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CT表现

张希中;孙建明;张全英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诊断价值, 定性定位, 病理证实, 手术, 临床, 检查, 疾病, 病例, 报告
摘要: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CT对其有较好的定性定位诊断价值.我院1993年9月-2000年7月行CT检查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3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结果报告如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右上胸壁粒细胞肉瘤1例

    1病历报告患者,女,51岁,于1998年4月30日因发现右胸部肿物2月余入院.查体:生命体征与心肺功能均正常,右上胸部肿物约8cm×4cm大小,质硬,固定,无压痛,与肋骨紧密相连.术前血常规:白细胞总数8.6× 109/L,其中分类不明细胞占29%,血沉116mm/h.骨髓穿刺报告: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M2a).

    作者:张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止痛效果及宫颈松弛情况.1 临床资料选择19~30岁妊娠6~9周的未产妇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Ⅰ)和对照组(Ⅱ).Ⅰ组48例,人工流产术前行1%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

    作者:刘梅云;刘众毅;冯丽;刘朴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硫糖铝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疗效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易发生应激性溃疡,临床上常用雷尼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但应用雷尼替丁因其减少了胃酸分泌,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而硫糖铝亦有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的作用,但因其对胃酸分泌无作用,对胃内pH值无影响.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我院自1999年4月-2000年4月对76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双盲研究,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张宁;江佩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螺旋CT诊断肺内孤立结节或肿块的价值与限度

    肺内孤立结节、肿块的诊断,影像学检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螺旋CT问世以来,对肺内小结节的定性诊断有了进一步提高.尽管如此,在良、恶性结节或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仍会遇到不少问题,因为没有一个征象是特异的,只能提示良恶性的可能性.有些征象可在良恶性病变中交叉重叠出现,但如果能掌握良恶性病变的主要形态学特点,根据其可靠性大小,进行综合分析,并运用合理的CT检查获得更多细节和信息,对大多数病例可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现对我院1997年6月-2000年11月期间经胸部螺旋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肺内孤立结节或肿块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郭志芹;刘海霞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精神病并发急腹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精神病并发急腹症易掩盖症状,如及时发现,采取措施得当,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杜绝医疗纠纷.1 观察与护理1.1 病情观察仔细、认真、全面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初发症状.护理人员必须多询问、观察,结合患者的主诉,通过望、触、叩、听的物理手段,捕捉到早期体征,及时通知医生.

    作者:赵玉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融合肾并发左侧巨大肾积水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31岁,主因间歇性左腰部疼痛一个月,于2001年2月12日入院.一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腰部疼痛,呈间歇性发作,为隐痛,偶呈绞痛,无放散.不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亦无脓尿.生命体征:T 36.7℃,P78/min,R 18/min,BP 17/11kPa.

    作者:关晓海;陈晶;陈桂芝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用原子力显微镜检验渗出液细胞

    显微镜是临床检验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电子显微镜发明以后,使临床检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用电镜检验头发以诊断微量元素情况等,但由于一般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复杂且需要真空条件,所以至今没有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规检验.

    作者:侯淑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p16INK4、 nm23/NDPK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由于抑癌基因通过负性调节细胞生长作用可阻止细胞的癌变,因此抑癌基因一直是肿瘤研究的热点.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81例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p16INK4及nm23/NDPK的表达情况,以评价其在肺癌诊断分型及判断预后方面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玉龙;王每先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龙津降纤酶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断指再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是血管吻合口的血栓形成.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尤为重要.1999年9月-2001年2月,我们对8例患者进行断指再植手术后,应用龙津降纤酶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正东;宋大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结核性腹膜炎诊断的再探讨(附4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早期、轻型或极不典型的结核性腹膜炎越来越多,加之腹水查找抗酸杆菌及腹水培养阳性率均极低,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本文通过对46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核性腹膜炎诊断的注意事项.

    作者:张树荣;范宗江;田学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临床意义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这种炎症损伤可导致气道的破坏及气道重构,所谓气道重构是指炎症损伤后基底膜增厚,平滑肌增生及管腔狭窄[1.2],其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而MMP-9(92KD的明胶酶)是MMPS中的主要成分.哮喘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支气管粘膜的组织中,MMP-9也是MMPS的主要存在形式[3].

