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龙津降纤酶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丁正东;宋大龙

关键词:龙津降纤酶, 预防血栓形成, 断指再植, 再植术后, 血管吻合口, 现报告如下, 降纤酶治疗, 手术后, 并发症, 应用, 患者
摘要:断指再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是血管吻合口的血栓形成.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尤为重要.1999年9月-2001年2月,我们对8例患者进行断指再植手术后,应用龙津降纤酶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临床意义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这种炎症损伤可导致气道的破坏及气道重构,所谓气道重构是指炎症损伤后基底膜增厚,平滑肌增生及管腔狭窄[1.2],其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而MMP-9(92KD的明胶酶)是MMPS中的主要成分.哮喘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支气管粘膜的组织中,MMP-9也是MMPS的主要存在形式[3].

    作者:吴洪巧;徐东;汪运山;阮晓云;鞠远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纳洛酮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镇静药中毒疗效观察

    我院2000年1月-2000年2月,共收治329例镇静药中毒的患者,除常规处理,其中18例加用纳洛酮与胞二磷胆碱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9例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18例中,男3例,女15例年龄17~79岁,平均35.2岁,其中口服安定30~200片8例;利眠宁100~200片2例;氯丙嗪100片2例;希力舒500片1例(0.1g/片,主要成分为苯巴比妥、硝基安定、朴尔敏等);三唑仑50~100片3例;苯巴比妥50~100片2例.均为口服中毒,服药距就诊间30min~12h,轻度中毒10例,重度中毒8例.

    作者:刘春红;赵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413名中小学生贫血与蛔虫卵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银川市中小学生贫血发病情况及蛔虫卵感染状况,我们于1998年10月抽取了城区7所中小学校的413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花虎;杨惠芳;丁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矽肺并发胸膜间皮瘤2例误诊分析

    1 病例报告例1,男,58岁,因咳嗽,气急,胸痛3d于1997年8月2日入院.8年前被诊断Ⅱ期矽肺(诊断符合尘肺的诊断标准)[1],5年前因咳嗽、咯血在我院诊断为Ⅱ期矽肺并发肺结核,经2SHRP/4HR治疗好转,以后未复查X线胸片及痰涂片.

    作者:李甘叶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硫糖铝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疗效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易发生应激性溃疡,临床上常用雷尼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但应用雷尼替丁因其减少了胃酸分泌,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而硫糖铝亦有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的作用,但因其对胃酸分泌无作用,对胃内pH值无影响.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我院自1999年4月-2000年4月对76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双盲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张宁;江佩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贲门失弛缓症并多处巨大食管憩室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47岁.进食后恶心呕吐12年,进行性加重2年,近2个月恶心呕吐频繁,严重影响进食,且进食后颈部出现肿块,呕吐后肿块减小.查体:恶液质状态,心肺无异常.X线胸片示右上纵隔增宽,呈弧形.X线食管钡餐示主动脉弓上方食道呈囊性扩张,直径约8cm左右,并可见有食物残渣影.

    作者:任淑华;周立君;马以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螺旋CT诊断肺内孤立结节或肿块的价值与限度

    肺内孤立结节、肿块的诊断,影像学检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螺旋CT问世以来,对肺内小结节的定性诊断有了进一步提高.尽管如此,在良、恶性结节或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仍会遇到不少问题,因为没有一个征象是特异的,只能提示良恶性的可能性.有些征象可在良恶性病变中交叉重叠出现,但如果能掌握良恶性病变的主要形态学特点,根据其可靠性大小,进行综合分析,并运用合理的CT检查获得更多细节和信息,对大多数病例可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现对我院1997年6月-2000年11月期间经胸部螺旋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肺内孤立结节或肿块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郭志芹;刘海霞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洛赛克联合凝血酶治疗应激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文旨在探讨应激性溃疡的治疗新方法.1 治疗方法应用随机双盲法分组.观察组: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58.8岁;首日应用洛赛克40mg+NS 20ml静注,12h后再重复应用一次,以后每d一次,同时以常温NS溶解凝血酶,浓度200~500U/ml,于呕血后服用或胃管吸尽胃内积血后注入,首剂4 000~10 000U,以后2 000~4 000U,一般4~6h1次,若判定出血已停止后,

    作者:刘永玲;曹浩;刘文;张业斌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常温非停循环下摘除右心室壁细粒棘球蚴包虫囊肿1例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24岁,主因间断性左侧胸闷胸痛12年,加重1月收入院.1986年5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胸闷,在本县医院诊断为胸膜炎治疗,胸穿时抽出清亮液体.1987年7月在州医院确诊为左肺包虫,行左肺包虫囊肿摘除术.

