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虎;杨惠芳;丁建国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24岁,主因间断性左侧胸闷胸痛12年,加重1月收入院.1986年5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胸闷,在本县医院诊断为胸膜炎治疗,胸穿时抽出清亮液体.1987年7月在州医院确诊为左肺包虫,行左肺包虫囊肿摘除术.
作者:严峻;徐玉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乳腺Paget's disease,又称乳腺湿疹样癌.发病率约为女性乳腺癌的3%[1].由于临床表现酷似湿疹,病理变化比较复杂,故易误诊.我院于1991年12月-2000年12月共收治21例,有8例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睿心;崔志欣;于森民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老年人群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就象器质性心脏病一样随年龄而增加.在美国,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患的主要疾病,72%的心血管病死亡发生在65岁以后.约50%的心血管病是猝死,且80%的猝死是致命性心律失常所为,因此,室性心律失常是引起老年人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因素.对老年入室性心律失常的评价和处理,已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1].
作者:毛维娜;吴立群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肺内孤立结节、肿块的诊断,影像学检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螺旋CT问世以来,对肺内小结节的定性诊断有了进一步提高.尽管如此,在良、恶性结节或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仍会遇到不少问题,因为没有一个征象是特异的,只能提示良恶性的可能性.有些征象可在良恶性病变中交叉重叠出现,但如果能掌握良恶性病变的主要形态学特点,根据其可靠性大小,进行综合分析,并运用合理的CT检查获得更多细节和信息,对大多数病例可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现对我院1997年6月-2000年11月期间经胸部螺旋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肺内孤立结节或肿块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郭志芹;刘海霞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1988年3月-2000年9月共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2 172例,其中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36例.X线钡剂造影示:胃中度扩张,胃蠕动减弱或消失.胃镜检查19例,可见胃扩张,胃粘膜及吻合口不同程度水肿,8例胆汁反流,17例胃蠕动减弱或消失.随机分成观察组20例,对照组16例,在胃肠减压等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复方大承气汤:
作者:孟伟;李保东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速,中风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并成为中老年人的主要疾病,我院自1998年6月-2000年12月,对108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采取通腑化瘀、醒脑开窍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宜菊;王启;王春;王继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机械通气患者易发生应激性溃疡,临床上常用雷尼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但应用雷尼替丁因其减少了胃酸分泌,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而硫糖铝亦有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的作用,但因其对胃酸分泌无作用,对胃内pH值无影响.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我院自1999年4月-2000年4月对76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双盲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张宁;江佩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近年,应用普鲁卡因静脉复合吸入麻醉日渐增多,关于这种麻醉方法并发知晓的报道尚少.为此,我们对1998年6-9月接受该麻醉的230例术后患者进行专访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蔡翠英;夏萍;部桂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氨氯地平作为一种长效、新型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氨氯地平的抗高血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芬;邵忠仁;王来艳;李凤兰;郑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68岁.因心悸、胸闷1周,加重2d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10年.体检:BP 19/10kPa,两肺呼吸音清,心率80/min,律不齐,未闻及杂音.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图1)示房性节律,心房律规则,心房率214/min,Ⅱ、Ⅲ、avF导联可见典型的锯齿状F波,F波多以2 :1下传心室,部分以4:1下传,当F波以2:1下传时,下传的F-R间期逐渐延长,后以3个F波下传连续受阻而结束1个周期,重复出现.心电图诊断:房扑伴房室传导交替性文氏现象.
作者:叶礼海;吴淑霞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为探讨纳洛酮对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治疗价值,我们在常规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年6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5例重度新生儿窒息患儿,诊断与分度标准均符合1min.Apgar评分<3分的为重度窒息,此5例为观察组,选择以往治疗的5例为对照组.两组在性别、胎龄、日龄、窒息程度、出生体重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明显可比性.
作者:张华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41例患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年龄28~52岁,平均43岁.对宫颈糜烂者均行脱落细胞检查,重者行活检无异常者.手术时间好在月经干净2~7d内进行.
作者:冯志辉;刘若梅;陈淑慧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断指再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是血管吻合口的血栓形成.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尤为重要.1999年9月-2001年2月,我们对8例患者进行断指再植手术后,应用龙津降纤酶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正东;宋大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文旨在探讨应激性溃疡的治疗新方法.1 治疗方法应用随机双盲法分组.观察组: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58.8岁;首日应用洛赛克40mg+NS 20ml静注,12h后再重复应用一次,以后每d一次,同时以常温NS溶解凝血酶,浓度200~500U/ml,于呕血后服用或胃管吸尽胃内积血后注入,首剂4 000~10 000U,以后2 000~4 000U,一般4~6h1次,若判定出血已停止后,
作者:刘永玲;曹浩;刘文;张业斌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为了解银川市中小学生贫血发病情况及蛔虫卵感染状况,我们于1998年10月抽取了城区7所中小学校的413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花虎;杨惠芳;丁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9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近年来,三磷酸腺苷(ATP)作为PSVT急症治疗的主要药物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将我院于1996年11月-1999年8月间急诊入院的PSVT 16例应用ATP治疗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杨江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成功地分离和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以来,对HP及其致病性进行了大量研究.现有资料表明,HP为慢性胃炎的致病菌,并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瘤等疾病具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还显示,局部炎症可有系统损害,持续感染能诱发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引起感染局部和远位器官的损害.除胃肠疾病与HP相关外,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皮肤疾病等与HP感染也有关联,并引起广泛的关注.
作者:赵云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8岁.因反复晕厥、抽搐10年,复发15h于2000年2月2日入院.10年前患者走路时突感头昏、胸闷,随后意识丧失,跌倒,呼吸暂停,双眼向上凝视,口角、四肢抽搐,尿失禁.以后上述症状反复多次发作,发作时意识丧失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后意识转清.
作者:魏亮;张书琼;张建忠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中青年急性肺栓塞,病死率高,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96年3月-1999年3月确诊的中青年急性肺栓塞2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希柱;胡艳玲;赵姣娥;赵楚敏;姚艳敏;孙文采;王秋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后出血是产妇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仍居首位,一旦发生,则预后严重.本文介绍子宫动脉游离结扎法治疗产后大出血.
作者:易村犍;郭利 刊期: 200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