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30例临床观察

王静;岳妍;周正华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脾胃虚寒,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消化性溃疡是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总称,是一种全球性的常见病,约10%的人患过此病,约1%可转化为胃肠癌,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癌前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1].2010 - 03-2011 - 10,我们采用老蔻丸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30例,并与单纯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障碍150例

    围绝经期抑郁障碍是在围绝经期发生的一种精神疾病,一般女性多发于45 ~55岁.其主要特点是:在围绝经期首次发病,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可达8~12年:心理异常以情感忧郁、焦虑和紧张为主,可有疑病、自罪、嫉妒和妄想,但无智力障碍;大多数患者伴有失眠、躯体不适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并伴有内分泌功能尤其是性腺功能减退等.

    作者:强立新;张倩;刘玉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恢刺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现察恢刺法治疗骨折术后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予被动活动肩关节后再行主动运动训练;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恢刺法.2组均15 d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主动运动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肩部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及肩关节主动运动ROM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恢刺法对骨折术后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作者:侯志;罗开民;杨琳;戚天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方治疗小儿病症验案3则

    《伤寒论》为中医经典古籍,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其所用之方因来源于实践,证之于临床,被奉为经方,且在现代临床中也应用广泛.笔者在临床应用中遵循经方之义,但又不拘泥于经方,并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将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及小柴胡汤应用于小儿病症的治疗,疗效颇佳,兹举隅如下.

    作者:张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电针配合隔药灸治疗慢性咽炎53例疗效观察

    慢性咽炎是门诊常见的慢性病,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1].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有异物感、干痒、干咳及干呕等.其病程长,症状缠绵而顽固.2007 - 10-2009 - 11,我们采用电针配合隔药灸治疗慢性咽炎53例,并与电针治疗53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王艳芳;李鸿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验案1例

    1典型病例李某,男,55岁.2011-01-13初诊.双下肢无力,伴语言不利2个月.患者于2010-11 -11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肢体无力,休息后无缓解,遂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查颅脑MRI示大面积小脑梗死,收治人院,予脱水、抗凝、降压及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现为进一步康复来门诊治疗.

    作者:冯伟;申鹏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夏枯草开音合剂治疗慢性喉炎4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夏枯草开音合剂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喉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夏枯草开音合剂,每次20mL,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40例予金嗓散结丸,每次60粒,每日2次口服.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声音嘶哑、局部检查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总有效率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声音嘶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局部检查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夏枯草开音合剂治疗慢性喉炎疗效疗效确切.

    作者:郭裕;马凤梅;王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补肾生精汤对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

    男性不育症是男科常见病症之一,资料表明世界人口中有10%的夫妇患不育症,而其中男性原因造成的不育占30%~40%[1].精液质量与男性不育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也是男性不育症诊断与疗效观察的重要实验依据.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精液质量的研究表明,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环境污染、性观念的改变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男性精液质量普遍下降,男性不育症的患病率有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2].男性不育症患者中,少弱精于症是常见的因素之一[3].2007 - 09-2008 - 05,我们应用补肾生精汤治疗少弱精子症30例,观察其对患者精液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

    作者:张国锋;王彩霞;李朋;周云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祛风通窍、宣痹化痰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42例疗效观察

    2009 - 03-2011 - 06,我们采用祛风通窍、宣痹化痰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combined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syndrome,CARAS)42例,并与西医治疗3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刘华平;史锁芳;吴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动力灸联合针刺疗法配合心理疏导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

    动力灸是南京名老中医陶昆教授在古老的太乙神针灸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成的一种治疗技术,该疗法将灸法治疗、推拿手法治疗、药物作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具有温热感的推拿手法,经临床证实对多种脊柱相关疾病疗效确切[1].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压迫周围血管、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2],好发于40岁左右的经常伏案工作的人群.2009 - 05-2010 - 01,我们在均予心理疏导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动力灸联合常规针刺疗法治疗颈椎病50例,并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陈莉秋;张娜;马庭秀;刘立飞;朱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根痛平片快速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 制订简便、快捷的根痛平片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在2块薄层板上鉴别葛根、续断、白芍药、甘草和乳香.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乙腈-0.1%磷酸溶液(11.5:8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同时测定根痛平片中葛根素与芍药苷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识别,阴性无干扰.2种规格、7批样品根痛平片中芍药苷及葛根素含量分别为2.64 ~4.59、0.82 ~ 1.60mg/片.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色谱峰保留时问一致,空白样品无干扰.葛根素进样量在0.01512 ~1.512μ,芍药苷进样量在0.0612~2.04 μg,分别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葛根素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 =0.64%;芍药苷平均回收率为100.78%,RSD=0.90%.结论 根痛平片快速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快捷、实用.

