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燕
1 病历报告患者,男,29岁,未婚.因生活懒散、行为异常8年,拒绝服药、睡眠差10d,于2001年12月14日入院.1992年起无诱因出现工作能力差,生活懒散,后发展有自残倾向、烦躁,在家沉默,伴拒绝服药、睡眠差,以往及本次住院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作者:王洪;韦秀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收缩产生的疼痛,常影响产程进展而危害母婴健康,并使剖宫产率有所增加.经过临床观察与分析,我们认为在分娩过程中实施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麻醉联合给药的方法可使产妇在完全无痛、清醒且可随意活动肢体的状态下顺利分娩.此法较以往采用的镇痛方法在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方面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程金华;李宛玲;刘红秀;张玉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小儿静脉输液因血管细,且不配合,难度相对较大,为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输液质量,现将我们的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南淑娟;祝慧青;谷晓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在我国开展几年来,其疗效各家报道不一.我院对1993-1999年收治的219例AMI患者随机分成二组进行对比,观察尿激酶静脉内溶栓与常规治疗方法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付霞;陈丽;王丽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我院1998-2001年共收治24例胃癌患者,本文就胃癌患者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护理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宋玉琴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我院1999年5月-2001年5月收治新生儿胃出血20例.经用法莫替丁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病情危急、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本文就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鲁秀茹;吴秀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近年对高血压引起左室肥厚的原因有许多新的见解.据统计高血压伴有左室肥厚的病死率为无左室肥厚的3~20倍[1],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我们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方法,对近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05例中老年高血压性左室肥厚患者的左心构型,左心功能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杨文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常见的颅内病变,常导致新生儿死亡及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现将我院儿科1994年5月-2002年5月收治的24例HIE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戴社金 刊期: 200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诊断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螺旋CT扫描后再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能清晰地显示出股骨颈骨折的部位、类型、范围、游离骨片移位情况等空间信息,二维影像在显示骨折端的嵌顿及细小骨折线等方面优于三维影像.结论三维影像能清晰显示骨折部位及空间解剖关系,提供理想的立体整复模型,有利于临床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二维影像是诊断股骨颈骨折的基础和前提,两者结合起到协同作用.
作者:党国际;张廷;卢占兴;葛昊;岳湘竹;贺伟中;常瑞萍;李晖;刘保成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我们对部分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直肠前切除吻合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肾绞痛是临床泌尿外科的常见急症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阿托品、山莨菪碱或哌替啶等解痉或麻醉性止痛剂,但起效缓慢且副作用较多,哌替啶等麻醉性止痛剂又有一定的致依赖性.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自1990年以来,我们尝试采用静推安定治疗肾绞痛患者126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对其治疗效果及机制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孙东翀;李晓强;王家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 目的总结30例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探讨护理方法及措施.2 方法1999年4月-2001年4月为30例气管切开术后危重患者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其中胸外伤16例,重型颅脑损伤1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3例应用呼吸机.主要护理要点: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吸痰时机及方法.②呼吸道湿化等用药.③预防意外情况的发生.④预防感染措施.
作者:刘绪梅;朱爱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胰腺位于上腹深部,发生损伤的机会较少,占腹部外伤的1%~10%.近年由于高速交通工具及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胰腺外伤有明显增加趋势.胰腺外伤的病死率为14%~31%,并发症率约19%~55%,而闭合性胰腺外伤的漏诊率达25%~30%.因此,严重胰腺外伤的处理是普外科的难题之一.现将我科1980-2001年收治的82例胰腺外伤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高登鹏;陈宏杰;张霄程;徐福田;郭玉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2%~3.2%[1].我院1998年10月-2001年10月共实施LC术482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1.7%,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社祥;蔡辉华;杨殿才;张祖荀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传统的心衰治疗虽可短期改善血液动力学效应,但长期治疗却增加病死率[1].近年来,使用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加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症状及预后.本文旨在探讨ACEI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对其临床疗效及预后.
作者:孙玉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肺炎出现并发症,即为重症肺炎,它是危害小儿健康,威胁小儿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婴幼儿时期的主要死亡原因,其并发症有心衰、呼衰、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以及中毒性肝炎、肾衰.我科1997年11月-2000年3月收治30例重症肺炎并发心衰、呼衰、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肠麻痹,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润英;訾慧芬;王云丽;崔艳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有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等.本文就腹腔内化疗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简要报告如下.
作者:马春才;张文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2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期经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1例:包括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肥皂水定期通便灌肠、石蜡油或生豆油适时注入胃管、全肠外营养(TPN;不但是一种支持手段,使患者有条件等待病情的缓解,更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措施,可以减轻肠壁水肿,促进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佟立权;巴友良;姜凤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对创伤死亡进行审核是评价创伤中心救治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获得一个公认的创伤救治质量评价标准和便于各医疗单位进行比较,用量化的方法评价救治结果,对因潜在的医疗问题造成患者死亡进行审核尤为重要.但单一方法包含许多不确定的因素[1],我们用TRISS法[2,3]和多伦多[4](Toronto)法联合审核确定创伤患者的非正常死亡.
作者:徐晓峰;田进;江红卫;王国正;沈铁城;刘同行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