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70例

王东

关键词:慢性病, 前列腺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的常见疾病,发病率在中青年男性中占30%~40%,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2000-05-2009-04,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35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13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河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康复治疗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广泛、发病率高、病程迁延等特点[1],同时由于社会偏见、经济因素等影响,患者容易并发抑郁症[2].

    作者:刘宝军;席顺英;尹中立;刘强;张继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祛斑养阴颗粒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祛斑养阴颗粒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将8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药组40例予祛斑养阴颗粒剂和西药常规方案治疗,西药组40例予西药常规方案治疗,在入组时即对患者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调查,治疗后观察病情改善状况、SF-36 QOL问卷调查和中医证候积分,对2组QOL方面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组治疗前经SF-36调查测定后,8个QOL维度的评分及综合评分经统计学检验,治疗前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中西药组治疗后各维度QOL评分及综合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上升(P<0.05);西药组治疗后各维度QOL评分及综合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上升,其中躯体角色(RP)、精力(VT)、心理健康(MH 3)个维度QOL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治疗后各维度QOL评分及综合评分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 祛斑养阴颗粒剂结合西药能更有效的治疗SLE,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QOL.

    作者:高建华;张剑勇;孔卫红;肖语雅;邱侠;钟力;叶志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70例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的常见疾病,发病率在中青年男性中占30%~40%,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2000-05-2009-04,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35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13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王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63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口服、灌肠.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0%,对照组总有效率61.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红蛋白(Hgb)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r、BUN、24 h尿蛋白定量均降低,Hgb升高;2组治疗后Cr、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健脾补肾、化浊、排毒中药能够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肌酐及尿蛋白.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桂军;王晓佳;李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脉压与冠心病的关系

    近年来研究指出,在老年人群中,脉压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和引起死亡的独立因子[1].脉压差增大是造成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2].2009-06-2010-10,我们通过对48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人脉压与冠心病的关系,为冠心病一级预防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王旭东;张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电针结合走罐治疗紧张性头痛60例疗效观察

    2000-03-2010-05,笔者采用电针结合走罐治疗紧张性头痛60例,并与单纯电针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黄翠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健脾化痰活血法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脾化痰活血法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饮食、运动干预,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健脾化痰活血法干预.2组均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检测2组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 h PG)、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6.25%,对照组总有效率48.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干预后2 h PG、TC及TG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2 h PG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 健脾化痰活血法可明显改善IGT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且疗效确切,无副作用.

    作者:李智滨;王娟;李进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龙氏正骨手法为主治疗颈源性枕大神经痛39例临床观察

    枕大神经痛的病因不详,与其他头部疼痛不同,其疼痛部位虽然在头部,但支配该区域的枕神经不属于脑神经,而是源于第2~3颈神经.颈源性枕大神经痛的基本病理改变是寰枢椎关节的旋转移位,这种旋转移位导致第2颈椎(C2)棘突的偏歪和C2-3,关节突关节囊的肿胀而出现症状[1].

    作者:马明祥;罗梦辉;吕俊勇;王宝利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视网膜大动脉瘤1例

    1 临床病例李某,女,58岁.左眼视力下降1年余,加重1周.曾于2008-10诊断为左眼球后视神经炎,具体治疗不详.2010-01-20于我院就诊.刻诊:血压(BP)21.28/11.97kPa(160/90 mm Hg).视力右眼1.0,左眼光感.双眼:前节(一),眼底:右眼动脉细,反光强,交叉征(+);左眼视盘界清色淡,颞上方视网膜内层出血,累及黄斑.双眼压正常.

    作者:巩鸿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足针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38例疗效观察

    2009-12-2011-01,笔者采用足针疗法治疗无先兆(普通)偏头痛38例,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38例均为我院中医科门诊患者,男15例,女23例;

    作者:李立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利湿解毒汤联合雄黄蜈蚣散治疗带状疱疹90例

    2005-02-2011-03,笔者用利湿解毒汤联合雄黄蜈蚣散治疗带状疱疹90例,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0例均为我院中医科门诊患者,男47例,女43例;年龄27~65岁,平均46.5岁;病程12 h~5 d,平均1.3 d;额面部16例,胸胁部30例,腰腹部38例,四肢部6例;初发者78例,复发者12例.

    作者:霍清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归芪调经胶囊治疗育龄期功能性子宫出血40例临床观察

    除外器质性病变的妇女阴道异常流血,统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包括了中医妇科学中月经不调的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等[1].2009-02-2009-12,我们运用归芪调经胶囊治疗育龄期功能性子宫出血4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高向红;郭英梅;齐丽红;张文英;裴凤兰;霍晓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复律汤治疗心房颤动38例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中国心房颤动患病率0.77%,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7.5%[1].目前药物治疗心房颤动仍是应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其治疗目的主要是控制心室率,防止血栓栓塞事件发生.单用西药复律药物治疗毒副作用较多,甚则可能引起新的心律失常.

    作者:尚连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补肾益气升血汤治疗尿毒症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尿毒症肾性贫血主要是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和尿毒症毒素潴留等多因素所致,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关键.近年来,促红细胞生成素被广泛应用,使肾性贫血的治疗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疗效尚不能完全令人满意[1].

    作者:王晓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带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及股骨颈骨折52例

    2009-2010年,笔者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术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及股骨颈骨折52例,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2例均为我院骨科住院患者,股骨头坏死17例,男15例,女2例;年龄42~58岁;左侧7例,右侧8例,双侧2例;病因:饮酒过量10例,激素长期应用2例,外伤3例,原因不明2例;X线分期(按Ficat/Arlet法)[1]:Ⅱ期3例,Ⅲ期13例,Ⅳ期1例.股骨颈骨折35例,男30例,女5例;左侧22例,右侧13例;病因:各种原因的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外伤所致.

    作者:杜礼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消石丸治疗泌尿系结石81例临床观察

    2008-01-2008-12,我们采用消石丸治疗泌尿系结石81例,并与排石颗粒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11例均为2008-01-01-2008-12-30我院外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1例,男45例,女36例;年龄20~40岁57例,40~50岁24例;病程10~30 d;肾盂结石29例,输尿管结石39例,膀胱结石13例.

    作者:阚德新;王黎明;丁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21例

    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或亚急性周围神经瘫痪性疾病,一般认为属迟发性过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脊神经根、脊神经和颅神经[1].2008-2010年,笔者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21例,结果如下.

    作者:樊世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儿童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儿童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9例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予电针治疗,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穴位注射.2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美国医学研究会(MRC)肌力分级法评定患儿肌力恢复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MRC肌力分级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儿童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可明显促进患儿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患儿致残率,疗效确切.

    作者:张曼;李海天;吕忠礼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器质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病程较长,以持续或反复发作性腹痛、腹胀、大便习惯改变和性状异常(排便困难、腹泻及便秘腹泻交替)为主要症状,IBS常持续存在或间断发作[1].

    作者:庞国勋;徐焕博;石晓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心理护理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40例临床观察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由免疫异常、遗传因素、氧自由基损伤、细胞因素、炎症介质及精神刺激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非特异性的炎性肠病,造成结肠黏膜炎症、损伤及结肠动力功能的紊乱[1].

    作者:王海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河北中医杂志

河北中医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学会