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氯地平抗高血压及逆转左室肥厚作用的临床研究

王桂芬;邵忠仁;王来艳;李凤兰;郑莉

关键词:氨氯地平, 抗高血压, 逆转左室肥厚,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超声心动图技术, 动态血压监测, 左心室肥厚, 应用, 逆转作用, 临床, 疗效, 长效, 报告
摘要:氨氯地平作为一种长效、新型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氨氯地平的抗高血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挖术治疗慢性宫颈炎141例疗效分析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41例患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年龄28~52岁,平均43岁.对宫颈糜烂者均行脱落细胞检查,重者行活检无异常者.手术时间好在月经干净2~7d内进行.

    作者:冯志辉;刘若梅;陈淑慧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子宫动脉游离结扎法治疗产后大出血

    后出血是产妇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目前仍居首位,一旦发生,则预后严重.本文介绍子宫动脉游离结扎法治疗产后大出血.

    作者:易村犍;郭利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尘肺患者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对策

    尘肺患者发生呼吸道炎症时,可表现为咳嗽、咳痰,细菌引起可咳脓性痰、黄痰、绿痰,病毒性呼吸道炎症一般咳白色痰.大部分患者有气短、胸闷,部分患者有发热,白细胞升高,或中性粒细胞增加.纳差、喘息、呼吸困难也是常见症状.

    作者:李广宗;赵月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表现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CT对其有较好的定性定位诊断价值.我院1993年9月-2000年7月行CT检查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3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希中;孙建明;张全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左半结肠癌梗阻急诊一期切除吻合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梗阻的患者实施一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方法 24例左半结肠癌梗阻的患者,采用术前低压灌肠清洁远端肠道、术中结肠灌洗,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等综合措施,手术中完成一期肠切除吻合.结果开始正常排便时间:3d 4例;4d 5例;5d 10例;6d 3例;7d 以上2例.吻合口漏:1例;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愈合.术后住院时间:12-45d,大多数20~23d.全组患者无死亡.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综合的治疗措施,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是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高杰;崔崇仁;孙松鹏;侯军;杨国立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房扑伴房室传导交替性文氏现象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68岁.因心悸、胸闷1周,加重2d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10年.体检:BP 19/10kPa,两肺呼吸音清,心率80/min,律不齐,未闻及杂音.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图1)示房性节律,心房律规则,心房率214/min,Ⅱ、Ⅲ、avF导联可见典型的锯齿状F波,F波多以2 :1下传心室,部分以4:1下传,当F波以2:1下传时,下传的F-R间期逐渐延长,后以3个F波下传连续受阻而结束1个周期,重复出现.心电图诊断:房扑伴房室传导交替性文氏现象.

    作者:叶礼海;吴淑霞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融合肾并发左侧巨大肾积水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31岁,主因间歇性左腰部疼痛一个月,于2001年2月12日入院.一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腰部疼痛,呈间歇性发作,为隐痛,偶呈绞痛,无放散.不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亦无脓尿.生命体征:T 36.7℃,P78/min,R 18/min,BP 17/11kPa.

    作者:关晓海;陈晶;陈桂芝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近期疗效评价

    文旨在探讨X线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SCRT)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近期疗效. 1 临床资料1997年3月-1998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21例.全部病例采用SCRT.根据CT图像,应用Elekta render plan 3D治疗计划系统(3D-TPS)制定治疗计划.根据肿瘤体积和形状,以肿瘤中心为治疗靶心,选择射线入射方向,进行模拟剂量计算,修正剂量分布,使85%~90%等剂量线包绕90%以上病灶体积.治疗采用Varian2100C直线加速器,6MV X线照射.每次剂量4~6Gy,隔日治疗1次,总治疗剂量平均为37.5Gy(30~45Gy).

    作者:梅欣;黄术林;吴福勇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肝脏、胆囊、脾脏的超声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理改变复杂,累及器官广泛.我们对12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进行了肝、胆、脾脏的超声探查.现将其超声表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洁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带真皮下血管网腹部皮瓣修复手软组织缺损15例分析

    我院利用带真皮下血管网腹部皮瓣修复手软组织缺损15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共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6~65岁,其中5例为陈旧性损伤瘢痕挛缩.治疗方法:首先将受皮区彻底清创,根据缺损大小,于腹部设计好皮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由深筋膜浅层撕起皮瓣,修剪皮下组织,直至看到真皮下血管网,蒂部皮下组织尽量多保留.

    作者:程远胜;张文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精浆内皮素测定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的意义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活性多肽,能特异性促进内皮细胞生长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及神经内分泌作用,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功能调节,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探讨其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我们对51例患者和13例已治愈的患者精浆中内皮索(SET)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曾飞鹏;郝建华;刘春利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止痛效果及宫颈松弛情况.1 临床资料选择19~30岁妊娠6~9周的未产妇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Ⅰ)和对照组(Ⅱ).Ⅰ组48例,人工流产术前行1%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

    作者:刘梅云;刘众毅;冯丽;刘朴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用原子力显微镜检验渗出液细胞

    显微镜是临床检验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电子显微镜发明以后,使临床检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用电镜检验头发以诊断微量元素情况等,但由于一般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复杂且需要真空条件,所以至今没有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规检验.

    作者:侯淑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临床意义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这种炎症损伤可导致气道的破坏及气道重构,所谓气道重构是指炎症损伤后基底膜增厚,平滑肌增生及管腔狭窄[1.2],其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而MMP-9(92KD的明胶酶)是MMPS中的主要成分.哮喘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支气管粘膜的组织中,MMP-9也是MMPS的主要存在形式[3].

    作者:吴洪巧;徐东;汪运山;阮晓云;鞠远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龙津降纤酶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断指再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是血管吻合口的血栓形成.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尤为重要.1999年9月-2001年2月,我们对8例患者进行断指再植手术后,应用龙津降纤酶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正东;宋大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

    疱疹性口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既往常无特效治疗方法.近年来我院应用更昔洛韦治疗50例婴幼儿疱疹性口炎,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瑞兰;杜惠艳;杨硕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淮北某矿学生蛔虫感染普治效果分析

    肠道寄生虫感染是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儿童青少年感染肠道寄生虫后,不仅影响其身体健康,并可导致营养不良和生长障碍,对其学习和认知能力也有一定损害[1].为了解和控制我矿中、小学生的蛔虫感染,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我们于1993-2000年,每年给我矿中小学生集体服药2次,并对学生进行蛔虫感染情况调查,蛔虫感染普治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艳华;产鹏程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肝动脉栓塞术后二期肝切除观察与护理

    本文旨在介绍10例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栓塞术(HAE)后行二期肝切除对晚期肝癌的治疗和护理方法.1 方法本组患者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HAE治疗,术后2~4个月,瘤体明显缩小.

    作者:付尚凌;英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通腑化瘀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速,中风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并成为中老年人的主要疾病,我院自1998年6月-2000年12月,对108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采取通腑化瘀、醒脑开窍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宜菊;王启;王春;王继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一种快速鉴别白色念珠菌培养基的配制及应用

    作者配制应用一种快速鉴别白色念珠菌的培养基,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甲液:葡萄糖5.0g,蛋白胨1.2g,氯化钠1.0g,吐温-800.4ml,氯霉素50mg,加蒸馏水至200ml,加热溶解,pH用0.1mmol/L盐酸,调至(6.0±0.5).

    作者:袁伯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