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丁学屏从脾论治肥胖病临床经验

陈清光;戴正乾;陶枫;姚政;徐佩英;陆灏

关键词:肥胖病, 从脾论治, 名医经验, 丁学屏
摘要:介绍全国名老中医丁学屏教授治疗肥胖病的临证经验.丁师提出“脾土乃伤”是肥胖病的核心病机,气血津液的亏损、痰湿瘀浊与邪火胶着导致变证丛生;肥胖病应当从脾论治,复方多法并举.
上海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柴胡皂苷d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Sd)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potential,△ψm)及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SH-SY5Y细胞,将细胞置于分别含0~10 μmol/L SSd的DMEM高糖培养基中,作用48 h;Rh123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Tunel法、吖啶橙(AO)/溴化乙啶(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8 ~ 10 μmol/L SSd预处理的SH-SY5Y细胞TUNEL染色后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1);AO/EB染色后可见明显的阳性细胞.此外,不同浓度的SSd作用后均可见SH-SY5Y细胞中Rh123荧光强度减弱,且细胞Rh123荧光强度降低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一定浓度的SSd可引起SH-SY5Y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影响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作者:李妍;赵东海;张巍;罗军;朱文赫;吕士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郁证发微(十一)——郁证奔豚论

    探讨奔豚气病与郁证的关系.认为奔豚气病的临床表现符合郁证的特征,具有情志因素致病的特点,易感人群具有情志性疾病的气质禀赋,其发病机制与精神神经功能障碍有关,提示奔豚气病在本质上属于郁证的范畴.

    作者:耿琦;蒋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药防治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综述中医药防治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研究进展.蒽环类抗肿瘤药物是引起化疗后心脏毒性的常见药物,通过文献检索,对目前中医药防治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发现单味中药、复方及中药注射剂均具有一定的防治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

    作者:郝炜;刘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清热药有效成分抗胰腺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综述分析清热药有效成分抗胰腺癌的药理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抗肿瘤转移和增加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朱世敏;唐英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化瘀方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心肌损伤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化瘀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瘀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血浆心肌损伤相关指标(LDH、CK-MB、cTNI)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改善率分别为70.00%和4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与治疗24h后组内比较,两组LDH、CK-M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N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24 h后比较,LDH、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7天后比较,治疗组LDH、CK-M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LDH、cTN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7天后比较,LDH、CK-MB、cTN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脓毒症休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心肌受损程度、改善心功能,对心脏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孙鑫;石怡;陈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丁学屏从脾论治肥胖病临床经验

    介绍全国名老中医丁学屏教授治疗肥胖病的临证经验.丁师提出“脾土乃伤”是肥胖病的核心病机,气血津液的亏损、痰湿瘀浊与邪火胶着导致变证丛生;肥胖病应当从脾论治,复方多法并举.

    作者:陈清光;戴正乾;陶枫;姚政;徐佩英;陆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从六气圆运动析朱丹溪“相火论”

    从人体六气运动的气机升降规律探讨朱丹溪“相火论”.认为“相火论”虽言及生理和病理的相火,但更强调病理的“相火”,此火不能潜藏守位乃是由于六气运动不圆所致的心肾不交,同时从丹溪临证用药中分析所得理论.

    作者:汤煜媛;刘成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谈勇辨治恶阻临床经验

    介绍谈勇教授治疗恶阻经验.认为主证为肝胃不和,可兼脾胃虚弱、痰湿阻滞;治疗时在相应方药基础上辅以中药熏蒸,效果良好.并附验案1则.

    作者:盛文洁;谈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养阴活血通络汤治疗阴虚血瘀型稳定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养阴活血通络汤治疗阴虚血瘀型稳定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阴虚血瘀型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养阴活血通络汤治疗,对照组予舒利迭吸人剂.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肺通气功能(FEV1%、FEV1/FVC)、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值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EV1%、FEV/FVC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EOS计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阴活血通络汤治疗阴虚血瘀型稳定期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满意,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肺通气功能.

