监测.

    作者:吴荣;范鑫;唐丽;王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建筑材料放射性水平研究现状及进展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难免受到来自天然辐射源的照射.比如房屋的建筑材料中都存在天然放射性核素铀、镭、钍、钾等[1].也就是说,建筑材料的天然放射性主要来源于铀系、钍系和天然钾,它们是构成室内γ辐射场的主要因素.铀系还是室内空气中氡的主要来源.

    作者:张继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自来水处理过程中放射性活度比较

    1998~1999年我们对广州市自来水厂管网水、出厂水、水源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比活度进行测量,并据此作出比较分析.1方法

    作者:谭汉云;梁婷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武汉市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情况

    武汉市是一个老工业基地,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在工业、农业、教学、科研及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应用广泛.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列>,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武汉市常年坚持不懈地抓好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作者:刘晓琳;吕鸿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临床医务人员的X射线辐射防护知识水平调查

    临床医生了解、掌握一定的X射线辐射知识,并具有一定的防护意识对于临床医生正当、合理申请、使用各种X射线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对当地两所三甲医院的120名临床医生该方面的知识及意识水平进行了调查、评价、分析.

    作者:刘布克;李一凡;孙谦;徐春福;高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全自动防护门及移动式防护室的研制

    为做好放射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防护,我们结合工作实践,研制了全自动安全防护门及移动式防护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德路;姚玉荣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湖北省医用加速器性能检测结果与分析

    目的了解湖北省医用加速器一些主要机型的性能.方法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结果和结论加速器机房屏蔽防护性能和杂散辐射限制都符合国家标准;除个别型号机器的个别指标外,机器技术性能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

    作者:胡荣祥;范辉堂;谢华;章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加强放射源安全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做好企业放射源安全管理.方法从企业实际出发,介绍了放射源购买、储存、使用、拆卸、安装、废源处理等具体做法.结果与结论提高领导的安全意识加大放射源防护的投资,加强安全管理,将减少放射事故的发生.

    作者:孙健;聂兴田;王士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放射事故管理规定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安部第16号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辽宁省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质量控制与防护状况分析

    医用诊断X射线机已经成为各级医疗单位基本、常用的诊断设备之一,其运行质量和防护状况直接关系到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卫生部于1993年发布了34号令[1]。为贯彻实施国家有关规定,我们对辽宁省23家省、管医疗单位的76台X射线机进行了的质量控制与防护状况的监测,现将有关监测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石二为;刘宝辰;李宝廷;李顺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做好医用X射线诊断中受检者防护的几点看法

    目的为使医用X射线诊断中受检者获得安全诊断环境,合理控制医疗照射剂量,保护公众及其后代健康与安全.方法依照医疗照射防护规范.结果提出大力宣传防护知识和法规,强化预防意识,放射工作单位完善自主管理,全面提高工作人员防护素质,主动为受检者采取防护措施.结论主管部门积极制定配套法规细则,依法加大防护监督力度,保证受检者的有效防护.

    作者:王智海;郭百荣;李秀兰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医用诊断X射线卫生防护调查

    医疗机构中X射线的使用已相应广泛,作为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它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了形态学依据.但是,如果对X射线使用不当,将损害放射工作人员、受检者和公众健康.为掌握医用诊断X射线卫生防护状况,于2000年10月对文登市医疗机构中使用的X射线机进行了调查.

    作者:姜学杰;董毅;于力强;张海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某医院核医学科放射防护评价

    为评价安阳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应用放射性核素125Ⅰ、131Ⅰ对工作场所及环境的影响,保护工作人员及公众健康,对该院的核医学科进行了辐射防护监测.

    作者:康智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内江市搞好放射卫生综合管理的具体做法

    射线技术的应用给工业、医疗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伴随而来的放射事故的可能发生.为了杜绝放射事故、促进射线技术的广泛应用,内江市卫生、公安、环保部门密切配合,认真抓好各放射工作单位的安全防护工作,促进其加强自主管理,增强防护意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安全,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作者:杨俊;刘先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青海省天然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及居民受照剂量的研究

    目的调查青海省天然辐射水平及环境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并估算所致居民受照剂量.方法FD-71闪烁辐射仪现场测量地表γ,闪烁法测量氡气.结果全省室内、室外、道路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值分别为(21.51,27.94,17.23)×10-8Gy@h.全省室内、室外氡浓度均值分别为20.94,8.01Bq@m-3;氡子体潜能分别为2.41,1.40MWL.全省居民受天然环境外照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平均值为1 531 μSv.全省集体有效剂量当量为59.66×102man.Sv.内照射剂量:氡子体致全省人均有效剂量当量为0.94mSv.结论青海省天然环境辐射水平及所致居民年有效剂量当量属于天然本底范围.

    作者:倪建青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集装箱检查的放射防护监测与管理

    目的对我国集装箱检查放射防护监测与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调查集装箱检查系统使用、管理状况和介绍制订中的相应国家放射防护标准的主要内容.结果提出加强放射防护监测与管理的具体要求.结论加强集装箱检查的放射防护监测与管理.

    作者:邓大平;侯金鹏;朱建国;李全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广西CT机调查与分析

    目的掌握广西CT机拥有量、分布及使用情况,提出合理配置建议.方法于现场查阅CT设备说明书及有关文件,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西在役早的CT机于1987年安装,1991年始逐步增长,至2001年2月共装备126台;新机主要分布于城市、旧机主要分布于县市;使用频率相差悬殊.结论广西CT机已基本满足诊断的需要,应实行严格的配置许可制度.

    作者:陆有荣;岑明阳;刘枫;卢传敏;黄金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中国辐射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山东省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