    作者:吴洪巧;徐东;汪运山;阮晓云;鞠远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尘肺患者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对策

    尘肺患者发生呼吸道炎症时,可表现为咳嗽、咳痰,细菌引起可咳脓性痰、黄痰、绿痰,病毒性呼吸道炎症一般咳白色痰.大部分患者有气短、胸闷,部分患者有发热,白细胞升高,或中性粒细胞增加.纳差、喘息、呼吸困难也是常见症状.

    作者:李广宗;赵月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72例临床分析

    文旨在探讨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其方法:对72例子宫小于孕4个月大小的子宫肌瘤患者行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同期随机选择78例类似患者采用传统腹式纵切口子宫切除术对照.结果: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方面有显著差异.作者认为腹式横切口子宫切除术切口美观,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患者康复快,较传统腹式纵切口子宫切除术有一定优越性.

    作者:戴红艳;郑玉清;包晓丽;张斯琴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89例住院中学生肺结核临床分析

    肺结核在中学生中发病率并不高,但由于中学生学习负担较重,且部分为住校生,因此症状容易忽视,诊断后规则治疗亦有困难,现对我院1986-1999年收治的89例中学生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疗效进行分析.

    作者:徐振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贲门失弛缓症并多处巨大食管憩室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47岁.进食后恶心呕吐12年,进行性加重2年,近2个月恶心呕吐频繁,严重影响进食,且进食后颈部出现肿块,呕吐后肿块减小.查体:恶液质状态,心肺无异常.X线胸片示右上纵隔增宽,呈弧形.X线食管钡餐示主动脉弓上方食道呈囊性扩张,直径约8cm左右,并可见有食物残渣影.

    作者:任淑华;周立君;马以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恶性血液病骨髓涂片中凋亡细胞形态学观察

    目前细胞凋亡(Apoptosis)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细胞凋亡也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具有特殊形态学和生化改变的生理性细胞死亡形式.细胞凋亡在多种血液病骨髓涂片及活检中的形态学观察已有报道.但对恶性血液病骨髓涂片中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文献报道尚少.本文对我院1997年1月-2000年4月确诊的46例未经特殊治疗的骨髓转移癌、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瘤及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骨髓涂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这些疾病多存在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但不同的疾病出现率及数量不尽相同,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姚丽;朱芸;王崇;王艳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近年来研究发现高血压病(EH)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ISR)关系密切,ISR是血压增高的重要机制之一,是一个独立的心血管病危险因子[1].一种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除降压外,应对ISR也有改善作用.本文观察苯那普利(Benazepril),在降压同时对EH患者ISR的影响.

    作者:彭永权;王月康;李明霞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200例患者血氧供需平衡结果分析

    氧是机体新陈代谢的基本物质,在临床医疗工作中,患者体内氧供状态,患者是否缺氧是治疗与抢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过去临床上仅凭PQ2和SO2等几个指标来判断患者是否缺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血气分析仪已可提供更多的资料,使我们能够全面分析动脉血氧状态.本组通过200例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对其血氧供需平衡状况进行探讨.

    作者:贾静;吴秀茹;王虹;秦晓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脑电图表现为爆发性抑制的阿斯综合征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8岁.因反复晕厥、抽搐10年,复发15h于2000年2月2日入院.10年前患者走路时突感头昏、胸闷,随后意识丧失,跌倒,呼吸暂停,双眼向上凝视,口角、四肢抽搐,尿失禁.以后上述症状反复多次发作,发作时意识丧失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后意识转清.

    作者:魏亮;张书琼;张建忠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嗜铬细胞瘤并发腹膜后腔血肿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33岁,主因左侧腹痛2d,加重1d入院.查体:患者腹痛剧烈,不能站立,面色苍白,汗出.平素易头晕,尿检儿茶酚胺含量增高.

    作者:刘力剑;张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主办:河北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