    作者:杨毅勇;陈晓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石氏理气固腰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石氏理气固腰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组予石氏理气固腰汤加减.两组疗程均为21天,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及JOA腰部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终完成试验者100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②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和8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疼痛VAS评分的降低与JOA腰部功能评分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氏理气固腰汤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腰痛,改善腰部活动能力.

    作者:江建春;邱德华;蔡奇文;郭天旻;王敖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仝小林“神系疾病”辨治要点及“态靶结合”选药思路

    介绍仝小林神系疾病辨治要点及态靶结合选药思路.其将顶焦从传统的三焦理论中剥离出来,建立“四焦八系”理论,从神系病辨治的实践层面主张脑主神明,认为临床中许多精神、情志类疾患实际属于脑的神系病变,神经系统疾病实际属髓系病变.并建立顶焦刚柔辨治体系,执简驭繁地提出神系病辨治要点;强调中西医结合,提出态靶同调的临证选方遣药法则.

    作者:何莉莎;王涵;顾成娟;赵林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金匮要略》“虚劳”三方再识

    分别从药物组成、用药剂量、治疗病证、配伍与方证等方面论述《金匮要略》所载虚劳方.提出仲景治虚劳,谨守《内经》原则,重在调阴阳的观点.认为炙甘草汤、小建中汤、八味肾气丸分别为上中下焦的阴阳同调方,建议《方剂学》将三方列入“阴阳并补剂”.

    作者:史欣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从精室特性论治精浊

    从精室既藏又泄、宜通不宜滞的生理特性切入,阐发精浊病发病的主要病因在于精室之藏泄失宜、易感湿热、易留瘀滞,并从脏腑虚实、正邪角度阐明精浊病早、中、后期的不同病机及病理特点,论述各个分期施治原则和不同证型的具体治法.

    作者:张伟;孙长文;季军;时善炜;王克邪;应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清肺化痰方对哮喘性支气管炎婴幼儿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清肺化痰方治疗婴幼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57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76例),在服用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液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清肺化痰方和射干合剂,疗程10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3%,对照组为86.84%;两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Rrs SO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rs SO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清肺化痰方治疗婴幼儿哮喘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良好,且能改善肺功能.

    作者:张亦群;张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针灸治疗失眠选穴组方规律分析

    目的 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基于临床文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失眠的穴位配伍规律,总结针灸治疗失眠的核心处方.方法 检索1997 ~2015年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文献,将其中的辨证分型、穴位处方等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中的穴位配伍规律.结果 ①共纳入86篇文献、237首穴位处方,涉及10个证型,其中以心脾两虚证(21.9%)和肝郁化火证(21.5%)为多见;②使用频次较高的穴位依次为神门(80.6%)、百会(68.8%)、三阴交(61.2%)、四神聪(56.5%)、内关(54.0%)等;③设定置信度为0.8、支持度为47,得到23组穴位;④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2,得到核心处方7首.结论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是一种挖掘和分析针灸选穴配伍规律的重要辅助工具,本研究得到的穴位配伍规律和核心处方可为临床治疗失眠提供参考.

    作者:叶天龙;周时高;王延红;王淼;许洁睿;刘飞;魏华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IL-6/STAT3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机制及香连丸对其的干预作用

    目的 通过STAT3抑制剂及香连丸的干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IL-6、STAT3蛋白变化,探讨UC发病中IL-6/STAT3信号通路的变化机制.方法 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香连丸)、抑制剂组、中药+抑制剂组.采用经典TNBS灌肠法复制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予抑制剂AG-490腹腔注射及香连丸灌胃干预.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损伤程度并评分,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结肠黏膜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IL-6、STAT3蛋白变化.结果 UC模型大鼠结肠部位溃疡形成,肉眼及镜下观察可见炎症、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与正常组比较,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IL-6、STAT3蛋白表达均显著增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抑制剂组及中药+抑制剂组结肠组织中IL-6、STAT3蛋白表达水平相对降低(P <0.001).结论 IL-6/STAT3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异常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基础,香连丸可通过调节IL-6/STAT3通路抑制UC肠黏膜STAT3的活化,促进炎症细胞凋亡,从而起到临床治疗作用.