    作者:董占军;韩桂茹;王新光;安丽娜;申玉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中医学专业认证既是国内的又是国际的,探索中医教育特点和规律,开展中医学教育认证,将会推动全球中医教育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和国际化,对指导高等中医教育的改革和建设,整体提高高等中医教育教学水平,确立我国中医药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主体地位、主导性,从而培养能够参与国际医学交流和竞争的高级中医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克祥;黄国辉;苏文军;黄慧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药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20例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病导致肾功能损害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生终末期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蛋白尿[1]、血尿[2]及血压水平等[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肾脏有显著的保护作用.2009 - 10-2011 - 02,笔者在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治疗CKD 3期20例,并与单纯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2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冯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止消通脉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止消通脉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倒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治疗组60例加止消通脉宁治疗,对照组60例加甲钴胺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山梨酸醇含量、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及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4%,对照组总有效率5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山梨醇含量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均降低(P<0.01).2组治疗后FPG、2hPG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较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增快(P<0.01).结论 止消通脉宁可以改善DPN患者神经组织的供血、供氧,纠正神经细胞内的代谢紊乱,改善DPN患者症状.

    作者:郑国军;张菊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芪药消渴胶囊对高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 观察芪药消渴胶囊对高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GMCs体外培养技术,采用含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制备不同浓度芪药消渴胶囊的含药血清,筛选佳葡萄糖浓度,在葡萄糖的诱导下,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 TT)比色法检测并观察不同时间、不同浓度下GMCs增殖情况.结果 在不同时间点,空白组细胞生长为缓慢.与空白组比较,在相同培养条件下,0.4 g/L葡萄糖组及0.5 g/L葡萄糖组在48h、72h对GMCs增殖有刺激作用(P<0.05,P<0.01),0.6 g/L葡萄糖组0.7 g/L葡萄糖组、0.8 g/L葡萄糖组在24h、48h、72h对GMCs增殖有明显刺激作用(P<0.05,P<0.01),其中0.6 g/L萄萄糖组在48 h、72h对GMCs增殖刺激作用较强(P<0.01).提示0.6 g/L葡萄糖为GMCs增殖的佳刺激浓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生长迅速(P<0.05,P<0.01);与高糖组比较,芪药消渴胶囊含药血清各组细胞在48 h、72 h生长缓慢(P<0.05),提示芪药消渴胶囊对高糖诱导的GMC8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芪药消渴胶囊具有抑制GMCs增殖作用.

    作者:王亚军;孟建国;黄淑凤;李朋朋;侯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益心升率方治疗阳气亏虚型窦性心动过缓2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益心升率方治疗阳气亏虚型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9例阳气亏虚型窦性心动过缓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予益心升率方,对照组21例予特布他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疗效指数、平均即刘心率、24h总心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和疗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疗效优于治疗组.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益心升率方治疗阳气亏虚型窦性心动过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李嵩岩;李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及白细胞介素-8(IL -8)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0例ARDS患者随机为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加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5倒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d.统计临床疗效,检测2组入院后第1、3、5、7 dTNF及IL -8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82.8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入院后第3、5、7 dTNF及IL -8水平与本组入院后第1d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2组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降低ARDS患者TNF及IL-8水平,阻断肺损伤演变进程,促进肺组织修复和肺功能恢复.

    作者:姜丽杰;李霞;焦丽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耳压结合推拿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40例疗效观察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反复发作的阵发性鼻内痒、鼻塞、喷嚏及流涕为主症,且有鼻塞、嗅觉减退等,顽固难愈.2009 -01-2011 -01,我们运用耳压结合推拿治疗PAR 4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王全权;黄慧敏;宗芳;陈海林;章茂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针刺、走罐合牵拉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2例临床观察

    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给患者生活造成不便.2008 - 11-2011 - 11,我们采用针刺、走罐合牵拉治疗肩周炎42例,结果如下.

    作者:赵学萍;李彦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李春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炎性反应,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诊治已成为当前中西医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医学认为,CAG属胃脘痛、嘈杂、痞满等范畴.

    作者:杨立红;李春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推拿手法为主治疗颈性眩晕30例临床观察

    眩晕是指以头目昏眩为主诉的病症,因颈椎退变或损伤引起的眩晕称为颈性眩晕.颈性眩晕为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2009 -03-2009 -06,笔者采用推拿手法为主治疗颈性眩晕30例,结果如下.

    作者:罗志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