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8岁.因反复晕厥、抽搐10年,复发15h于2000年2月2日入院.10年前患者走路时突感头昏、胸闷,随后意识丧失,跌倒,呼吸暂停,双眼向上凝视,口角、四肢抽搐,尿失禁.以后上述症状反复多次发作,发作时意识丧失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后意识转清.
作者:魏亮;张书琼;张建忠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精神病并发急腹症易掩盖症状,如及时发现,采取措施得当,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杜绝医疗纠纷.1 观察与护理1.1 病情观察仔细、认真、全面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初发症状.护理人员必须多询问、观察,结合患者的主诉,通过望、触、叩、听的物理手段,捕捉到早期体征,及时通知医生.
作者:赵玉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989年6月23日我院收住一肠套叠患儿,氯胺酮、安定复合麻醉时应用硫喷妥钠,引起麻醉意外,报告如下.1 病历报告患儿,6个月,男,体重8.1kg,全身营养状况良好,腹部胀满,腹肌紧张,拒乳,哭闹,临床诊断为肠套叠,拟全麻下行肠套叠复位术.
作者:涂玉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本文旨在介绍10例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栓塞术(HAE)后行二期肝切除对晚期肝癌的治疗和护理方法.1 方法本组患者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HAE治疗,术后2~4个月,瘤体明显缩小.
作者:付尚凌;英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氧是机体新陈代谢的基本物质,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患者体内氧供状态,患者是否缺氧是治疗与抢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过去临床上仅凭PQ2和SO2等几个指标来判断患者是否缺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血气分析仪已可提供更多的资料,使我们能够全面分析动脉血氧状态.本组通过200例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对其血氧供需平衡状况进行探讨.
作者:贾静;吴秀茹;王虹;秦晓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51岁,于1998年4月30日因发现右胸部肿物2月余入院.查体:生命体征与心肺功能均正常,右上胸部肿物约8cm×4cm大小,质硬,固定,无压痛,与肋骨紧密相连.术前血常规:白细胞总数8.6× 109/L,其中分类不明细胞占29%,血沉116mm/h.骨髓穿刺报告: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M2a).
作者:张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肠道寄生虫感染是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儿童青少年感染肠道寄生虫后,不仅影响其身体健康,并可导致营养不良和生长障碍,对其学习和认知能力也有一定损害[1].为了解和控制我矿中、小学生的蛔虫感染,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我们于1993-2000年,每年给我矿中小学生集体服药2次,并对学生进行蛔虫感染情况调查,蛔虫感染普治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艳华;产鹏程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本文旨在探讨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止痛效果及宫颈松弛情况.1 临床资料选择19~30岁妊娠6~9周的未产妇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Ⅰ)和对照组(Ⅱ).Ⅰ组48例,人工流产术前行1%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
作者:刘梅云;刘众毅;冯丽;刘朴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中青年急性肺栓塞,病死率高,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96年3月-1999年3月确诊的中青年急性肺栓塞2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希柱;胡艳玲;赵姣娥;赵楚敏;姚艳敏;孙文采;王秋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41例患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不典型增生患者.年龄28~52岁,平均43岁.对宫颈糜烂者均行脱落细胞检查,重者行活检无异常者.手术时间好在月经干净2~7d内进行.
作者:冯志辉;刘若梅;陈淑慧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显微镜是临床检验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电子显微镜发明以后,使临床检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用电镜检验头发以诊断微量元素情况等,但由于一般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复杂且需要真空条件,所以至今没有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规检验.
作者:侯淑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这种炎症损伤可导致气道的破坏及气道重构,所谓气道重构是指炎症损伤后基底膜增厚,平滑肌增生及管腔狭窄[1.2],其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而MMP-9(92KD的明胶酶)是MMPS中的主要成分.哮喘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支气管粘膜的组织中,MMP-9也是MMPS的主要存在形式[3].
作者:吴洪巧;徐东;汪运山;阮晓云;鞠远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成功地分离和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以来,对HP及其致病性进行了大量研究.现有资料表明,HP为慢性胃炎的致病菌,并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瘤等疾病具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还显示,局部炎症可有系统损害,持续感染能诱发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引起感染局部和远位器官的损害.除胃肠疾病与HP相关外,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皮肤疾病等与HP感染也有关联,并引起广泛的关注.
作者:赵云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疱疹性口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既往常无特效治疗方法.近年来我院应用更昔洛韦治疗50例婴幼儿疱疹性口炎,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瑞兰;杜惠艳;杨硕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乳腺Paget's disease,又称乳腺湿疹样癌.发病率约为女性乳腺癌的3%[1].由于临床表现酷似湿疹,病理变化比较复杂,故易误诊.我院于1991年12月-2000年12月共收治21例,有8例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睿心;崔志欣;于森民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机械通气患者易发生应激性溃疡,临床上常用雷尼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但应用雷尼替丁因其减少了胃酸分泌,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而硫糖铝亦有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的作用,但因其对胃酸分泌无作用,对胃内pH值无影响.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我院自1999年4月-2000年4月对76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双盲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张宁;江佩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前细胞凋亡(Apoptosis)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胞凋亡也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具有特殊形态学和生化改变的生理性细胞死亡形式.细胞凋亡在多种血液病骨髓涂片及活检中的形态学观察已有报道.但对恶性血液病骨髓涂片中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文献报道尚少.本文对我院1997年1月-2000年4月确诊的46例未经特殊治疗的骨髓转移癌、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瘤及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骨髓涂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这些疾病多存在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但不同的疾病出现率及数量不尽相同,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姚丽;朱芸;王崇;王艳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速,中风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并成为中老年人的主要疾病,我院自1998年6月-2000年12月,对108例中风病急性期患者采取通腑化瘀、醒脑开窍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宜菊;王启;王春;王继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我院利用带真皮下血管网腹部皮瓣修复手软组织缺损15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共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6~65岁,其中5例为陈旧性损伤瘢痕挛缩.治疗方法:首先将受皮区彻底清创,根据缺损大小,于腹部设计好皮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由深筋膜浅层撕起皮瓣,修剪皮下组织,直至看到真皮下血管网,蒂部皮下组织尽量多保留.
作者:程远胜;张文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近年发病率有所增高[1].治疗粗隆间骨折的方法较多,但发生内固定失败者亦较多见.我院1996-1999年收治28例,均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陈春海;陈维君;陈超;王鹏;张国庆 刊期: 200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