    作者:董艳;曹永清;陆金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土白术药材中(6E,12E)-十四癸二烯-8,10-二炔-1,3-二乙酸酯和芹烷二烯酮的定性定量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土白术药材中(6E,12E)-十四癸二烯-8,10-二炔-1,3-二乙酸酯(TDEYA)和芹烷二烯酮两种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采用G254薄层硅胶预制板,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0:1)为展开剂,置紫外光(254 nm)下检视.高效液相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甲酸溶液(67:33),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m.、结果 TDEYA和芹烷二烯酮在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上均获得良好的分离,可作为土白术药材的定性定量指标.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为评价土白术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检测方法.

    作者:马斯怡;侴桂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肠吉泰对IBS内脏高敏感大鼠背根神经节5-HT2AR、5-HT7R和TRPV1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肠吉泰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内脏敏感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5-羟色胺2A受体(5-HT2Areceptor,5-HT2AR)、5-羟色胺7受体(5-HT7 receptor,5-HT7R)和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1,TRPVl)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肠吉泰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Al-chaer直肠醋酸刺激法建立内脏高敏感性大鼠模型.造模期间阳性药对照组大鼠醋酸刺激前半小时给予capsazepine(TRPV1阻断剂)腹腔注射(2μg/g),其余各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给予相同体积的溶剂腹腔注射.造模结束4周后,肠吉泰各治疗组每日分别给予低剂量(2.5 g/kg)、中剂量(5 g/kg)和高剂量(10g/kg)中药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阳性药对照组每日分别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治疗4周后,采用结直肠气囊扩张法记录大鼠的腹部回缩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计分来评估各组大鼠的内脏敏感性.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BS内脏敏感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5-HT2AR、5-HT7R和TRPV1的表达.结果 当气囊压力在40、60、80 mmHg时,模型对照组AWR评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当气囊压力在40、60 mmHg时,肠吉泰各剂量治疗组AWR评分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P<0.01);模型对照组大鼠脊髓背根神经节5-HT2AR、5-HT7R和TRPV1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肠吉泰各剂量组背根神经节的5-HT2AR、5-HT7R和TRPV1表达明显下降(P<0.01);肠吉泰高剂量组脊髓背根神经节的5-HT2AR、5-HT7R和TRPV1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肠吉泰能降低IBS内脏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背根神经节5-HT2AR、5-HT7R和TRPV1表达有关.

    作者:李莉;丛军;张正利;蔡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足方对糖尿病足溃疡影响的临床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糖足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足伴发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在相同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予糖足方冲剂,对照组加予安慰剂颗粒.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溃疡大小、糖代谢指标(FPG、2hPG、HbA1C)和炎症相关指标(WBC、Hs-CRP、D-葡聚糖)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7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溃疡的长径与短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2hPG、WBC、Hs-CRP及D-葡聚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糖足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足伴发溃疡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闫少庆;柳国斌;李文惠;张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辨证论治”词语源流考

    系统检索古代医籍,梳理其中与“辨证论治”相关的词语,分析其源流.“辨证论治”在古医籍中有共四十一种不同的记载方式,其中与“辨证”相似的表述有十七种,早的记载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的“平脉辨证”;与“辨证论治”类似的表述有二十四种,同义词首次记载见于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五科凡例》中的“因病以辨证,随证以施治”;“辨证施治”首见于明代周之干《慎斋遗书·卷二》,而“辨证论治”首载于清代章虚谷《医门棒喝·卷三》.古医籍载述的“辨证”,包括辨病名、辨症状、辨脉证、辨病因、辨病位、辨证候、辨病性、辨证型等八种形式.考证“辨证论治”词语源流及发展脉络,对于准确把握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佳缘;王宇;陈艳焦;杨永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上海中医药杂志

上海中医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