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伟;李保东
近年来,早期、轻型或极不典型的结核性腹膜炎越来越多,加之腹水查找抗酸杆菌及腹水培养阳性率均极低,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本文通过对46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核性腹膜炎诊断的注意事项.
作者:张树荣;范宗江;田学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文旨在探讨应激性溃疡的治疗新方法.1 治疗方法应用随机双盲法分组.观察组: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58.8岁;首日应用洛赛克40mg+NS 20ml静注,12h后再重复应用一次,以后每d一次,同时以常温NS溶解凝血酶,浓度200~500U/ml,于呕血后服用或胃管吸尽胃内积血后注入,首剂4 000~10 000U,以后2 000~4 000U,一般4~6h1次,若判定出血已停止后,
作者:刘永玲;曹浩;刘文;张业斌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山莨菪碱、蝮蛇抗栓酶及卡托普利对实验大鼠糖尿病肾病(DN)的预防作用.方法 SD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及各糖尿病治疗组.以四氧嘧啶腹腔内注射制成糖尿病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给予上述药物治疗,每周5次,共14周.取肾脏行光镜和电镜检查,并进行图像分析,同时行蛋白糖基化产物测定.结果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蛋白糖基化产物水平明显降低(P<0.01);除蝮蛇抗栓酶组外,其他治疗组大鼠肾小球截面积亦明显缩小(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P<0.05);电镜显示,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显著的不均匀增厚,而各治疗组病变较轻.上述各种药物疗效均以卡托普利组为明显.结论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治疗可减慢实验大鼠DN的进展.
作者:翁孝刚;赵玉洲;陈三敏;赵志勇;郭永年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氨氯地平作为一种长效、新型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们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氨氯地平的抗高血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芬;邵忠仁;王来艳;李凤兰;郑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作者配制应用一种快速鉴别白色念珠菌的培养基,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甲液:葡萄糖5.0g,蛋白胨1.2g,氯化钠1.0g,吐温-800.4ml,氯霉素50mg,加蒸馏水至200ml,加热溶解,pH用0.1mmol/L盐酸,调至(6.0±0.5).
作者:袁伯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本文将消炎痛栓用于术后镇痛并与硬膜外丁哌卡因吗啡混合液比较或联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将年龄18~60岁120例ASAⅠ~Ⅱ级无凝血障碍和消化道溃疡,心、肝、肾正常的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
作者:张庆文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 临床资料1988年3月-2000年9月共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2 172例,其中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36例.X线钡剂造影示:胃中度扩张,胃蠕动减弱或消失.胃镜检查19例,可见胃扩张,胃粘膜及吻合口不同程度水肿,8例胆汁反流,17例胃蠕动减弱或消失.随机分成观察组20例,对照组16例,在胃肠减压等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复方大承气汤:
作者:孟伟;李保东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58岁.因反复晕厥、抽搐10年,复发15h于2000年2月2日入院.10年前患者走路时突感头昏、胸闷,随后意识丧失,跌倒,呼吸暂停,双眼向上凝视,口角、四肢抽搐,尿失禁.以后上述症状反复多次发作,发作时意识丧失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后意识转清.
作者:魏亮;张书琼;张建忠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为了解银川市中小学生贫血发病情况及蛔虫卵感染状况,我们于1998年10月抽取了城区7所中小学校的413名在校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花虎;杨惠芳;丁建国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31岁,主因间歇性左腰部疼痛一个月,于2001年2月12日入院.一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腰部疼痛,呈间歇性发作,为隐痛,偶呈绞痛,无放散.不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亦无脓尿.生命体征:T 36.7℃,P78/min,R 18/min,BP 17/11kPa.
作者:关晓海;陈晶;陈桂芝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显微镜是临床检验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电子显微镜发明以后,使临床检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用电镜检验头发以诊断微量元素情况等,但由于一般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复杂且需要真空条件,所以至今没有广泛应用于临床常规检验.
作者:侯淑莲 刊期: 200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梗阻的患者实施一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方法 24例左半结肠癌梗阻的患者,采用术前低压灌肠清洁远端肠道、术中结肠灌洗,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等综合措施,手术中完成一期肠切除吻合.结果开始正常排便时间:3d 4例;4d 5例;5d 10例;6d 3例;7d 以上2例.吻合口漏:1例;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愈合.术后住院时间:12-45d,大多数20~23d.全组患者无死亡.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综合的治疗措施,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是一期切除吻合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高杰;崔崇仁;孙松鹏;侯军;杨国立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成功地分离和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以来,对HP及其致病性进行了大量研究.现有资料表明,HP为慢性胃炎的致病菌,并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瘤等疾病具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还显示,局部炎症可有系统损害,持续感染能诱发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引起感染局部和远位器官的损害.除胃肠疾病与HP相关外,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皮肤疾病等与HP感染也有关联,并引起广泛的关注.
作者:赵云猛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 病历报告 患者,女24岁,主因间断性左侧胸闷胸痛12年,加重1月收入院.1986年5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胸闷,在本县医院诊断为胸膜炎治疗,胸穿时抽出清亮液体.1987年7月在州医院确诊为左肺包虫,行左肺包虫囊肿摘除术.
作者:严峻;徐玉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断指再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是血管吻合口的血栓形成.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尤为重要.1999年9月-2001年2月,我们对8例患者进行断指再植手术后,应用龙津降纤酶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正东;宋大龙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文旨在探讨X线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SCRT)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近期疗效. 1 临床资料1997年3月-1998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21例.全部病例采用SCRT.根据CT图像,应用Elekta render plan 3D治疗计划系统(3D-TPS)制定治疗计划.根据肿瘤体积和形状,以肿瘤中心为治疗靶心,选择射线入射方向,进行模拟剂量计算,修正剂量分布,使85%~90%等剂量线包绕90%以上病灶体积.治疗采用Varian2100C直线加速器,6MV X线照射.每次剂量4~6Gy,隔日治疗1次,总治疗剂量平均为37.5Gy(30~45Gy).
作者:梅欣;黄术林;吴福勇 刊期: 2001年第09期
1 病历报告患者,男,68岁.因心悸、胸闷1周,加重2d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10年.体检:BP 19/10kPa,两肺呼吸音清,心率80/min,律不齐,未闻及杂音.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电图(图1)示房性节律,心房律规则,心房率214/min,Ⅱ、Ⅲ、avF导联可见典型的锯齿状F波,F波多以2 :1下传心室,部分以4:1下传,当F波以2:1下传时,下传的F-R间期逐渐延长,后以3个F波下传连续受阻而结束1个周期,重复出现.心电图诊断:房扑伴房室传导交替性文氏现象.
作者:叶礼海;吴淑霞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本文旨在探讨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止痛效果及宫颈松弛情况.1 临床资料选择19~30岁妊娠6~9周的未产妇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Ⅰ)和对照组(Ⅱ).Ⅰ组48例,人工流产术前行1%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
作者:刘梅云;刘众毅;冯丽;刘朴 刊期: 2001年第09期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这种炎症损伤可导致气道的破坏及气道重构,所谓气道重构是指炎症损伤后基底膜增厚,平滑肌增生及管腔狭窄[1.2],其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而MMP-9(92KD的明胶酶)是MMPS中的主要成分.哮喘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支气管粘膜的组织中,MMP-9也是MMPS的主要存在形式[3].
作者:吴洪巧;徐东;汪运山;阮晓云;鞠远荣 刊期: 2001年第09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近年发病率有所增高[1].治疗粗隆间骨折的方法较多,但发生内固定失败者亦较多见.我院1996-1999年收治28例,均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陈春海;陈维君;陈超;王鹏;张国庆 刊期: 200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