    作者:严峻;徐玉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止痛效果及宫颈松弛情况.1 临床资料选择19~30岁妊娠6~9周的未产妇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Ⅰ)和对照组(Ⅱ).Ⅰ组48例,人工流产术前行1%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

    作者:刘梅云;刘众毅;冯丽;刘朴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恶性血液病骨髓涂片中凋亡细胞形态学观察

    目前细胞凋亡(Apoptosis)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胞凋亡也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具有特殊形态学和生化改变的生理性细胞死亡形式.细胞凋亡在多种血液病骨髓涂片及活检中的形态学观察已有报道.但对恶性血液病骨髓涂片中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文献报道尚少.本文对我院1997年1月-2000年4月确诊的46例未经特殊治疗的骨髓转移癌、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瘤及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骨髓涂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这些疾病多存在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但不同的疾病出现率及数量不尽相同,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姚丽;朱芸;王崇;王艳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珠穆根散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记忆障碍的实验研究

    目前对脑缺血及再灌流后的自由基损伤作用已有大量研究.脑缺血再灌流后自由基大量生成,超过体内的清除能力,损害神经细胞脂质膜,使其通透性增加,各种细胞器解体,加重细胞毒性水肿.本文以灌服藏药珠穆根散50d后,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后记忆障碍模型,测试大鼠行为学变化并测定了海马自由基含量,旨在探讨藏药珠穆根散对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后大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改善记忆障碍的机制,为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一定的资料.

    作者:王飞;冯慎远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子宫动脉游离结扎法治疗产后大出血

    后出血是产妇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仍居首位,一旦发生,则预后严重.本文介绍子宫动脉游离结扎法治疗产后大出血.

    作者:易村犍;郭利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乳腺Paget病8例误诊分析

    乳腺Paget's disease,又称乳腺湿疹样癌.发病率约为女性乳腺癌的3%[1].由于临床表现酷似湿疹,病理变化比较复杂,故易误诊.我院于1991年12月-2000年12月共收治21例,有8例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睿心;崔志欣;于森民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三磷酸腺苷治疗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6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近年来,三磷酸腺苷(ATP)作为PSVT急症治疗的主要药物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将我院于1996年11月-1999年8月间急诊入院的PSVT 16例应用ATP治疗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杨江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表现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CT对其有较好的定性定位诊断价值.我院1993年9月-2000年7月行CT检查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3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希中;孙建明;张全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嗜铬细胞瘤并发腹膜后腔血肿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33岁,主因左侧腹痛2d,加重1d入院.查体:患者腹痛剧烈,不能站立,面色苍白,汗出.平素易头晕,尿检儿茶酚胺含量增高.

    作者:刘力剑;张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200例患者血氧供需平衡结果分析

    氧是机体新陈代谢的基本物质,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患者体内氧供状态,患者是否缺氧是治疗与抢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过去临床上仅凭PQ2和SO2等几个指标来判断患者是否缺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血气分析仪已可提供更多的资料,使我们能够全面分析动脉血氧状态.本组通过200例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对其血氧供需平衡状况进行探讨.

    作者:贾静;吴秀茹;王虹;秦晓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一氧化氮与D二聚体测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它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近年来,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呈逐渐上升之势,因此早期发现、治疗心血管疾病尤为重要.我们同时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D二聚体,探讨二者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剑;邓正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普鲁卡因静脉复合吸入麻醉并发知晓31例分析

    近年,应用普鲁卡因静脉复合吸入麻醉日渐增多,关于这种麻醉方法并发知晓的报道尚少.为此,我们对1998年6-9月接受该麻醉的230例术后患者进行专访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蔡翠英;夏萍;部桂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