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强;陈雪清;魏晓楠;王云昭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常见皮肤病,好发于青壮年颜面部和手背部,临床治疗比较棘手.2008-05-2010-09,我们采用自拟中药煎剂外敷联合卡介苗素肌肉注射治疗扁平疣42例,并与喷昔洛韦乳膏外涂联合卡介苗素肌肉注射3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高月平;齐娇;王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在农村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着广大农民的健康和劳动生产力.2008-03-2010-08,我们采用疏肝健胃方治疗肝胃不和型CAG 48例,并与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4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李卫平;赵语华;李文静;唐秀丽;李建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偏瘫是卒中常见的功能障碍,常以痉挛、异常运动模式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现代康复医学以康复体位及促通技术改善运动功能障碍取得一定疗效.2009-05-2010-10,我们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抗痉挛康复体位结合头针及高压氧治疗卒中偏瘫36例,并与抗痉挛康复体位结合高压氧治疗3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王艳君;邢军;李永方;尹清波;史万英;杨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医康复是以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理论为指导,利用传统康复护理的方法,配合康复医疗手段,使形体和精神能尽量地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态.而健康教育路径是为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计划为某一类患者制定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路线或表格[1],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性开展工作,并使患者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疾病护理过程,以取得佳的治疗效果.2010-12-2011-07,我们对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中医哮喘康复健康教育路径,报道如下.
作者:高彦阳;周文琦;陈凡平;崔立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2010-07-2010-12,笔者采用血府逐瘀汤随症加减治疗慢性便秘32例,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颗粒口服治疗3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4例均为我院肛肠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13~62岁;病程3~15个月.对照组32例,男13例,女19例;年龄15~61岁;病程3~13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孙士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由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类综合征,以排尿、贮尿期刺激症状和盆腔疼痛为主要表现,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研究认为与病原体感染、盆腔静脉性疾病、氧化应急作用增强、免疫和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物理和化学因素刺激、锌含量和前列腺抗菌因子活性抑制及精神心理因素有关[1].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淋证、白浊范畴.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病情缠绵,易反复发作,诱发因素复杂,难以彻底治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拟通过对防治慢性前列腺炎反复发作的相关对策进行探讨,为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提出思路.
作者:韩福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理气降浊方对消化不良(FD)患者临床疗效及胃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55例肝郁脾虚、湿浊中阻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理气降浊方治疗,对照组24例予多潘立酮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变化,并进行胃电图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早饱、上腹痛、痞满、嗳气、烧心、泛酸及腹胀等症状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缓解早饱、嗳气及腹胀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餐后正常慢波百分比较本组治疗前增多 (P<0.05);2组治疗后餐前餐后主功率之比均较本组治疗前有增加趋势,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理气降浊方能缓解F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胃电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中医脾、肝的生理病理变化,胃电图的变化也较客观地观察了理气降浊方对FD的治疗和转归.
作者:王兆黎;刘艳丛;陈建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心绞痛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CHD心绞痛90例随机分成2组.均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治疗组45例同时予血栓通注射液50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GMP-140指标及静息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GMP-140指标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能显著改善CHD心绞痛血小板活化功能,改善心肌缺血,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藕二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2010-2011年,我们采用安肠方合双歧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34例,并与补脾益肠丸治疗27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李君强;陈雪清;魏晓楠;王云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2003-03-2008-06,我们行侧脑室穿刺脑脊液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UK)侧脑室内注射治疗脑室出血148例(两侧脑室穿刺引流56例,单侧脑室穿刺引流92例),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黄春刚;张国栋;刘维田;郑建辉;周晋;常久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2006-02-2010-05,我们对自残性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枣仁逍遥汤治疗5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30例对照,观察对自残性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
作者:宿晓雷;赵建勇;张远林;杜志国;吴兴;王鸿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化痰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化痰降浊汤治疗,对照组60例服用辛伐他汀片.2组均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降浊汤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未见毒副作用.
作者:王玉红;郭浩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以持续性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晚期可导致心、脑、肾等脏器的病变,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邢月朋主任医师为第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业医40余载,临证注重辨证论治,在原发性高血压诊治方面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兹将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建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一类以结肠动力减弱、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为主要特点的顽固性便秘,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但目前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治疗困难[1].2005-06-2007-10,我们采用加味一贯煎治疗STC 60例,并与西沙比利片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陈爱霞;张磊;李静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自拟滋阴平肝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0例予自拟滋阴平肝降压汤治疗,对照组79例予硝苯地平片口服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0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滋阴平肝降压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西药治疗,降压效果明显.
作者:王艳;刘维洁;高寒琦;郭军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又称冻结肩、漏肩风、五十肩等,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尤其在急性期疼痛剧烈,夜间更甚,难以入眠,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2009-02-2010-02,我们采用旋转干扰电配合针刺治疗急性期肩周炎56例,结果如下.
作者:吕俊勇;王宝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上肢劳动者,遇寒冷刺激加重,女性多于男性.2005-2009年,笔者采用针刺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47例,并与封闭治疗8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于红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多见于中年以上年龄,以肩、臂部疼痛、麻木,颈部活动不利为主要症状.疼痛向一侧或双侧上肢放射,多为痠痛、钝痛或刺痛,严重者患肢痠软无力,握力减退,肌肉萎缩为其临床表现[1].2006-05-2010-05,笔者采用臂痛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结果如下.
作者:赵歆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短期大剂量应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不稳定性心绞痛7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不稳定性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通心络胶囊2粒,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通心络胶囊6粒,每日3次口服.2组均以8 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TNF-α、IL-6、hs-CRP,同时检测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和血脂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hs-CRP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hs-CRP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及血脂相关指标与本组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改善均不明显.结论 短期大剂量口服通心络可有效抑制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产生和稳定斑块,有可能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作者:寇建会;任慧雅;吴欣;刘立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笔者临证数载,对中风患者的治疗思维及治疗方式感悟颇深,兹将有关针刺治疗中风的临证经验整理如下.1 重视阴阳两经,眼针、体针并施治疗中风历代医家对中风均进行过深究精探,摸索出许多成熟的经验,指导并参与临证治疗.对于中风的针刺治疗,认识精深,见解独到,有别于传统的治疗方式.中医学对中风的治疗方式,随着见解不同而临床各有侧重,对于中风外风、内风、瘀滞、痰阻的认识以及熄风、活血、益气、通络的方法始终左右着临床.
作者:姜占成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